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一、社会主义发展的诸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地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必然被与社会化的生产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即通常所讲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所代替,在这基础上,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必然被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相适应所代替,资本家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剥削必然被个人消  相似文献   

2.
李强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1):1-4,15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社会化表现为股权分散化、职工持股计划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等。股权分散化使得资本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进一步提高,职工持股计划(ESOP)使得部分资本所有权向普通工人转移,混舍所有制则将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的社会性相结合,成为资本社会化的重要载体,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的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资本社会化对于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基本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有企业存在根据的几个问题──国家所有制企业改革的理论思考之二丁焰辉传统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作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对立物而出现的。为了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和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国有企业必须由国家机关代...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需要,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导地位的全球化,它没有消除反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经济全球化必然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5.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随着一次次经济危机的产生和消亡,资本主义自身产生了形成危机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危机又转化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这个转化的关键就在于资本主义体系的不断改造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的深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剖析此次经济危机的原因,国内外经济学界观点不一。本文用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阐述此次经济危机的本质,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这一基本矛盾是导致此次危机的元凶。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经济理论研究和探索的许多著作中,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运动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观点,为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理论体系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仅就此作一初步探索。 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必然性和管理权威性 第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是社会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认为,经济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共同从事经济活动的必然产物。无论什么社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对英国资木主义的考察结果,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资本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和以往的社会一样,必然要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是建立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又断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著名论断是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前进的灯塔,其基本思想是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它的基本思想,要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两个著名论断的科学内涵与内在联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客观规律,是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重要理论框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化,资产阶级创立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体系,但是,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不完整的,如果说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则是“世界历史”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校档案的管理,随着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深入已逐步走向社会化阶段,而学生档案也已纳入档案管理制度范畴,这必将对高校重点学科的发展、人才目标的培养、对接市场的就业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社会化背景下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特征与服务职能,提出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学生档案社会化服务职能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有 1 50多年了。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无产阶级革命与人类解放的指南。透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其成功或失败无疑都证明了《宣言》所揭示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宣言》仍是认识两制现状与相互关系的重要文件。《宣言》没有过时 ,《宣言》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3.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相联,“三个代表”对当代中国文明的发展既规定了基本格局又提供了根本保障。“三个代表”指引下的当代中国文明,必然是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生活日益美好、素质日益提高的新文明;“三个代表”作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全面而有力地保障了当代中国文明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一些相同或相似点,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便提出了"两制""趋同"的理论。"趋同论"的出现是"两制"并存竞争的产物。但是仅凭一些表面现象就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是"趋同",而忽视了"两制"的根本区别,这种认识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现活动经历潜科学、由潜到显的中介和显科学三个阶段,依次完 成集约化和社会化两种功能。推动这两种功能完成的认识主体分别是集约化 主体和社会化主体;这两次功能的完成先后引起科学认识的两次相变,把科 学认识发展整体过程划分为与科学发现活动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的主观精神、 理性实践和客观知识三个位相。  相似文献   

16.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实现社会主义有两个途径:即经过资本主义阶段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和直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来的社会主义。现有社会主义大都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之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必须客观辩证地来认识这个问题,科学地认识和看待当代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17.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必须综合分析资本主义新变化的主要原因。事实表明: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工人阶级自身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义经验的有效借鉴及经济全球化的有力推动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催生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科学认识这一点,既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因素”恰恰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坚定理想信念,又有益于我们在“一球两制”的国际环境中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近20年来,我国理论界的一部分人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可以不通过卡夫丁峡谷"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实际上,"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设想的一种误解和误用。马克思的"卡夫丁峡谷"设想的对象只是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仅仅是指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产生"可怕的波折"的阶段,并不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9.
《日出依旧》包涵了榜样教育、自然关的永恒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丰富的生态思想,将生态批评的思想引入到此课的讲授中来,能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校后勤社会化后财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预算管理、约束机制、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新变化,建立既适应高校改革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应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