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条子河中多环芳烃和有机氯农药的时空分布及来源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辽河支流条子河中的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为目标物, 分别于春汛期、 丰水期、 平水期和枯水期采集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品, 分析样品中PAHs和OCPs的赋存状态及污染物在该区域的分布和来源. 结果表明: 条子河水中总PAHs的质量浓度为658.1~3 096.6 ng/L, 均值(算术平均值, 下同)为
1 522.1 ng/L; 沉积物中总PAHs的质量比为775.7~2 835.4 ng/g, 均值为1 374.0 ng/g; 条子河水中总α,β,γ HCHs(六六六)的质量浓度为5.36~16.57 ng/L, 均值为10.93 ng/L; 滴滴涕(DDTs)未检出; 沉积物中总HCHs的质量比为2.87~5.56 ng/g, 均值为4.34 ng/g; 条子河水和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均为自上游至下游递减, 且枯水期>平水期>春汛期>丰水期; 条子河水中HCHs的质量浓度自上游至下游递增, 且丰水期>春汛期>平水期>枯水期, 沉积物中HCHs的质量比自上游至下游递减, 且枯水期>平水期>春汛期>丰水期; 条子河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和交通燃烧, HCHs主要来源于农药林丹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辽河典型支流四平市条子河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选取10个采样点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了其中的PAHs质量浓度、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应用多种方法解析了PAHs的来源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条子河表层沉积物中PAHs质量浓度范围为601.3~2 906.2 ng/g,算数平均值为1 527.3 ng/g,所检出的PAHs的环数均为2-4环化合物,且以4环为主,占PAHs的63.6%~71.5%。来源解析表明条子河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煤和生物质的燃烧。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3环的苊和芴在各个采样点可能产生一定的负面毒性效应;位于条子河干流、临近四平市城区采样点的沉积物中PAHs对生物可能产生中低毒性;而其他采样点存在综合生态风险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3.
在丰水期、 枯水期和平水期分别采集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江水和沉积物样品, 先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GC MS)测定其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 再通过比值法对各水期江水和沉积物中的PAHs进行来源识别, 并分别利用商值法和风险效应值法评价江水和沉积物的生态风险. 结果表明: 松花江吉林市段丰水期、 枯水期和平水期江水中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17~3.974 μg/L,0.980~3.293 μg/L和0.771~4.127 μg/L; 丰水期和平水期沉积物中PAHs的质量比分别为1 035.5~1 732.0 ng/g和1 188.5~1 632.0 ng/g; 不同水期江水中的PAHs质量浓度变化较大, 沉积物中的PAHs质量比变化较小; PAHs为石油源和燃烧源混合输入所致; 江水中PAHs的生态风险较小, 表层沉积物中的PAHs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对丰水期、枯水期黄河入海口8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提取分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定量分析。丰水期沉积物中共检出15种2-5环PAHs,而枯水期沉积物中共检出25种2-6环PAHs。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总浓度在90.13~351.36ng/g之间,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总浓度在39.34~218.92ng/g之间。同国内外其它河口、海湾相比,黄河入海口沉积物中PAHs相对较低,PAHs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丰水期PAHs浓度高于枯水期PAHs浓度。由多环芳烃参数菲/蒽、荧蒽/芘与甲基菲/菲比值表征黄河入海口表层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源于燃料不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河流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污染特征, 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深圳市观澜河干流的表层水样, 通过固相萃取法处理水样, 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ESI-MS/MS)技术分析 11 种PFCs的含量。结果表明, 丰水期和枯水期观澜河干流水体中PFCs的含量分别为179.15~613.68和37.04~103.70 ng/L。其中, 全氟己烷磺酸(PFHxS)、全氟丁烷磺酸(PFBS)、全氟己酸(PFHxA)和全氟辛酸(PFOA)是主要污染物。所采集的样品中, 丰水期PFCs的浓度高于枯水期, 下游采样点PFCs的浓度高于上中游河段。与已报道的其他水体相比, 由于流域的快速城市化, 观澜河水体的PFCs含量水平较高。生态风险评估表明, 水体中检出的PFCs均不会对水体造成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浊漳河南源与当地南沟排水渠交汇处前后不同位置的水样并分析了其中的多环芳烃。结果表明,水中PAHs总量为119.32ng/L~144.77ng/L,排水渠断面的浓度高于其他断面,水体中苯并(a)芘均值浓度超出地表水的国家标准。水中PAHs以3环、4环为主;比值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生产煤焦油以及使用煤焦油为原料的化工企业是水体中的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移动源和燃煤源亦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7.
2016年12月北江清远段采集19个水和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了样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分析了枯水期北江水环境中PAHs的污染水平,并对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浓度范围为41. 2~413. 8 ng·L~(-1),主要以二环芳烃和三环芳烃为主,与国内外已报道河流湖泊相比,北江清远段水中PAHs污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沉积物中PAHs浓度范围为54. 8~951. 5ng·g~(-1),以三环芳烃和四环芳烃为主,与国内外河流湖泊沉积物相比较,处于低污染水平。运用特征比值法对PAHs来源进行分析,北江清远段水和沉积物中枯水期PAHs污染来源主要由燃烧源所致,部分采样点存在混合源。通过计算终生致癌风险(ILCR)模型对北江清远段水体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枯水期各采样点的致癌风险可忽略,婴幼儿的PAHs致癌风险高于青少年和成人。采用效应区间低、中值法(ERL/ERM)对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PAHs进行生态风险评价,个别点位表层沉积物中Dib超出ERL值,对生态环境潜在负面效应较小。  相似文献   

8.
对长江重庆段12个采样点枯水期和丰水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析表明,枯水期PAHs含量为0.64~3.98 μg/g,丰水期为0.85~4.63 μg/g,其中菲(Phe)含量最高,占总量的11%~27%;PAHs组成集中在中环(3~5环),而低环(2环)和高环(6环)含量很少,组成随着采样时间不同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丰水期释放出更多高环PAHs.沉积物PAHs主要来源于植物、煤炭等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来往船只的燃油泄漏;与其他地区相比,研究区PAH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芴Fle、菲Phe)超过生物毒性试验的可能效应浓度(PEL)标准,对该地区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9.
考察第二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Hs)的质量比.结果表明:16种PAHs的总质量比为350.0~3 877.4ng/g,平均质量比为1 322.6ng/g,4~6环相对丰度为58.5%,2~3环相对丰度为41.5%;PAHs在上游水区的质量比最高,与长江河口相近;除河源区外,大部分水域沉积物中PAHs人为来源为化石燃料的燃烧,少部分为石油源;除表层沉积物中芴和苊烯可能具有一定的暴露风险外,其他PAHs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即第二松花江沉积物PAHs总量远低于风险评估低值(ERL),存在的暴露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0.
浊漳河流域地表水主要污染物季节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浊漳河流域1996-2000年21个监测断面的枯水期(5月)、丰水期(8月)和平水期(10月)地表水采样分析,研究了主要污染物CODcr、BOD5、NO3-N、NO2-N和挥发酚的季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特征较为复杂,但总体表现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总体特征,这种变化主要与各断面接纳不同来源的污染物有关。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下游河道长近800km, 为地上悬河, 是海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黄淮海平原受黄河防洪工程保护的土地面积有12万km2, 范围涉及冀、鲁、豫、皖、苏5省24个地(市)110个县(市), 人口8510万, 耕地1.1亿亩。  相似文献   

12.
渠化黄河河道与黄淮海平原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河道长近800km,为地上悬河,是海河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黄淮海平原受黄河防洪工程保护的土地面积有12万km2,范围涉及冀、鲁、豫、皖、苏5省24个地(市)110个县(市),人口8510万,耕地1.1亿亩;黄河水资源供给范围涉及豫、鲁两省16个...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河图与河图猜想,并对河图猜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河图猜想不成立.  相似文献   

14.
河流里程较长时,流经区域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属性往往会有较大变化,直接对河流整体进行评价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河流健康状况.针对这一问题,以秦淮河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一天然河段河流分段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河段和天然河段分别建立了包含水生境、自然生态系统、水管护和社会服务功能4个准则层各12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分段加权法,根...  相似文献   

15.
西北江三角洲网河径流分配的时间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北江三角洲径流特征,研究了西北江网河主要河口分流比的变化,重点分析了西北江三角洲控制站三水和马口站的径流分配及其变化,给出了北江三角洲控制节点汊河年平均分流比.近10多年来西江向北江三角洲分流增加显著,这种增加导致三角洲腹地洪水威胁加大,但对腹地水质改善和水资源利用有利.  相似文献   

16.
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尼洋河流域的水文特性和资料情况,利用基于混合线性回归模型的黑箱子模型方法建立了包括尼洋河流域工布江达、巴河桥、更张、八一等站的流域洪水预报模型,并采用1997~2002年汛期的水文观测资料分别率定各站相应的洪水预报模型,采用2003年汛期的水文观测资料分别验证率定的水预报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用于作业预报.  相似文献   

17.
东江流域河水电导率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在东江流域包括干流和支流在内的100个站点实测河水的电导率及相关离子浓度,据此讨论了河水电导率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东江流域枯水期(1月份)河水电导率均值为853 μS/cm,丰水期(7月份)河水电导率均值为877 μS/cm。东江流域河水电导率(离子浓度)主要来自地表岩石和矿物的化学风化过程,人类活动对东江河水电导率的干扰较为明显,同时大气海盐沉降过程对东江河水电导率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运用非参数统计和空间分析等手段处理原始数据,定量地发现流域岩性、地貌、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河水电导率均具有大小不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胶莱人工海河工程的所谓诱人前景背后,实际上存在4个立论误区:低估了征用土地、搬迁移民的规模与工程造价;其海水交换系统缺乏科学理论依据;泥沙淤积航道将无法保证正常航运;将海水引入陆地,存在海水污染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等问题。本文从这4个方面质疑了胶莱人工海河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论河流功能     
 针对河流功能认知不深入的问题,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对河流功能本质进行了探讨,服务于河流功能的可持续利用,以期推动河流功能理论发展。研究表明,河流功能是河流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效用,是河流系统发挥的有利作用,由河流系统结构决定,通过河流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通过对自身及外部环境需求的满足表现,通过采取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和低层次需求优先原则权衡对河流的需求实现河流功能和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黄河口的自然条件和演变规律,提出了稳定现行河口流路的几种治理方案。为稳定现行流路30年以上,加速胜利油田的开发和黄河三角洲的建设,开创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