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基于驾驶行为判断驾驶状态的方法. 基于驾驶模拟舱进行实验,通过分析驾驶人在疲劳状态下的方向盘转角操作特征及油门幅值变化情况,提取了方向盘不动时间占空比和油门幅值均值作为疲劳状态判别指标,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方向盘不动时间选取的优化,运用Fisher线性判别算法对驾驶状态进行识别,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研究个体差异性对疲劳驾驶检测的影响.基于驾驶模拟实验,提取了20名驾驶人不同驾驶状态下的眼动特征参数.基于支持向量机,搭建了通用检测模型,分析了不同驾驶人之间检测结果的差异性.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分别量化了驾驶人疲劳和个体差异性对眼动特征影响的显著性水平,以及综合影响的显著性水平.搭建了个体检测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眼动特征受疲劳驾驶和驾驶人个体差异性的显著性影响,同时,个体差异性会削弱由疲劳驾驶导致的差异.在构建疲劳驾驶检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驾驶人个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音乐调节在疲劳恢复领域应用广泛,为了解决草原公路因单调驾驶环境造成的驾驶疲劳的恢复问题,提出了音乐调节的恢复方式,对草原公路驾驶疲劳的恢复情况进行有效性探究。通过草原公路模拟驾驶实验,将20名驾驶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自然恢复和音乐环境下的驾驶疲劳恢复实验,并采集驾驶人静测、驾驶作业过程中和疲劳恢复期的脑电信号,分析不同恢复方式下驾驶人脑电信号的变化规律,探究音乐对草原公路驾驶人疲劳恢复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次实验中,驾驶人脑电信号的α波和θ波指标在驾驶疲劳恢复期内的反应最为敏感,利用这两项指标进行不同恢复方式下驾驶疲劳恢复期的差异性分析。草原公路模拟驾驶实验180min后,在30min的疲劳恢复期内,音乐调节组驾驶人的恢复时间为12~15min,自然恢复组驾驶人的疲劳恢复时间为27~30min。  相似文献   

4.
驾驶人状态检测是舱内感知技术(ICS)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其中驾驶疲劳作为交通事故致因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驾驶人疲劳检测的本质是通过相关特征对当前驾驶人状态的间接评估过程,其中疲劳状态的标定对构建特征-疲劳状态的映射关系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目前相关车载系统研发所面临的共性关键问题.由此,基于脑电(EEG)信号数据和驾驶疲劳的动态生成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斯混合隐马尔可夫模型(GM-HMM)进行疲劳状态评估,以对相关车载系统研发提供必要的疲劳状态比对参考.实验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
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实时有效地检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设计了一种融合眼睛和嘴巴两种疲劳特征进行疲劳状态判定的检测算法,并构建了基于DSP人脸特征识别的司机疲劳驾驶预警系统。该算法采用"Harr特征值+Ada Boost"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然后根据人脸图像的灰度分布定位眼睛和嘴巴的位置,利用Hough变换,以及模板匹配技术判断出人眼的开闭状态,计算PERCOLS值作为司机疲劳驾驶的一个判断指标。除此之外,本系统还利用嘴巴的宽高比及打哈欠的持续时间来综合判定司机的疲劳状态。通过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算法准确、可行、实时性强。  相似文献   

6.
为了客观准确获取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试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用驾驶人连续驾驶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表达驾驶人注意特性、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并以三者为自变量,驾驶疲劳量化值为因变量,基于熵权法对三者加权平均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了提高驾驶疲劳阈值的客观性,选取基于可变的阈值确定方法,得到最优一次疲劳及二次疲劳阈值.文中还揭示了驾驶人连续驾驶状态下疲劳变化规律.评价了驾驶疲劳的量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驾驶疲劳量化的准确性,在预防驾驶疲劳的行车安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少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引起的交通事故,针对司机的驾驶状态,设计驾驶员疲劳状态检测系统的方案。系统采用多状态检测方式,系统中结合连续驾驶时间和司机面部状态,判断司机疲劳程度。面部状态首先使用3x3中值滤波去除噪声和光照对图像的影响,然后通过肤色模型快速检测,确定人脸区域。再通过积分灰度投影对人眼进行准确定位;最后通过PERCLOS、眼睛闭合时间、眼睛眨眼频率、嘴巴张开程度、头部运动以及连续驾驶时间的计算,进行驾驶员疲劳程度的综合判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率高,兼具了良好的实时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检测驾驶人疲劳驾驶状态,利用模拟驾驶器开展疲劳驾驶实验,建立2类(疲劳、正常)样本数据库;采用均值分析法提取特征参数;最终基于BP和GA_BP神经网络建立分类算法进行疲劳驾驶检测。结果显示,基于GA_BP的分类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设定目标的次数、均方误差和迭代步长均比基于BP的算法好;两种算法的运行时间均呈二次函数增长;但基于GA_BP的分类算法增长速度更快。这表明基于BP和GA_BP建立分类算法进行疲劳驾驶检测具有可行性,且基于GA_BP的算法识别效果更好,虽然其运行时间较长,但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EEG小波包子带能量比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驾驶员在从正常驾驶状态向疲劳驾驶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其脑电信号中的慢波逐渐增加,快波逐渐减少;针对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子带能量比的疲劳驾驶状态检测方法.采集和分析受试者模拟驾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利用小波包分解系数计算出β波与慢波的能量比,将其作为疲劳指标F值.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不同受试者的F值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对于同一受试者而言,F值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和疲劳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相对于正常驾驶状态的衰减程度能够有效反映驾驶人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科技》2009,36(7):72-72
疲劳驾驶是行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项目是为了研制一种嵌入式实时驾驶员疲劳报警系统。该装置实时跟踪驾驶员的驾驶状态,获取其眨眼频率和持续驾驶时间等数据,用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或是否集中注意力。一旦驾驶员出现疲劳状态或者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该装置将给出声光报警和语音提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J-积分方法测定了PCrNi3MoVA电渣重熔钢的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应用累积损伤理论建立起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J积分之间的定量关系;da/dN=A(△J)~v.这和实验结果相一致.模型不仅考虑了材料的宏观力学参量.而且还引进一个微观参量X.  相似文献   

12.
本在应力控制下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和预腐蚀时间对LY12CZ铝合金带有涂层的铆接连接件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疲劳(CF)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温度,降低pH值和延长预腐蚀时间,均会缩短连接件的腐蚀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3.
在真空与大气环境下钢在近门坎区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的2.25Cr-1Mo、SAE4135和改型9Cr-1Mo钢在真空和大气环境下的疲劳裂纹扩展和门坎值△Kth。由于环境不同,导致了疲劳裂纹扩展机制变化和裂纹闭合主导机制的改变。钢的化学成分与显微组织对闭合机制有显著的影响。由于在门坎值△Kth处的得以充分发育裂纹闭合效应,使降△K与升△K的da/dN~△K曲线不重合,这在近门坎区域是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120CrNi3A钢调质处理,研究宏观长裂纹(α>5mm)门坎值Δk_(th)及在疲劳极限Δσw条件下存在的显微裂纹门坎值Δk_(th)~m。发现Δk_(th)、Δk_(th)~m均受控于钢的奥氏体晶粒尺寸d及奥氏体晶内及晶界性能,得出: Δk_(th)~m=0.7Δσw(πd)~(1/2) Δk_(th)与Δk_(th)~m之间的差异在于闭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和循环应力-应变响应出发,通过引入修正因子,从理论上推证了C-M公式,并对公式中的常数进行了估计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方法,建立了结构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出了求取结构系统疲劳主要失效模式的方法,最后,以一海上平台为工程实际算例验证了文中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疲劳实验的基础上研究聚合物ABS在不同频率的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作用下的应力疲劳性能,并给出ABS的有限疲劳寿命(Nf=5 ×105)的疲劳强度与交变应力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疲劳与疲劳消除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消除过程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国际运动生化学术会议曾两次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国外各种综述和文献很多,国内研究也很活跃,是我国当前科学训练的研究重点。本文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搜集和归类并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症状、预防、消除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疲劳和断裂分析中的紧凑拉伸试件进行了弹塑性分析,分别建立起弹性状态和弹塑性状态(或塑性状态)下的J积分函数解析表达式,并用所建立的J积分函数估算了渤海石油平台用钢A537在常温下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数值计算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是吻合的.这说明所建立的J积分函数解析式不仅有效可靠,且足以用来解决疲劳寿命的估算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骨架嵌挤结构聚氨酯混合料在长期车辆荷载作用下疲劳特性,以聚氨酯混合料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 butadiene styrene block copolymer,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利用万能试验机(universal testing machines,UTM)对疲劳试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