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麦品系进行光照处理,试验表明:14h和15h长光照能明显促进大麦的生长发育,提早出芒抽穗,而10h的短光照处理对于冬性和半冬性大麦品系不能正常抽穗成熟。  相似文献   

2.
对7个大麦变种和品系的染色体进行了研究,从其核型公式、染色体相对长度和核型的研究表明,7个大麦材料的区别取决于染色体各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选取了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麦品种种植在新疆3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试点。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多点种植处理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影响显著;环境与品种的互作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显著。大麦抽穗—成熟期间的气象因子中,日较差与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而平均日照时数与日平均相对湿度也与3种蛋白质组分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说明选取特定品种种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对调节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是可行的,尤其对大麦籽粒  相似文献   

4.
多棱大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多棱大麦材料的8个相关因素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成熟前时间、小区穗数、抽穗前时间、千粒重、穗粒数、单株穗数、幼苗习性。在多棱大麦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中,应在适当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基础上主攻单位面积的穗数,选育(选用)多穗大穗型品种,并兼顾其它有利生物学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皮大麦不仅始穗早,气温低,花期长,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是闭花授粉(授粉时内外颖不开张,花药不外露),这就很难断定它究竟扬花没有?这也是水田三熟制后防治皮大麦赤霉病的一个突出问题。据最近四年来的观察:“亮麦”的普遍出现,可以认为是防治适期的到来。这是因为:“亮麦”的出现是在抽穗之后直到授粉的日子里,差不多连续碰到阴雨雾露天气,使得一部分穗上的个别小穗的雄蕊退化,不能立即授粉,这种退化小穗的子房异常膨  相似文献   

6.
以过量表达硫氧还蛋白S基因(Trxs)的转基因大麦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0.05 mmol/L AlCl3胁迫条件下转基因大麦株系(LSY-11-1-1 )幼苗叶片的蛋白质氧化损伤、膜脂氧化损伤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 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在0.05 mmol/L AlCl3胁迫处理下大麦叶片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非处理样品,表明铝胁迫 已造成大麦幼苗的氧化损伤;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蛋白质羰基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在胁迫处理6 h、72 h与96 h时其蛋白羰基含量分别为对照的94.4%、87.0% 与71.9%;MDA含量为对照的66.32%、75.74%和74.25%.(2)处理样品叶片中GSH-PX、CAT和A PX等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非转基因对照相比,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系活性普遍高于对照:GSH-PX活性在处理12 h、24 h、48 h、72 h与96 h时分别是对照的 1.19倍、1.21倍、1.12倍、1.24倍与1.35倍;APX活性在处理6 h达到高峰时是对照的106.7% .这些结果表明,过量表达Trxs可以有效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中上述抗氧化酶类的 活性,缓解铝毒对大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和膜脂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转基因大麦幼苗对铝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对黄化大麦和野生型大麦三种同工酶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黄化大麦叶片与种子中的过氧化物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均高于野生型大麦;黄化大麦种子中酯酶同工酶的活性高于野生型大麦,但叶片中低于野生型大麦。  相似文献   

8.
浅谈黑大麦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明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5):60-61,46
黑大麦一种比普通大麦营养价值更高的黑色作物。开发利用黑大麦对改善我国人民的营养结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黑大麦新品种的选育、营养成分、应用与开发,提出了黑大麦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定将产生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大麦是世界上最古老、分布最广泛的重要谷类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居第四位.我国是栽培大麦起源地之一,有5000~6000年的种植历史.大麦营养丰富,用途极为广泛,开发利用大麦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南黄大麦系辐射突变选育而成。植株前期叶色浅黄,后期淡绿,是一种稀有的黄化型大麦。南黄大麦的发现,不仅丰富了大麦的基因库,而且在遗传、核质关系,超微结构、光合作用等方面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麦比热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磁力搅拌式水卡计和电位计等二次仪表,组装一套测试装置,介绍其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利用其测定出许多种大麦的质量热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麦质量热容的大小取决于大麦固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它随温度,含水量的提高而增大,随含水量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大麦是我国进口量和进口额最大的谷物品种。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大麦生产和需求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全球贸易日趋活跃。概述了大麦的营养及我国大麦产业发展概况,指出大麦及其制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来源,提出保障大麦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调控建议,以期为我国大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选取大麦品种P25(抗旱型)、Golden Promise(GP)和野生大麦H602为试验材料,待幼苗生长至两叶时,用一定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处理,取大麦幼苗叶片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和蜡质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24 h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均上升;检测的10个蜡质相关基因中,8个表达上调,2个表达下调,且基因的表达存在种间差异性.该研究初步探讨了具有代表性的大麦品种之间抗旱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酸铝浸种对大麦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两个大麦品种进行不同浓度的酸铝浸种处理 ,研究酸铝对大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高浓度 Al3+ 浸种处理使大麦种子的萌发率下降 ;(2 )低浓度 Al3+ 促进已萌发种子的根、芽生长 ,作用可能与酸(p H4.0 )有关 ,对照组 (p H4.0 )种子萌发时根、芽生长均明显高于水浸种组 ,同时各处理组的 α-淀粉酶活性高峰有所提前 ,且萌发 66h的大麦根尖有丝分裂指数比水浸种组略有升高 . (3 )两个大麦品种比较 ,早熟 3号表现出对铝毒更敏感  相似文献   

15.
云南常年大麦种植面积22~23万hm2,居全国之首.为了在云南省选择合适的大麦麦苗和籽粒两用型品种,以南方大麦区域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Ⅰ)、五叶一心(Ⅱ)与对照不割苗(CK)等不同时期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割苗时期对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以及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割苗期籽粒黄酮含量为CKⅡⅠ;籽粒抗性淀粉为ⅠCKⅡ;-氨基丁酸、生物碱差异不显著,-氨基丁酸为CKⅠⅡ,生物碱为Ⅱ Ⅰ CK;选择三叶一心刈割(割苗Ⅰ),籽粒功能性成分较高.②割苗Ⅱ比割苗Ⅰ平均生物碱、总黄酮显著升高;麦苗-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Ⅱ <Ⅰ;五叶一心刈割(割苗Ⅱ)麦苗功能性成分较高.③不同割苗期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大麦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二棱和多棱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④相关分析显示籽粒-氨基丁酸与麦苗-氨基丁酸、麦苗总黄酮之间,籽粒总黄酮与籽粒-氨基丁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产量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⑤初步筛选出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16.
美国蒙大那州农业试验推广站的研究人员认为,大麦在国际粮食舞台上,将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美国目前的大麦主要用于啤酒酿造业和牲畜饲料,但是在世界另外一些地区,大部分人口的粮食供应依靠大麦。研究人员已经用大麦粉烘制面包、制作面条、馅饼和快餐。面包的质量因所用大麦品种的不同而异;面条风味甚佳,但呈灰棕色;馅饼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有些馅饼更  相似文献   

17.
全酶法制备大麦糖浆的最佳工艺为:高温α-淀粉酶加量8u/g大麦,液化时间10min;糖化温度60℃,pH60,糖化时间8h,β-淀粉酶加量100u/g大麦。由此工艺制备的大麦糖浆的DE值为72%,极限发酵度为74%。  相似文献   

18.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麦花药,其药室壁具有40~60个纵向条纹,每个条纹又由10~18个更为细小的纹饰组成,它是一种稳定的与机能相关的细微结构.在2 000×下,南黄大麦花药的条纹与正常大麦的似乎没有区别,然而在5 000×下可看到前者的纹饰不明显,说明二者在发育程度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冕宁县2002-2011年大麦播种、出苗、三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成熟10个发育期的实际观测资料,统计出各发育期间的间隔日数、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活动积温、气温日较差以及每年的实际产量.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方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将其与各发育期间的气象因子分别进行点聚图和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时段影响冕宁县大麦产量波动的重要气象因子:拔节到孕穗期的间隔日数、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孕穗到抽穗期的气温日较差,开花到乳熟期的平均气温,三叶到分蘖期的日照时数和孕穗到抽穗期>0℃积温;再用积分回归求偏回归系数,分析不同发育期气象因子对气象产量的影响程度,得到影响产量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播种到出苗期的平均气温a(t)值为236.16kg/hm2·℃,孕穗到抽穗期的气温日较差a(t)值为64.73kg/hm2·℃,其次是播种到出苗期的>0℃积温a(t)值为34.79kg/hm2·℃.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四年来对大麦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综合现状进行研究,并对良种示范推广和应用转化情况进行分析,以评价大麦产业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产业优势、潜力与前景,并提出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