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消费与储蓄的理论模型,此模型对中低收入者既可以使其在现阶段生活得舒服便利,又可以消除未来的种种风险,让有限的收入发挥最大的实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西方消费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从绝对收入假说(凯恩斯),发展到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性收入假说,以及现在方兴未艾的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假说等,并进一步演化为缓冲库存储蓄假说(即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好时增加消费),现代西方消费理论正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在古典Modigliani-Brumberg生命周期假设和Friedman的持久收入假设下,给出一个有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最优消费、投资和储蓄的风险投资组合数学模型,通过该模型合理确定投资、消费和储蓄的最佳份额;同时给出了该模型的现实含义.  相似文献   

4.
居民储蓄、消费行为及其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34(11):1545-1548
考察了影响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几个因素,例如收入、价格、利率、偏好率,分析了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然后将效用理论引入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居民对未来预期收入不确定性心理增强时,近期消费意味着效用的损失,导致居民注重储蓄而不是消费,居民的消费不足,是经济发展和再生顺利进行了一个主要障碍,在改革各种收入分配制度的同时,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保障制度及制定一系列能积极引导居民扩大消费的政策,本文所研究的内容及其采用的方法,对指导我国现实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运用微观经济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消费与储蓄的理论模型,此模型对中低收入者既可以使其在现阶段生活得舒服便利,又可以消除未来的种种风险,让有限的收入发挥最大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消费函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在回顾了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和永久性收入假说,及现在方兴未艾的预防性储蓄假说、流动性约束假说、λ假说的基础上,对消费函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与消费状况的分析,阐明了启动经济不能只寄希望于增加消费信贷和减少储蓄,而要在调节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失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刺激百姓的有效消费,是当前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按道理,高收入群体应是高消费的一族。然而记者采访中发现,近年对总体消费影响较大的高收入家庭消费意愿并不强烈甚至呈下降趋势,这种现象引起了经济界人士的普遍担忧。鉴于目前我国不足20%的高收入群体掌握着超过80%的居民储蓄,其消  相似文献   

9.
本文中把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分为当前和将来两个时期,并假定每个时期消费者都有收入。消费者当前的消费并不仅仅依赖于当前的收入,将来的消费不仅仅依赖于将来的收入。消费者可以通过借贷和储蓄对当前的消费支出和将来的消费支出进行调整,也就是说通过借贷把未来的收入拿到现在来消费,通过储蓄把当前的收入放到将来进行消费。这是一种重要的微观消费决策活动。消费者通过这种选择使同样的收入达到效用最大。从整个社会来看,如果这种选择作为一种趋势出现,那么它将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活  相似文献   

10.
运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分析我国消费现状,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之后,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也不断提升。如果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注意这种理论对我国消费现状分析的适应性,并用过度敏感性假说和预防性储蓄理论进行补充说明,可以得出:在消费群体分类的前提下,结合各层次消费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对策,是适合我国目前国情的。  相似文献   

11.
通货紧缩与需求不足是我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宏观经济的一个显特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储蓄存款却呈持续上升趋势。本从分析造成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原因及储蓄向投资和消费转化的障碍入手,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机制和手段来实现储蓄向投资和消费的有效转化,从而保持宏观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了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中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收入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收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逐渐增加,从而增强了其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加大了储蓄力度,这是造成长期以来城镇居民消费率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提出降低城镇居民不确定性因素,提高城镇居民消费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现代消费理论主要流派的观点及各种理论在解释消费行为时存在的不足,指出预防性储蓄理论和流动性约束更能解释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影响居民储蓄存款变化的因素中,剔除文化背景、人文环境、政治和经济制度、消费和储蓄习惯、对今后收入和支出变化的判断等不易量化的影响因素后,就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利率、除储蓄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房地产市场等因素,对居民储蓄存款变化成因的影响,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回归分析和判断,并引出对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手段取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应用控制理论与方法分析消费、储蓄、工资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确定合理的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对中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定量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储蓄-消费模型,据此讨论了储蓄额正、负增长的波动性与周期性。与已有模式相比,该数学模型引入了反映银行收取存款手续费用的因子,称之为储蓄系数;在利率调整的同时,适当注意储蓄系数的调节作用,有利于抑制储蓄和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把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是必要的。扩大消费具有极大的空间和潜力,也是民生改善的一个主要方面。扩大消费的目标是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这就决定了消费的主体是中等收入群体。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并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扩大消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导致社会整体的消费倾向下降,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而且造成供给不足,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同时,收入差距过大还会影响不同社会群体的消费预期和政府扩张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消费需求难以扩大。因此必须认真采取相应对策,适当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根据消费者的"心里账户"认知差异,将居民收入分为主动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析了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行为和两种不同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改变消费策略时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转移性收入;城镇居民的主动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农村居民的主动性边际消费倾向,且波动更剧烈,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的转移性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份额相对稳定,而农村居民主动性收入的贡献在2001年后迅速下降,转移性收入在消费中的贡献度逐步提升.因此,为了提高消费需求,政府的民生财政支出政策应该侧重于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提高城镇居民主动性收入,同时应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冯浩然 《科技信息》2009,(13):125-125
居民收入的支配可分为消费、投资和储蓄。无论是消费需求过热还是消费需求过度疲软,都不利于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我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消费市场却长期处于疲软状态。本文认为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保障制度过速变迁、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不乐观预期、产品对居民的诱导不力以及政府的消费政策是影响我国消费市场疲软的根本原因。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对策,一要增加消费者的有效购买能力;二要增强消费者的即期消费意愿;三要厂商增加供给创造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