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国文学作品进人中学语文教材历经坎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编排上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文就选文的编排提出了三种设想:(1)按文学发展史编排的体系;(2)按文体编排的体系;(3)按文学运动与思潮的编排体系.  相似文献   

2.
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修订4版)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的教材,至今发行量已超过百万册,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及社会上影响很大。《大学语文》精选了我国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部分外国文学作品近百篇,其中古典文学作品是重点。对这些古典文学作品的注释大多数言而有据,释义允当。但是其中少数注释还有不够准确,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不揣冒昧,提出自己的看法,就教于方家师友。限于印刷条件,本文全部采用简体字。文中引用的教材注释注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中外国文学课文选用及教学广泛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选本过于死板,二是学生兴趣不浓,三是教师重视不够,因此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改变初中语文外国文学的结构和选文的问题,尽量在可能的范围内多选经典作家作品;另一方面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常素珍 《科技资讯》2009,(22):230-230
从古到令,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而现今的中学语文课堂只有老师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讲授,鲜见学生如饥似渴的阅读场面,中学语文教材选材的功利性令其中的选文枯燥无味,中学生素质的现状令人担忧,在当今信息时代,急需的是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知识面的宽广,知识的交叉纵横,这些是在阅读中得到发展的,中学阅读课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5.
外国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沿革及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系统回顾了“五四”运动前后、建国后及新时期语文教材的历史。自20世纪20年代外国文学进入中学语文教材以来,历经了一条坎坷之路:由少到多、由粗到精、由单一到多元,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由不自觉到自觉,直到在大纲中明确规定所选外国作品的比例及具体的阅读推荐篇目为止,实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这些入选作品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另外,作品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引起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的强烈反响,对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已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教材选编思路也是百花齐放。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载体———教材选文必须贯彻典范、文化、人本、开放等原则。但是,当前大多数语文教材选文存在重人文轻语文、重思想轻思维、重媚俗轻文化的倾向。因此,要以开放的视野和科学的尺度,精心裁选入编语文教材的选文内容。  相似文献   

7.
尹传红 《科技潮》2009,(10):55-55
前段时间,围绕中学语文课本的选文颇有些议论。我印象深刻的是,当获知有些版本的教材减少了鲁迅作品,而同时又选录了梁实秋、胡适等人的作品时,嗅觉敏感者很快就作出了鲁迅被“顶替”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21世纪大学英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如紧扣大纲、选材丰富、信息量大、编排合理等。但是教材好并不一宽一意味着教学效果好,要发挥该教材的优势,还需要教学双方共同努力,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则要改进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王统照是五四时期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他根据当时绝大部分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知之甚少的状况,对欧美重要作家作品予以简要介绍,为中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学起到引路作用。他以西方现实主义优秀作品为榜样,反对僵死的与生活严重脱节的旧文学。他以外国批评家的理论来解决新文学运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不仅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小说、诗歌,而且从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我国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不够重视,译介的作品数量少,且为短小的寓言、童话等类作品;对外国文学的评论介绍也很少见到。究其原因,一是传统文化的排斥;二是时代条件的制约。直到维新运动兴起,译介外国文学才逐渐受到国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双语教学对于《外国文学》课程的意义,首先在于专业术语的国际化接轨,这在多元化国际交流的今天越来越显示了突出的必要性;其次是以英文为主的原文作品赏析,这使英语在学生学习期间第一次发挥出实用功能;第三是它的理念提供了多语种外国文学作品研究的可能性,这是目前国外一些高校已经采用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但该课程在教学中的困难也是不可回避的。双语教学课程目前正面临着这样一些挑战:双语教学究竟有无必要?教学语言媒介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模式究竟是否合理?多语种欣赏与探索究竟有无可能?为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理念究竟应该达到哪些要求?本文将探索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师专外国文学教学内容,编写跨世纪的具有师范专科特色的外国文学教材的呼声日甚。本文就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要更新外国文学史观。其次,在编写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上,还应处理好五个问题:一、求新与唯新的关系;二、知识体系完整性与少而精原则的关系;三、教材美感与平民批评风格的关系;四、分析方法上单一与多元的关系;五、一些必要的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3.
杨绛是我国现代文学著名作家 ,早年曾以创作喜剧而成名 ,后来她对喜剧美学的追求 ,一直贯穿在她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中。本文对她的小说的喜剧风格 ,从选材和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幽默风趣的语言、喜剧式情节结构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这都是她博大胸怀、慈爱心肠、幽默人生观的自然流露和艺术化 ,并与她的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学习借鉴外国文学作品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陆与台湾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在"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目标"、"学段划分"、"学段目标"、"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等方面有基本相同的追求与规定,但二者的理念、风格、技术路线及具体的处理方法,仍有着相当大的差异。文章对比分析了两地各两套语文教材课文的基本构成、作者的国别地区和时代以及文体,发现大陆的课文篇数、篇幅多于、长于台湾课文;大陆教材重收录外国作家作品,台湾教材重收录本地作家作品;相同文体内部课文差异大。而选文的差异是两地课文的词种、词频、独用词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采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型,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习题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致性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方程与不等式”习题与数学课程标准“方程与不等式”内容的一致性较弱;在内容主题上,两版教材习题关于“方程与不等式的相关性质”的题量都较少;在认知水平上,两版教材习题考查水平均高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基于此,建议教材习题编写过程中应加强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使教材习题与课程标准更加契合,精准把控方向,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央教育部同意,我院一九八三年秋季招收中文本科函授生1000名。学制四年。实际学习时间四年半。开设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并开设中国古代文论、作家作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在介绍选文“工具性”的基础上,围绕选文的作者、时间和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突出“人文性”在不同教材中的不同体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各套教材的选文系统进行比对,主要围绕选文的组织形式、功能类型和体裁等方面进行阐述,较系统且有针对性地介绍教材"工具性",在不同教材中的不同体现,从而揭示不同地区语文教材在教育理念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导下,语文课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红色文化。文章首先厘清红色文化的内涵,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化内容从"人、事、物、魂"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选文处理具有体裁丰富,编排方式合理的特点。其次通过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红色文化的教育效果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红色文化相关人物选取单一,红色文化教育力度不足等问题。最后从丰富红色文化相关选文,提升红色文化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增强红色文化传承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话题组元是当下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组编著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语文》教材使用的组元方式,它的编写过程是先确定单元话题,然后选择符合话题意旨的选文进入教材。当然我们在平时的课文学习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取舍与选择,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新颖独到的观点进行否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因此本文结合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和执教经历对该套教材的选文系统采用话题组元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