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施锌对青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花菜施锌研究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施用锌肥能显著提高青花菜的产量,并使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NO_3—N含量明显降低而叶绿素、V_c及体内锌含量显著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每667m~2施用硫酸锌4kg处理青花菜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庹必新 《遵义科技》2005,33(3):33-35
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有机肥、氮、磷、钾肥相同的情况下,亩施钾肥25公斤增产效果最佳,亩产可达1056.7公斤/亩,比对照不施钾肥亩增543.3公斤,增收384.72元。其次为亩施钾肥20公斤,亩产达970公斤/亩,亩增456.7公斤,增收320.56元。亩施钾肥30公斤,亩产达840公斤/亩,亩增326.7公斤,增收201.36元。以施钾肥25公斤投产比最合理,为1:3.52。  相似文献   

3.
连续2年试验结果表明,国产盐桥钾肥(氯化钾)与进口钾肥(氯化钾)在小麦上的效应明显,盐桥钾肥〉独联体钾肥〉加拿大钾肥,分别经对照增产20.9%、16.9%、7.9%。大面积示范印证,国产钾肥增产幅度为14.8%-15.2%。施钾肥能提高土壤速效钾,维持土壤钾素平衡,在旱地黄泥土连续施盐桥钾肥钠离子有所下降,但对作物生长,土壤结构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定位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1992年到2000年,研究了13种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肥区小麦产量最低,占全肥区产量的50%左右,但历年产量稳定在1.3-1.4t/hm^2,并没有随试验的进行而逐年下降,说明中性紫色土基础地力产量稳定、持久,但是较低;缺N或缺P的各处理(PK,N,NK),随着试验的进行,产量逐年降低,从试验的第6年起,小麦产量接近无肥区产量,之后稳定在1.4-1.5t/hm^2;氮肥单施,其肥效逐年障低,由开始的9.4kg降至0.5kg;氮肥与磷钾肥配施,氮肥肥效则稳定在8kg左右;磷肥肥效呈逐年上升之势,由开始的3.5kg上升至16.8kg;在试验的前5年,钾肥对小麦没有增产作用,从第6年开始,钾肥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每千克K2O增产小麦7.4kg;不施氮肥处理,小麦茎叶和籽粒含氮量均较低,其茎叶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43%,籽粒含氮量比施氮处理平均值低24%;不施氮肥处理粗蛋白含量比施氮处理低3个百分点;凡施用磷肥处理,籽粒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30%左右,茎叶中含磷量比不施磷处理高1倍.  相似文献   

6.
钾肥对皖南红壤烟叶含钾量及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结果表明,皖南植烟红壤的烟叶含钾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烟株成熟期根系附近土壤速效钾、交换性钾含量与烟叶含钾量呈明显正相关.增加钾肥用量可以降低烟叶钙含量,提高烟叶K/Ca值.烟叶氮和烟碱含量随施钾量增加有下降的趋势.施钾量与烟叶还原糖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王德明 《遵义科技》2007,35(1):40-43
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肥技术可以显著增加杂交水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粒重,从而达到显著增产增收。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产量最高为635.5kg/667m^2,分别此对照空白、只施磷钾肥、施氮钾肥、施氮磷肥增产40.3%、28.5%、9.6%和15.8%,施氮的各处理均可获得比较高的产量和收益,并获取了有关相对产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施肥利用率等平衡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笔者等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宜香优1577水稻等在正安县青潮泥田中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3+24-(8000窝/667m2、10000窝/667m2、12000窝/667m2),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结果表明:宜香优1577水稻在该县的青潮泥田栽培,最佳密度为10000窝/667m2,最佳施N量为7.0kg/667m2,最佳施P,O;量为9.4kg/667m2。最佳施ko量为4.8kg/667m2。  相似文献   

9.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0.
施肥对人工羊草地的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羊草地上进行氮、磷、钾肥料实验,研究施肥对羊草产草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单施氮肥效果好,产草量达9.65t/hm~2,较不施肥增产2.75倍,较单施磷肥和钾肥增产71.0%和84.0%;肥料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氮、磷肥配施较单施氮肥和磷肥增产19.6%和105.3%,氮、磷、钾肥配施最好,产草量达14.11t/hm~2,较氮、磷肥配施增加16.5%,较单施氮、磷、钾肥分别增产26.6%,117.6%和122.7%.施肥可显著提高羊草对氮、磷、钾的吸收,单施氮肥羊草的氮、磷、钾的积累量分别较不施肥增加7.51,2.98,2.99倍;氮、磷、钾肥配施的养分积累量最高,氮、磷、钾较单施氮肥分别增加15.3%,27.9%和36.6%.  相似文献   

11.
氮磷水平对于油麦菜产量及其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磷水平对油麦菜产量和食用部分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投入量比高量施肥减少46.4%,油麦菜增产32.4%.适宜的氮磷投入量和施用比例是油麦菜高产的重要因素,油麦菜产量较高时氮的施用范围为180~270kg.hm-2,磷的施用范围为125~190kg.hm-2.油麦菜硝酸盐含量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呈递增趋势,适量磷素能够抑制硝酸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2.
氮转化的生化调控对蔬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新型脲酶抑制LNS、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与尿素配合施用对蔬菜产量、品质及菜田土壤pH、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抑制剂配合施用对芹菜产量和Vc含量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芹菜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下茬生菜产量.一季氮肥的施用就使温室土壤表现出了明显的酸化和盐分表积趋势,但两种抑制剂与尿素配合施用可以使土壤酸化程度明显减缓.芹菜定植后1个月时,U UI NI处理的土壤pH与U和U UI相比,分别提高了0.7和0.52个pH单位,差异极显著(P < 0.01);第二茬生菜收获后,土壤电导率值与二者相比,分别降低了17.67%和17.00%.因此,脲酶和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调控氮素转化可能是缓解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探讨了氨基酸有机肥适用于广西沃柑(Orah)种植的最佳施用配比,以实现沃柑的增产提质,保证沃柑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研究区氨基酸有机肥的科学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应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3个施肥处理:单施化肥、化肥+15%氨基酸有机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以单施化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比例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条件下沃柑生长及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施化肥,氨基酸有机肥配施化肥可显著提高沃柑单株产量(提高15.95%-45.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8.89%-31.60%)、维生素C含量(提高29.04%)、糖酸比(提高2.75%)和果实营养元素含量(提高2.12%-53.84%);同时可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11.99%-41.07%)、速效钾含量(提高13.14%-17.58%)、土壤微生物数量(提高96.17%-2 803.06%)和沃柑单株收益(提高13.54%-43.19%)。其中,以化肥+30%氨基酸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产量,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果实P、K、Ca、Mg含量均为最高;其土壤速效钾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多;同时单株收益和产投比最优。综合考虑沃柑增产提质以及土壤改良效果等要求,建议采用化肥配施30%氨基酸有机肥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不同施肥对青海小麦产量和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连续实施20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探讨长期增施钾肥和秸秆还田对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小麦产量及农田土壤钾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10年累计产量各处理从大到小排序为NPK+ 50% ST> NPK> NPK+100% ST> NP+100% ST> NP+ 50% ST> NP,长期施肥条件下春小麦产量有年际波动,增施钾肥和秸秆还田能够增加或维持春小麦产量;长期单施氮磷化肥,土壤速效钾含量有下降趋势,增施钾肥和或秸秆还田,能够明显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达到13.5%~260%,增加土壤钾素含量,提高土壤钾库贮量.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具有很好的补充土壤钾素的作用,在当地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作为替代无机钾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揭示不同施肥处理下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养分变化及其对施肥响应的基础上,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最优施肥配方,旨在为优化无患子合理施肥技术提供支撑。【方法】采用“3414”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配方施肥试验,分析14个施肥处理对无患子叶片养分含量动态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无患子叶片N含量在花序抽生期(4月15至5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P含量在花期(5月10日至6月10日)和果实膨大期(6月25至9月1日)显著降低; K含量从花絮抽生(4月15日)直到果实膨大期末(9月1日)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无患子叶片N、P、K含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氮肥和磷肥具有协同作用。无患子产量均随着氮、磷、钾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无患子生长效果最佳的为N2P2K2(氮、磷、钾肥分别为600、300、500 kg/hm2)处理,单株产量可达2.71 kg,产量达2 254.28 kg/hm2,较CK显著提高了49.5%。【结论】无患子在施肥管理中采果期要注重氮和钾肥施用,花期肥要关注磷和钾肥的施用量,壮果肥要注重氮、磷、钾3种肥料的施用; 建议无患子最佳施肥量为氮肥773 kg/hm2、磷肥273 kg/hm2、钾肥557 kg/hm2。  相似文献   

16.
以云麻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部分实施田间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生理指标、农艺性状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工业大麻高产高效栽培的合理施肥提供参考.试验结果显示,养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增加而降低,以中氮-低磷-中钾处理的养分利用效率较为理想;中氮-低磷-中钾配施使氮素的代谢与同化水平加强,干物质分配更合理,麻皮增厚,麻皮干物比重增加,麻皮产量较高.据此认为,氮磷钾肥料对工业大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用量及配比应综合考虑农艺指标和养分利用效率来确定.  相似文献   

17.
在塑料大棚中进行小区试验,研究氮磷配施对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第7天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最高,之后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黄瓜体内硝酸盐含量在高、中、低三个磷肥水平下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高、中、低三个氮肥水平下均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少;最佳氮磷配比为:氮375kg/hm^2,磷75kg/hm^2。  相似文献   

18.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设置4个水分和4个氮素处理水平,研究了水氮互作对膜下滴灌甜菜块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以探究适宜甜菜种植区的膜下滴灌甜菜栽培的水氮管理模式。结果表明,水分效应显著大于氮素效应;甜菜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与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取步长为0.6,固定氮素水平,水分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各水平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固定水分水平,氮素对块根产量、块根含糖率、产糖量及净产值的影响在氮素水平间虽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覆膜滴灌较露地沟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0.67%,有效促进水分利用效率的水氮耦合效应;以根产量高于60000kg/hm2、含糖率15.3%~21.0%为目标所制定优化方案为:灌水3426-3600m3/hm2,施纯氮139~177kg/hm2。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肥对蔬菜生理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试验进行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化肥对豆类、瓜类和叶菜类蔬菜的产量、生理性状和品质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大幅度提高蔬菜根活力.及提高豆类和瓜类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各种蔬菜食用部位可溶性糖含量,但在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方面的作用还不确定。施用生物有机肥可降低叶菜类蔬菜体内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