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对Ni,Fe均有缓蚀作用,其缓蚀效率顺序为:CTAB〉TritonX-100〉SDS,HCl溶液对这3种典型表面活性剂第一临界胶束浓度的均有影响,在1.0mol·L^-1HCl溶液中,CTAB,SDS,TritonX-100的第一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1.3×10^-5,1.6×10^-5  相似文献   

2.
应用热动力学1.5级反应的时间变量法,在20℃和30℃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溶液中,以NaHSO3为单组分引发剂的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结果表明,阳,阴与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CTAB/LSS,TTAB/LSS,SDS/LSS)对聚合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非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混合胶束体系(Brij35/CTAB,Brij35/TTAB,Brij35/DTAB0对该反应有小的催  相似文献   

3.
交流阻抗法对几种铜缓蚀剂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在NaCl溶液中缓蚀剂BTA、TTA、5MBTA CBTME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并进行了比较。4种缓蚀剂的缓蚀性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达到70mg/L时缓蚀性最佳。缓蚀剂浓度低于20mg/L时BTA、TTA、5MBTA有效好的缓蚀性,超过40mg/L时CBTME的缓蚀性明显优于其他3种。复合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缓蚀剂总浓度为40mg/L,BTA与5MBTA复配的最佳比例为2  相似文献   

4.
微细Sb2O3粉体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微细Sb2O3粉体表面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TAB在Sb2O3表面吸附量较大,吸附等温线属S型,CTAB以二至三个分子缔合的形式吸附于Sb2O3表面,吸附CTAB后的Sb2O3颗粒表面带正电,$电位达+58.2mv,体系分散性能好,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在临界胶束浓度(CMC) 前对1 - 芘丁酸(PBA) 和1 - 萘乙酸(NAA) 荧光光谱的影响, 观测到PBA和NAA激基缔合物的发光. 实验证明: CMC前CTAB 能够诱导PBA, NAA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这一结果为设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荧光检测新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模拟海水中铜腐蚀及缓蚀的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电化学方法现场测量铜电极的开路光电压,用开路光电压的变化来反映铜的腐蚀行为及缓蚀剂BTA的缓蚀行为。实验发现开路光电压由正变负即光响应由P型光响应转变为N型光响应表明铜电极受到Cl-的侵蚀,在铜板电极表面形成了含有CuCl在内的复杂相。在本文条件下从w(缓蚀剂BTA)为5×10-6%时开始产生缓蚀作用,随着w(缓蚀剂)的增加,CuBTA膜变得越致密越厚,缓蚀作用越好,表现为开路光电压越来越小。并用表面电子能谱技术测试结果佐证  相似文献   

7.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碱性水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芳香酸酯(苯甲酸乙酯)和正脂肪酸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在表面活性剂DTAB、TTAB、CTAB胶束溶液中的碱性水解反应。结果表明: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酯的碱性水解反应有禁阻作用。影响酯碱性水解的主要原因是胶束的极性。  相似文献   

8.
CTAB胶团对阳离子定性分析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表面活性剂(CTAB)增敏阳离子定性分析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加入CTAB可使Cd2+和Co2+的鉴定反应敏度提高两倍,避免了原分析方法产生的Cd2+的漏检现象;并对第二、第三组阳离子的鉴定产生一定程度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5.00×10-3molL-1NaOH溶液中,表面活性剂CTAB胶束对结晶紫褪色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平行一级和二级反应胶束催化的数学模型,得出了胶束相中的一级和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CTAB胶束对结晶紫的一级反应表现出催化作用,CTAB胶束相中的一级速率常数为本体相中一级速率常数的1625倍,而CTAB胶束对结晶紫的二级反应表现出禁阻作用,CTAB胶束相中的二级速率常数为本体相中二级速率常数的0.00711倍  相似文献   

10.
用脉冲辐解法研究表面活性剂CTAB,SDBS,Tween80胶束体系中O^-2的自歧化反应速率,并与模拟物Cu(Gly-Gly)2和天然SOD体系进行了比较,发现表面活性剂本身并无SOD样活性,对前人研究得到的表面活性剂具有SOD样活性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给予了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以2-巯基苯并咪唑(MBI)为缓蚀剂,MBI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复配缓蚀剂,考察其在模拟油田情况下对20#钢的缓蚀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AES考察缓蚀剂使用前后碳钢的表面形貌和各元素含量,利用腐蚀速率快速评定仪对20#钢材料的腐蚀速率进行测定,由电化学工作站测试20#钢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为30℃时,单独使用MBI对20#钢有一定缓蚀效果, MBI质量浓度为1.98g/L时缓蚀效率最高,为86.04%;当采用MBI+CTAB复配缓蚀剂时,缓蚀效果优于单独使用MBI时的缓蚀效果, CTAB质量浓度为0.3g/L时缓蚀效率达到95.87%。  相似文献   

12.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0.5-2.0mol/L硫酸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氯化钠对冷轧钢的腐蚀影响.研究表明:CTAB与NaCl的混合物表现为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混合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都表明CTAB与NaCl对硫酸中钢的腐蚀存在缓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RDE)法、浸渍腐蚀试验法及腐蚀表面的X射线衍射分析法研究了3%NaCl溶液中碳-铜短路接触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该腐蚀属O_2去极化腐蚀,其阴极去极化反应一般为扩散控制.在与腐蚀电流相对应的电位区内,在碳电极上O_2的阴极还原电流密度约为铜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密度的二倍,并且,由于碳膜的存在,在铜表面上形成了铜氧化物-铜电偶,因而促进了铜的腐蚀.  相似文献   

14.
小电流镀铜对阳极氧化AZ31镁合金耐蚀性的 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电流镀铜封孔对阳极氧化AZ31镁合金耐蚀性能的影响.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后,在传统的镀铜液中进行阴极小电流处理.SEM、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阴极小电流处理后,在阳极氧化膜的多孔层中发生了铜的沉积.在质量分数为3.5% NaCl水溶液中测试的极化曲线表明,AZ31镁合金阳极氧化后进行小电流镀铜处理,可以提高自腐蚀电位,降低自腐蚀电流密度,使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和设备腐蚀问题,研制了GCS系列阻垢缓蚀剂.采用碳酸钙沉积法和静态挂片失重法考察了其阻垢性能和缓蚀性能.结果表明:阻垢缓蚀剂GCS-6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当其浓度为25 mg/L时,阻CaCO3垢率为99.53%,缓蚀率为96.20%,年腐蚀速率为0.008 6 mm/a.并用扫描电镜、动电位电化学极化曲线、电子能谱,探讨了其阻垢机理和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油轮舱CO2-O2-H2S-SO2湿气环境腐蚀模拟装置,对Ni和Cu含量不同的三种低合金钢进行了油轮舱湿气腐蚀模拟实验,比较和分析了三种不同成分的低合金钢在模拟原油舱湿气环境中的腐蚀速率、腐蚀形态和腐蚀产物,探讨了油轮舱CO2-O2-H2S-SO2湿气环境中钢的腐蚀机理.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成分低合金钢的腐蚀形态均为全面腐蚀,伴随着腐蚀产物的形成和脱离,钢的腐蚀速率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波动变化;钢中Ni和Cu元素可明显提高钢的耐油轮舱湿气腐蚀性能;在油轮舱湿气环境下,同时存在四种腐蚀性气体CO2-O2-H2S-SO2的析氢和吸氧腐蚀,同时也存在钢表面薄液膜中H2S被O2氧化形成的元素S引起的湿S腐蚀;CO2-O2-H2S-SO2湿气腐蚀减薄量DLt与时间t之间较好地满足指数关系DLt=AtB,并得到合金元素含量不同的三种钢的系数A和指数B的数值.  相似文献   

17.
改性天然高分子酸缓蚀剂的长效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研究了吡啶季铵盐接技天然高分子技术,制取的药剂(FNP-C)是性能良好的酸缓蚀剂,而且在1mol/L.的盐酸中具有长效缓蚀性能.同时采用色谱一质谱联用仪分析了FNP-C在酸中的降解规律,探索了其长效缓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缓慢释放型长效缓蚀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辛油田采出污水矿化度高、腐蚀严重的问题。合成了一种母体缓蚀剂,将其与增效剂、粘合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研制出了缓慢释放型长效缓蚀剂GH-1,简述了其制备过程,探讨了GH-1的缓蚀机理,建立了室内评价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现场应用结果表明,GH-1的缓蚀率超过90%,平均腐蚀速度降至0.076mm/a以下,最长有效期超过300d,具有有效期长、加注工艺简单、缓蚀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由油酸、多胺及改性试剂合成了4种咪唑啉衍生物。通过静态挂片失重法评价了咪唑啉缓蚀剂在不同矿化度的模拟盐水、饱和CO2的模拟盐水以及油田回注污水中对A3碳钢腐蚀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咪唑啉缓蚀剂可以抑制溶解氧的腐蚀,对CO2的腐蚀抑制效果更好,10mg/L缓蚀剂D缓蚀率达95.36%。腐蚀介质的矿化度对缓蚀效果有一定影响,矿化度在10000~70000mg/L变化时,缓蚀率波动在10%~15%。油田回注污水实验表明咪唑啉型缓蚀剂适合应用于现场,尤其是偏酸性水质,腐蚀速率满足小于0.076mm/a的油田标准。  相似文献   

20.
苯并三唑衍生物的缓蚀作用及PPP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了苯并三唑,1-氯苯并三唑,5-硝基苯并三唑和5-氨基苯并三唑四种苯并三唑衍生物在Na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作用。用PPP-SCF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对它们的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表明BTA优良的缓蚀作用主要来自它对一价了了的促钝化作用,苯并三唑衍生物在铜表面的吸附是通过整个环上的π电子与铜相互作用实现的,π电子的化学吸附作用对其缓蚀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