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包埋技术对单中空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统的火棉胶包埋技术经截面切片后,挤压作用使纤维的截面变形,不能准确提取纤维的截面特征参数.选择合适的树脂包埋技术,使纤维具有较好的保形性.分析了不同包埋技术及切片技术对单中空纤维(中空涤纶和木棉纤维)截面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树脂包埋技术能明显减小纤维截面的变形程度,对胞壁较薄的纤维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空纤维膜因其操作简易、装置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综述了国内外中空纤维膜的研究方向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介绍了中空纤维膜在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总结了控制膜污染的方法,最后展望了中空纤维膜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应用中空纤维超滤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铸膜液组成及温度与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膜超滤性能的关系。证明铸膜液中 PAN 含量和添加剂含量对纤维的渗透性能有显著影响。降低铸膜液中的 PAN 含量有利于提高纤维的渗透性能。应用结果表明 PAN 中空纤维用于血液超滤性能优良。而当 PAN 中空纤维用于血液透析时,对尿素、肌肝的清除率高达80%。  相似文献   

4.
中空纤维液流场流分离法对高分子和小粒子分离效果好,但目前因所使用的中空纤维均为各实验室自制且分子量阻断值不够小,使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限制.设计了一种新的中空纤维液流场流分离装置,该装置的优越性在于其中空纤维分子量阻断值小,可以用于分离较小分子量的分子;并且中空纤维为商业购买,使得该技术的推广成为可能;该装置易于安装,操作简便.应用它获得了高分子物质葡聚糖的保留,并探讨了液流交汇时间、外场强度、流速和进样量对葡聚糖保留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给予足够的液流交汇时间,足够强的外场,葡聚糖能得到很好的保留.超量进样时,被测葡聚糖的保留时间不变,峰的对称性良好,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在自行设计、加工的浸没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上连续处理两种生活污水,旨在研究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膜水通量随膜组件内真空度的变化,膜水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和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出水COD、NH3-N、表色色度和浊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等.为下一步中空纤维微滤膜生物反应器商业化应用提供基础设计数据和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在自行设计、加工的浸没式中空纤维微滤膜生物反应器中试装置上连续处理两种生活污水,旨在研究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膜水通量随膜组件内真空度的变化,膜水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和膜污染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了解膜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出水COD、NH3-N、表色色度和浊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膜生物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等。为下一步中空纤维微滤幞生物反应器商业化应用提供基础设计数据和运行参数。  相似文献   

7.
交叉流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式氧合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自行建立的膜式氧合器水气传递实验装置上,分别对血气转流前后的MINIMAX PLUS^TM氧合器进行水气传递实验,测得了结构因子α,β,用Mockro和Leonard半径经数学模型拟合血中氧气传递速率,结果表明,新的MINIMAX PLUX^TM氧合器性能优良可靠,但经一次心内直视手术血气转流后,氧合器的血气传递效率明显下降(仅为原来的40%左右),用原子力显微镜方法对氧合器中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形态作显微研究,首次给出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在纳米尺度上的三维超微结构形貌图像及经血气转流前后纤维表面超微结构发生的尺寸变化,认为微孔中空纤维膜表面超微结构形态对氧合器的生物相容性及耐久性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湍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和编织型中空纤维膜的强化分离作用,比较了湍流入料与直流入料对线型中空纤维膜性能影响的差别,进行了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湍流入料能显著提高线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性能,减少浓差极化和膜污染,回收率增大2倍,能耗低20%以上;湍流入料可增大编织型中空纤维膜渗透流量10%左右,能耗降低5%左右,膜组件长度越短,效果越明显迪恩涡强化编织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优于湍流入料强化线型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能耗低20%以上,渗透回收率高1~1.5倍.图6,参8.  相似文献   

9.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通过对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的原理、模式、影响因素、技术改进及其近几年来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和进展的分析,认为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集采样、萃取、浓缩于一体,具有溶剂使用少、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易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等多种分析仪器联用等特点。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回收率和富集效率都较高,样品的净化功能强大,特别适用于法庭科学中痕量、超痕量目标分析物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在钢筋切断机对钢筋的切断过程中,由于刀片对钢筋的剪切和挤压作用,得到的断口截面多为马蹄形。当用户对断口的截面有特殊要求时,传统刀片将无法加工出该截面。因而本文针对此情形,设计了切断断口为45°夹角的特制斜刀片,为加工特殊用途的钢筋提供了解决方法。同时,通过Solid Works对切断刀片、冲切刀座等零部件进行建模,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中空纤维膜吸收过程多釜串联传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个可用于描述中空纤维壳程非理想流动的全混釜多级(多釜)串联传质模型,研究了中空纤维膜吸收器壳程非理想流动对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并对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总传质系数进行了估算.模型预测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多釜串联传质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传质性能,有助于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设计与优化.  相似文献   

12.
多进口中空纤维膜吸收器的流动特性与传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壳程进口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器测定了在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条件下,中空纤维膜器壳程流体停留时间分布,据此分析了吸收剂壳程分布式进料时的壳程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中空纤维膜器壳程存在返混等非理想流动。同时,针对酸性气体膜吸收传质实验,分析了吸收剂分布式进料操作时中空纤维膜酸性气体吸收过程的传质特性,并与单一进口进料操作时的传质特性作了比较,证明了壳程非理想流动会造成传质效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纤维膜的分离机理,应用技术特征,膜素材及国内外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中空纤维膜是气膜分离中较为理想的膜素材,进一步解决纤维膜自身存在的透气系数与选择性系数之间的矛盾,研究新型纤维膜和纤维膜的改性,是当前继续开发气膜分离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分析腹板手风琴效应、剪切变形与翼板剪力滞效应对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挠曲变形及应力的影响,利用截面变形连续条件建立了综合考虑腹板手风琴效应、剪切变形与剪力滞效应的挠曲位移模式.通过引入广义剪切位移和剪力滞位移,将该挠曲变形状态解耦为拟平截面的Euler梁挠曲、广义剪切变形引起的挠曲以及剪力滞效应引起的挠曲3种状态.依据广义位移与转角的关系,选用Hermite多项式作为位移形函数,推导出广义位移的单元刚度矩阵,提出了适合该组合箱梁的梁段分析方法.数值算例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应力及变形与三维空间有限元结果吻合良好.广义剪切变形对梁的挠曲变形与应力存在较大影响,集中荷载作用或中支点截面附近的应力放大系数甚至超过2.0.  相似文献   

15.
基于LS-DYNA的钢筋切断机剪切钢筋的动态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钢筋切断机剪切力的变化及钢筋断裂的过程,利用LS-DYNA对钢筋切断机剪切钢筋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介绍在LS-DYNA中建模、网格划分与加载的过程,以及显示后处理和结果的分析,得出剪切力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同时得到钢筋断裂的动态过程,通过观察钢筋剪切的断口及应力应变分布云图,分析剪切力的变化情况,得出部分动态特性,进一步验证钢筋切断机剪切钢筋的可靠性。为今后相关的动态研究与分析提供参考,同时也对钢筋切断机的设计生产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在多孔聚乙烯瓶上沉积聚丙烯腈(PAN)纤维膜,制备了具有高效油水分离性能的分离膜装置。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ITR)和接触角测试对PAN纤维膜的形貌、表面官能团、亲疏水性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吸油实验、油水分离实验评价了分离膜装置对不同油类的吸收性能及不同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能力。结果表明分离膜装置表面的PAN纤维膜具有大量孔结构和表面亲油疏水特性,其赋予该分离膜装置优异的油水分离性能,对多种油水混合物实现近100%分离,且循环分离稳定性好。分离膜装置内部的多孔聚乙烯瓶为分离膜装置表面PAN纤维提供了有效力学支撑,同时可作为收集器存储经膜分离的油或水。分离完成后可利用适宜的除油剂清洗、再生,再生后的分离膜装置结构完整,仍能保持很高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腹板斜裂缝对钢筋混凝土梁剪切变形的影响程度,设计制作了以大标距机械式应变计为基础的框格应变测量装置,并通过模型试验等手段开展了测试与分析。试验采用1组小剪跨比混凝土工字梁试件,有等高度和变高度2种截面形式;在每个试件的腹板外侧,布置了5个框格应变测量装置,通过测量每一框格5个杆件的应变,应用理论模型推算出不同位置处框格的弯曲应变和剪切应变,实现斜裂缝开展前后应变的连续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框格测试装置能实现梁体剪切变形与弯曲变形精确分离;薄腹梁腹板开裂后,剪切变形在总变形中的比例超过50%,箍筋屈服时,剪切变形可达到总变形的90%左右;配箍率与有效抗剪高度对开裂后剪切变形有显著影响;应用框格大标距的测试方法,有助于推动弹塑性极限状态下混凝土梁抗剪刚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并提出新型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制作工艺,通过与其它方法做出的膜对比,论述了其可观的应用价值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与聚丙烯腈(PAN)共混纺制了中空纤维膜,并对该中空纤维膜进行了预氧化处理,分别对共混膜的水通量、预氧膜的表面形态、膜的热行为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PMMA的加入有利于共混膜水通量的提高,PI的加入有利于共混膜在预氧化过程中保持空洞结构,同时提高了PAN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这为制备分离性能优良的PAN基预氧化中空纤维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空纤维人工肺氧交换膜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肺的功能出发,通过对人工肺应担负的作用分析,探讨聚丙烯中空纤维用于人工肺氧交换膜方面的机理,提出中空纤维人工肺的三维结构模式.并对该中空纤维的加工性能进行测试,提出此特殊用途的帘状织物之规格与工艺设计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