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6,(6):38-38
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5月11日出台的最终调查报告,将曾被授予“最高科学家”称号的黄禹锡推入造假丑闻的深渊。最终调查报告公布后,韩国政府随后召开了内阁会议,就调查结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据媒体报道,说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正准备推出一套涉及论文检验体制和不当行为的处理规定,以防止部分科学研究人员的学术造假事件。引发这个动议的原因,是韩国、日本、挪威近期分别曝光了一些科学研究人员的造假行为,其中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在干细胞研究中的造假丑闻,其恶劣影响震惊了整个世界!在韩国,黄禹锡有“克隆先锋”之称,由于他不断推出世界性的科研成果,曾被授予“韩国最高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因此,在韩国人的心目中,他被尊为民族英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宝”级人物。然而就在他的声望如日中天、学术研究大展鸿图之际,他的学…  相似文献   

3.
舒放 《自然杂志》2006,28(1):47-50
黄禹锡事件 “黄禹锡”这个名字无疑是今年年初全球各大媒体科技版块中曝光率最高的,由他一手策划并导演的一幕科学丑剧震惊了整个世界,甚至对科学论文的评审体系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这个在两年间连续制造科学神话的韩国英雄,终于还是露出了他的“狐狸”尾巴,因为,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会2006年1月10日公布的最终调查结果显示,黄禹锡研究小组2004年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与他2005年发表的论文一样属于造假。黄禹锡所“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  相似文献   

4.
最近韩国首尔大学发生的著名干细胞专家黄禹锡教授的造假事件,在有关方面揭发、论文的部分作者宣布退出之后,已经惊动了韩国全国。虽然黄禹锡曾被封为韩国第一科学家,但是韩国和首尔大学都没有采取捂住事实或者狡辩的做法,而是组织了调查组对事实真相进行调查。对这一严重事件,韩国及首尔大学都采取了面对事实的正确做法,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事,除了黄禹锡本人身败名裂外,并不会影响到韩国的国家声誉,或首尔大学在学术界的诚信度。2003年发生在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的舍恩论文做假的丑事,由于贝尔实验室不仅敢揭家丑,并且组织调查组进行调…  相似文献   

5.
因造假案而身败名裂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造假案败露之前,他是韩国的民族英雄,是克隆技术的权威,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利用克隆技术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科学家,而在被查出论文造假、科研造假、成果造假后,他又被描述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学术骗子。看看他的发展历程,也许真实的黄禹锡就是处在英雄和骗子之间的某种状态。  相似文献   

6.
张春美 《科学》2006,58(4):41-43
新年伊始.韩国首尔大学调查委员公布了关于黄禹锡研究组的最终调查结果。调查认定,黄禹锡研究组2004年和2005年发表于美国《科学》(Science)周刊上的论文数据属伪造。其“独创的核心技术”无法得到认证。思考黄禹锡事件始末,可以看到,揭开其造假真相的起点乃是“卵子风波”这一生命伦理问题。在这一事件中,韩国生命伦理学家围绕着贯彻知情同意原则、保证伦理评审客观性、坚持科学研究道德规范等方面,最先对黄禹锡等人的研究发出伦理质疑,发挥了伦理规范在科学研究中的影响力,体现出以人的尊严为内涵的伦理关怀。彰显出伦理责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科学》2006,(2):2-5
2006年1月10日,随着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关于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最终调查结论的公布,黄禹锡论文造假事件得到确认。这一事件不仅在科学界,而且在普通民众中都激起了强烈反响。在怀疑、震惊和惋惜之后,人们开始思考如何防止下一个“黄禹锡事件”的发生。在不久前召开的沪上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从教育、文化观念上加强引导,在监管制度上加强管理,以防中国出现类似事件,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韩国上下普遍存在着一种为追求成功和速度而“牺牲”质量的急功近利的“高速文化”,为之而受到了一些指责。近期发生在曾一度被誉为世界干细胞研究领袖的韩国科学家黄禹锡身上的事件就是一例典型。该事件的本质。说得好听点是有水分的科学,说得难听点是厚颜无耻的欺骗行为。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发文,对一位曾经的造假者试图东山再起、华丽转身的报道,不能被解读为对该研究者言论的认可。《自然》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在韩国引起不小的轰动。文中详细描述了前首尔国立大学克隆专家黄禹锡重出江湖、有望再振其科学研究地位的过程。黄禹锡曾于2006年被爆涉嫌学术造假。一些韩国人将此  相似文献   

10.
沈铭贤 《自然杂志》2006,28(1):51-54
在岁末年初的交替之际,韩国科学界“黄禹锡事件”无疑是全球各大媒体科技版块最吸引人们眼球的重大事件,为了帮助读者了解该事件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关于与人体细胞克隆相关的伦理学问题,我刊特邀著名伦理学专家、上海社会科学院沈铭贤研究员撰写本文。由于沈先生近年来兼任国家南方基因组伦理部工作,对“黄禹锡事件”从一开始就给予关注,并与韩国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有关专家讨论过这一事件的来由,所以本文资料翔实、分析有据、值得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1.
11月23日下午,韩国首尔大学首席教授黄禹锡举行记者见面会,就“卵子出处疑惑”阐明正式立场,同时宣布辞去包括首尔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等一切公职。该中心工作人员称“:为了对‘卵子疑惑事件’负道德责任,黄禹锡引咎辞职后将专心从事研究工作。”“卵子风波”的由来关于黄禹锡的最大道德争议是,在取得胚胎干细胞研究用的卵子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道德和法律问题。2004年2月,黄禹锡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仅凭人体体细胞和卵子成功培育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黄禹锡当时表示,汉阳大学临床试验道德委员会批准研究计划后,从10多位自愿捐献者…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了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有人相信地球拥有从“全球变暖”伤害中“自愈”的能力,有人则相信全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想象的自然灾难。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科学家比尔&#183;麦克古尔更是宣称,如果人类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取措施拯救地球,那么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人类将面临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以来最大的“末日式劫难”。  相似文献   

13.
近来,对科学界“巨头”的抱怨之声时有所闻。《科学》杂志不时刊出报道,给人这样的印象,即大实验室的老板们就象十九世纪资本家那样盘剥他们的雇员。一些日报抓住每一次机会将科学家描绘成一些挥霍无忌的败家子和骗取钱财的窃贼,却始终未能对科学上每一次最终导致问鼎诺贝尔奖金的巨大突破加以报道,反而每每以醒目标题披露有些科学家的科研丑闻,大肆渲染。如今,《细胞》杂志也开辟篇幅向“大型科研”发难。也许,现在正是对这些观点、意见表示异议的时候了。许多这类抱怨者似乎不明白,科研组合大型化已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窗     
太阳曾经也有“伴侣”日前,美国多所大学的科学家宣称,太阳可能也曾是某个双恒星系统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太阳可能拥有过一颗伴星。之后,不知是何原因,这颗伴星逐渐远去,只留下太阳“独守空房”。有关成果的论文发表在5月份出版的《发现》杂志上。科学家们是利用不久前发现的“赛德纳”小行星所拥有的独特运行轨道推算出这一结果的。据介绍“,赛德纳”的椭圆形轨道似乎被某种外力拉长,公转周期长达1.2万年。科学家认为“,赛德纳”和柯伊伯带中那些运行轨道怪异的小行星可能受到了某颗未知恒星的吸引。科学家们认为,这颗未知恒星并非仅仅是从…  相似文献   

15.
每当困境来临之际,科研预算总会被削减。不过以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为鉴,科学界可能是预算改革的受益者。尽管以一个尴尬的境地开始,然而,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h)总统的“新政”则开启了政府和科学界合作的新纪元——就资源保护和公共健康等问题与科学界展开新的合作。“新政”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贯彻了罗斯福的“大胆而持久试验”的精神,政策制定者鼓励科学家通过研究来解决各种社会和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小组进入北冰洋最鲜为人知的区域——加拿大深海盆地。展开生物多样性考察活动加。加拿大深海盆地位于北冰洋中部,终年为冰层所覆盖,是人类涉足最少的地方之一,曾被认为是生命的”荒遵”今天.借助声波探测等技术,科学家发现这里的生物分布密集程度远比事前预测的要高得多,甚至在冰层中和大洋底也有大量的浮游生物存在,科学家形容说,北冰洋的深海水域其实是“无脊椎动物的乐园”。  相似文献   

17.
探月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先前各科研院所研制的月球车带有盲目性“中国探月工程二期计划的核心——月球车的各项技术参数和需要完成的科研任务已经出台。下一步,将由全国范围内的科研单位展开公开竞争,制造‘中国版’的月球车。”目前,中国“嫦娥工程”月球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首次对外透露了月球车开发研制的消息。奔月“嫦娥”勘探月球结构据欧阳自远介绍,此次的月球车研制项目将采取在全国公开招标的方式,发挥各科研院所的优势集体完成,以提高我国航天技术的整体科研水平,为下一步的火星探测计划储备力量。我…  相似文献   

18.
译文“指令性”科研? 在当今科技领域,新近出现了一种现象——科学研究日益趋向于“按指令”也即“按计划”进行。这就是说,科学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均由私人的或政府的机构预先确定,而不是由研究人员自己来定,因而,任何一个为这样的机构工作并在指定的领域从事研究的科学家,都应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去进行科研。  相似文献   

19.
王海星 《科学之友》2002,(11):37-39
更改Undo的次数一般:PowerPoint可以撤消的操作数的默认值是20次。有两条路径可以让你更改这个值。点击菜单“编辑”、“重复选项”、“编辑”、“最多可取消操作数”,或执行“工具”、“选项”、“编辑”、“最多可取消操作数”,即可更改。最高限制次数为150次。此数值越大占用系统资源越多,并将影响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于2017年12月11日签署了一项指令,要求NASA将宇航员重新送上月球并最终带往火星。该指令没有具体的时间表,同时也没有提供资金。不过,特朗普政府一直在传达这样一个信号,即有意让人类重返月球表面,这让月球科学家对相关政策的正式变化产生了希望。特朗普当天在白宫举行的签署仪式上表示,美国不仅要在月球上插旗并留下脚印,还要为将来的载人火星任务奠定基础,也许将来还会前往火星之外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