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在适宜的时间和科学的用量下施用氮肥是提升黄淮海地区夏玉米产量的关键。本试验于2018—2019年选用京农科728(JNK728,氮高效品种)和郑单958(ZD958,高肥品种) 2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分别设置4个氮肥用量(0、150、250、350 kg/hm~2)和4个施氮时期(苗期、6叶期、12叶期、吐丝期),探究不同氮肥运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JNK728在150 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ZD958在250 kg/hm~2施氮量下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2个玉米品种产量与氮肥后移指数间存在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产量的变化主要由穗粒数的显著差异引起。因此,氮肥在中后期追肥(12叶展或吐丝期)可作为黄淮海地区滴灌夏玉米高效生产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花丹参为试验材料,通过低、高两种施氮水平、5种种植密度的复因子试验,分析了丹参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根冠比,探讨了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氮对丹参干物质积累影响大于密度效应,以施氮180 kg/hm2、密度14万株/hm2为宜,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大、产量高;N2比N1平均增产23%,5种密度平均产量以M2产量最高,M5产量最低,M2比M5高20%。在每公顷施180 kg氮肥的情况下,以密度12万株/hm2最高,产量为6 207 kg/hm2;每公顷施135 kg氮肥的情况下,以14万株/hm2氮肥偏生产率最高,为38 kg/kg。丹参生长后期根冠比为0.600.65,大于前期,不同生长期N2根冠比大于N1。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青海甘蓝型春油菜对施用不同用量氮肥的肥效响应程度,以青杂2号为材料,在青海省春油菜主产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氮素含量、氮素累积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60~240 kg/hm~2,油菜籽粒产量可提高13. 7%~25. 6%;茎秆产量可提高1. 1%~8. 6%,角壳产量可提高16. 7%~30. 4%。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油菜植株不同器官内的氮素含量及氮素累积量(P 0. 05),氮素总累积量可由不施氮时的93. 6 kg/hm~2增至143. 1 kg/hm~2。油菜成熟期,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分配规律为:籽粒茎秆角壳,分别占总累积量的73. 0%,16. 8%和10. 2%。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氮素偏生产力(PFPN)、氮素农学效率(AEN)、氮素表观利用率(REN)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在青海省甘蓝型春油菜区以120 kg/hm~2作为推荐施氮量,可达到高产和环境友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前期筛选获得的低氮高效型品种F优498和高氮高效型品种内5优76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两类型品种产量和群体小气候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氮(N0)条件下,低氮高效型品种产量为7 244.12kg/hm~2,其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显著高于高氮高效型品种.高氮(N2)条件下,高氮高效型品种产量达11 265.13kg/hm~2;中氮(N1)条件相对低氮增产率达41.50%,其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低氮高效型品种.随施氮量的增加,两类型水稻的群体各部位光照强度逐渐减小,总体表现为:低氮和中氮条件大于高氮条件,穗层和基部光照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有所延迟.低氮高效型品种在低氮水平、高氮高效型品种在高氮水平,穗层光照强度较大,穗层和基部温度较高而相对湿度较小.群体营造出高温低湿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和增加物质积累,对增产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设置了0、120、240、360kg/hm~(2 )4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南粳910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用量增加,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施氮量为240kg/hm~2时,产量最高,达到9868.20kg/hm~2.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稻米品质评价指标中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大小、垩白度、蛋白质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增加趋势;而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最终黏度、消减值、回复值、糊化温度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食味方面,外观、黏度、平衡度以及食味得分均是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只有硬度呈上升趋势.综合考虑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品质表现,把施氮水平控制在240kg/hm~2左右时有利于优质食味粳稻品质南粳9108在豫南地区实现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置不同施氮量大田试验,研究油葵在主要生育期不同器官的氮肥吸收利用情况、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比较,增施氮肥促进油葵地上部的养分吸收,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地上部吸氮量先增后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利用率呈降低趋势,即N_1P_2K_2处理下氮肥利用效率最高,达16%;氮肥偏生产力呈降低趋势,且N_3P_2K_2处理与N_1P_2K_2,N_2P_2K_2处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降低,且各处理间存在差异但不显著;可显著增加油葵的株高、茎粗.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建议在宁夏中部干旱区种植油葵的适宜施纯氮量为270kg/hm~2.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寻北京地区合理的施氮量,本文研究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优化喷灌时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氮素剖面分布、累积量和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喷灌条件下单季施氮量为110 kg·hm-2时.土壤氮素含量没有出现增加现象;而单季施氮量大于等于220 kg·hm-2时,0~250 cm剖面均显示出硝态氮累积量增加现象,且硝态氮的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单季施氮量为220~550 kg·hm-2时3年氮素累积淋洗总量(淋洗到100~300 cm土层内)在406~882 kg·hm-2之间;氮素淋洗均发生在夏玉米生长季节,而冬小麦季节在优化喷灌条件下未发生渗漏.由于研究区土壤中试验初有大量氮素累积,使得第一个试验季节,施氮与不施氮处理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后2个试验季节,与不施氮相比,单季施氮110 kg·hm-2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单季施氮高于330 kg·hm-2时氮肥增产效果不明显.单季施氮量高于220 kg·hm-2时,作物氮肥利用效率急剧下降.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建议该地区单季施氮肥为110 kg·h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7,(6):914-917
在河南省驻马店砂姜黑土上进行玉米田间试验,研究控施肥料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只施用磷钾肥相比,加施氮肥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29.2%~52.3%;两个试验点产量最高的为控释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处理,达到8 632.7 kg/hm~2和8 807.0 kg/hm~2,与等氮量处理相比提高了285.0 kg/hm~2和142.5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玉米产量下降,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减施氮肥存在减产风险.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氮量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旱地黄壤烤烟适宜的氮肥用量.研究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具有显著影响,施纯氮量低于150 kg/hm2时,提高氮肥用量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形成,以施纯氮150 kg/hm2时效果最好;施纯氮量高于150 kg/hm2时,烤烟的品质和产值均下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主序及各分枝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逐渐降低,施氮量过大则又略有回升.主序籽粒约占产量1/4时,单株产量最高;在不同氮肥用量下,上部分枝生产力的变化趋势类似于主序,而中部分枝则与全株一致;在分枝产量构成因素中,氮肥用量对分枝角果数的影响最大;主序及上位分枝中氮素累积量受氮肥用量的影响程度较小,而中下位分枝则较大.  相似文献   

11.
氮肥运筹对小麦倒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氮肥运筹对小麦茎秆节间长度、茎秆充实度和茎秆氮残留量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小麦的倒伏.施氮187.5kg/hm^2的处理与拔节后施肥的处理,倒伏率较低,产量最高.控制施氮量。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可以降低倒伏率,提高产量.本还对其他防倒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伍利  朱云集  王桂荣 《河南科学》2009,27(11):1395-140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硫营养水平对两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兰考矮早8根际微生物在不同生育期中主要类群的影响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氮、硫营养以及品种差异均对小麦根际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有显著影响;②硫素营养和氮素营养对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根际细菌的数量均有极显著性影响,并表现为氮素营养对小麦根际的细菌数量的影响效应高于硫素营养;③氮素营养是根际放线菌数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但硫、氮及实验品种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在整个测定时期对放线菌无显著性影响;④实验品种、氮、硫均对各测定时期小麦根际真菌数量产生极显著性影响,其影响效应表现为:试验品种〉氮素〉硫素,硫、氮、品种之间交互作用对真菌的影响主要在花后;⑤氮硫配施对两个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99~ 2 0 0 2年对广西永福县和临桂县两个罗汉果主产区进行 1999年以来罗汉果的土壤肥力状况与罗汉果产量和品质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罗汉果产区土壤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1.6 5 g/ kg、17.9g/ kg、 89mg/ kg,属中等水平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 0 .4 5 g/ kg和 3.4 mg/ kg,属偏低水平。罗汉果的产量平均为 5 782 5 .0个 / hm2 ,单株产果量平均为 12 .9个 ;罗汉果鲜果的水溶性糖总量平均 6 .5 1% ,罗汉果鲜果的维生素 C含量平均 36 2 1.6 mg/ kg。罗汉果产量与土壤全氮、土壤全磷成正相关 (Sig. <0 .0 5 )。在罗汉果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比例一定的情况下 ,水溶性糖总量与有机肥施用量成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罗汉果生产的主要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全磷、土壤全钾的含量 ,其次土壤水分和土壤速效钾含量 ,有机肥料施用量 ,水溶性糖总量、维生素 C、土壤酸碱度等 ,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 ,优化肥料配比等 ,对改善罗汉果的营养状况及提高罗汉果产量 ,改善罗汉果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氮肥用量,不同磷肥用量对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菜中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氮磷配施能使菠菜中硝酸盐的累积量降低,其最佳氮磷配比施用量为138kg/hm^2和46.2kg/hm^2。  相似文献   

1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山西中部地区耐密性玉米品种最佳施氮水平及氮钾配比,以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制定了优化配方施肥方案,试验选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3种耐密性玉米先玉335、郑单958及大丰30,设置200 kg·hm-2、300 kg·hm-2、350 kg·hm-23个施氮量水平,并设1∶1.0、1∶1.5、1∶2.0和1:3.0的氮钾施用配比,分设对照,在成熟期对植株及籽粒含氮量、各处理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种供试玉米品种均在施氮量为350kg·hm-2时,达到高产。先玉335和大丰30,在氮钾比为1∶1.5时,玉米单产进一步显著增加,分别达13 773.0 kg·hm-2、14 434.5 kg·hm-2,增产幅度分别达到37.97%和37.10%,同时氮肥利用率分别提升到11.54%和10.02%。郑单958在氮钾比为1∶2.0时,玉米单产极显著提高,达13 464.0 kg·hm-2,增产幅度达40.62%,同时氮肥利用效率提高到12.04%。先玉335以及大丰30整体对氮肥施用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高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水氮互作对新春6号春小麦旗叶渗透调节物含量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2年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设置2400m3/hm2(W1)、3200m3/hm2(W2)、4000m3/hm2(W3)3个灌水处理;设置450kg/hm2(N1)、600kg/hm2(N2)、750kg/hm2(N3)3个氮肥水平。试验通过小区控制试验,分析测定了小麦拔节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并于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子。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增施氮肥则降低了渗透调节物的含量,影响了小麦的正常生理功能;中度水分条件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其含量不断的提高,表现出了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高水处理条件下,增施氮肥使得渗透调节物含量增加比较缓慢。水氮运筹对滴灌春小麦产量性状的调控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其中以W3N3处理组合产量最高,达788.90kg/667m2,增产显著。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灌水量4000m3/hm2、施氮量达750kg/hm2能有效促进滴灌春小麦旗叶的渗透调节能力,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杨麦间作系统硝态氮淋失的原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田间原位淋溶装置研究了杨麦间作系统中林分密度和施氮量对小麦田土壤60 cm深处硝态氮淋失浓度和淋失量及0~80 cm土层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施氮量设不施氮(N0,0 kg/hm2)、常规施氮(N140,140 kg/hm2)、减量施氮(N70,70 kg/hm2)、增量施氮(N210,210kg/hm2)4个处理。结果表明:对照地淋溶水量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杨麦间作系统能显著减少淋溶水量。土壤硝态氮淋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对照地60 cm处N210处理下硝态氮淋溶量最大,为13.89 kg/hm2。杨麦间作系统L1(2 m×5 m)小区距树0.5 m处淋溶量比对照麦地减少了60.27%;相同处理距树1.5 m处比对照地减少了50.11%,不同林分硝态氮淋失量不同,但差异不明显。分析认为,杨麦间作系统能有效减少硝态氮在土壤中的淋溶和累积,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  相似文献   

19.
氮磷肥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农四师66团氮、磷肥施用量对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氮、磷肥施用量与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间的效应函数方程。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中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高于磷肥;氮肥(N)的适宜用量为137~407kg·hm-2,此时可获得小麦最佳经济产量为7413—11071kg·hm-2。小麦产量对土壤养分的平均依存率为63%。  相似文献   

20.
斜发沸石对氨氮吸附性能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通过静态试验、动态试验和再生试验研究了天然斜发沸石吸附氨氮的热力学性质、再生性能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斜发沸石对氨氮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 100 mg/100 g,当氨氮浓度为35 mg/L时,动态饱和吸附量为2 200 mg/100 g,分别是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硅藻土的20倍、23倍、27.5倍,选择重量比为3:7的NaCl NaOH混合液作为斜发沸石的再生剂可进行3次重复再生使用,有效寿命可达140 h以上.斜发沸石处理含氨废水具有重要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