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静霞 《科技资讯》2009,(5):34-34,36
本文从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入手介绍什么是原码、补码和反码,以及它们的出现和功能,并详细列出它们的具体求法。  相似文献   

2.
一个六角系统可以由它的边界的形状唯一确定,表示为边界边码,简称BEC码。若连通图G的边子集S满足G-S有唯一的完美匹配,则称最小的S的基数为图G的反强迫数。给出了一个算法,可以运用BEC码计算六角链的反强迫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二进制码盘、循环码盘的特点,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三种区域模式的绝对武码盘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码盘将码道的区域分成三种模式,既集成了二进制码盘与循环码盘的优点,又在不增加码盘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分辨率,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 check,LDPC)码的错误平层,使其满足移动高清视频传输的极低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要求,构造了一种基于平方剩余(quadratic residue,QR)码和单奇偶校验(single parity check,SPC)码的双广义LDPC(doubly-generalized LDPC,D-GLDPC)码。所构造的D-GLDPC码克服了有限码长的LDPC码性能不佳的问题以及广义LDPC(generalized LDPC,GLDPC)码的码率损失问题。基于QR码构造了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quasi cyclic LDPC,QC-LDPC)码,以QR码和SPC码作为分量码来构造D-GLDPC码,采用后验概率(a posteriori probability,APP)译码算法简化D-GLDPC码的译码。仿真结果表明,D-GLDPC码相比同码长同码率的LDPC码,在错误比特率和译码收敛速度上有明显的性能提升。  相似文献   

5.
LDPC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LDPC码的特点和优势;综述了LDPC码在码结构及其优化、译码及其性能分析、码的工程实现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通用战术数据链的信道纠错能力,同时降低编译码时延,设计了一种RS码与LDPC码的交织迭代编译码方案。该方案通过RS码与LDPC码的交织编码,有效提高码字相关性;通过RS码硬判决译码和联合迭代软译码相结合,能在保证译码性能前提下降低译码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一定译码时延下,明显提高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并行异步通信中skew的定义,给出了s-SD码和t-ST码的构造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糊同步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了作为一类特殊的最大模糊码的模糊同步码的概念,并且讨论了模糊码同步的条件和模糊同步码的代数性质,揭示了模糊同步码与模糊薄集、模糊前缀码、合成的最大模糊前缀码、模糊自动机等的关系,得到了几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陈志忠 《海峡科学》2007,(11):84-86
该文对机车信号掉码、窜码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消除机车信号掉码、窜码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波形分析的彩色QR码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QR码在RGB空间存在不同灰度级别的码块,采集过程中受到点扩展函数的影响,导致相邻码块间串扰严重。为了消除相邻码块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分析的彩色条码信号恢复算法,并结合QR码采样网格,对条码进行识别。首先通过定位图形确定采样网格,分割单行条码,然后通过横向脉冲扫描建立单行条码的波形,通过波形分析对高斯点扩展函数的方差进行估计,并对抽样信号进行反卷积,完成识别。实验表明本算法对彩色QR条码的识别准确迅速,对推动彩色条码的应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定点FFT的有限字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TMS320C62x为例,针对定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研究。方法借助复平面单位圆,对采用原码截断算法的字长误差进行理论分析,对原码、补码格式下截断与舍入算法进行仿真比较;并讨论噪声对字长误差的影响。结果 对线性相位信号作r级FFT运算时,原码截断算法产生的有限字长误差会使频域输出绝对值减小,其误差均值和方差都与r成线性关系;对信号加入适当的白噪声,误差的均值会明显降低。结论 TMS  相似文献   

12.
VAX-8350配有汉字终端VT82,应用时,若文件需用俄文字母,或需输入编码让机器自动转换成汉字等问题,就得了解汉字内码的分布。本文通过分析内码系统。给出了内码与传送码间的转换公式和两种打印内码汉字表的程序。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A binary tree can be represented by a code reflecting the traversal of the corresponding regular binary tree in given monotonic order. A different coding scheme based on the branches of a regular binary tree with n-nodes is proposed. It differs from the coding scheme generally used and make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rnal nodes and terminal nodes. A code of a regular binary tree with nnodes is formed by labeling the left branches by O's and the right branches by l's and then traversing these branches in pre-order. Root is always assumed to be on a left branch.  相似文献   

14.
用间接法测定EHPNA(代号P507)分别与正十二烷、正癸烷、正辛烷和正己烷的混合物在298.15K和1atm下的超额体积。总结出超额体积是随着正烷烃碳链的增长而增大(由负值到正值)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个连续数据复制压缩方法是将整个测试数据集根据2的幂次方长度划分成多个连续的若干不定长块,不定长块有几种可能:全1序列,全0序列,01序列,10序列或者不定序列。对于全0序列、全1序列或者01、10序列,在标志位用1的个数来表示连续块的长度,标志位和编码字之间用0来分隔,后缀用两位连续位编码。对于不连续也不交替的前缀用0标志,代码字就是原代码复制。这种根据数据连续性划分利用数据的重复性降低编码中出现的冗余,减少了还原时间,能够很好的对连续或者连续的交替块压缩。  相似文献   

16.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是哥拉格于1962年提出的一种性能非常接近香农限的好码,并被MacKay和Neal两度重新发现,且证明了它在与基于BP(Belief-Propagation)的迭代译码算法相结合的条件下具有逼近Shannon限的性能.LDPC码的优异的性能及其在信息可靠传输中的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当今信道编码领域最瞩目的研究热点.笔者选用国际电信联盟推出的一种方案,设计了一类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码.设计是针对分组块长为276比特,码率为0.7572,采用了6位量化方案.根据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结构特点,提出了LDPC码的译码器结构和相应的编码器结构及其具体实现方案,并对编码方案进行了严密推导.该LDPC码适合用于ADSL传输.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9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使用适当的投资,通过宏观经济模型的计算,逐步实现调整产业结构,且使国民收人生产额和使用额保持基本平衡,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广告设计除了造型的技巧外,首重创意。但是目前对广告设计的分析与研究仍然停留在造型技巧上,如此一来,往往不能精确地分析广告设计的巧妙之处和其表达的深层文化蕴涵。通过对设计文化符码技术层、意义层和策略层三层次的解析和视觉素养、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找到一种理解设计创作的方法论和从文化符码入手解读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新疆博斯腾湖环境变化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新疆焉耆盆地近四十年来主要的水事活动及其对博斯腾湖湖区的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的环境变化作了初步评价并提出了一些继续改善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疆气象局地面观测资料,整理出库车县1951~2009年沙尘暴年日数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对沙尘暴年日数序列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突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60年间,库车县沙尘暴年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趋势系数为-0.34,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是近60年库车县沙尘暴的三个频发期。(2)沙尘暴年日数序列存在7年、15年、22年的周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沙尘暴经历了多个频发期和少沙尘暴期,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再次迎来一个沙尘暴的频发期。(3)研究区内沙尘暴年日数变化趋势确实存在1985年的突变年份,而且这次突变并不是简单的均值突变或转折突变,是这两种突变的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