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采用碱化絮凝法对渤海海水进行脱硼预处理,考察了单因素pH、温度、碱化剂种类、絮凝剂种类、絮凝剂用量、慢搅时间对脱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用碱化剂NaOH调节pH=11,加入絮凝剂聚硅酸铝铁(PAFCS)3,mg/L,聚丙烯酰胺(PAM)1,mg/L,慢搅(50,r/min)15,min,静沉3,h效果最佳,脱硼率达到89.24%,余硼含量0.48,mg/L.利用电子显微镜对浆料Mg(OH)2进行观测分析,初步探讨了碱化絮凝机理.  相似文献   

2.
聚硅酸铝的絮凝性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制备聚硅酸氯化铝(PSAC)和聚硅酸硫酸铝(PSAS)的基础上,考察了水玻璃浓度,Al/Si摩尔比对聚硅酸氯化铝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水玻璃浓度;Al/Si摩尔比,铝盐种类,放置时间和搅拌强度对聚硅酸铝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聚硅酸铝的稳定性随水玻璃浓度增加而降低;PSAS与PSAC絮凝性能的差异和Al/Si摩尔比密切相关,PSAC在Al/Si摩尔比为0.75-1时絮凝效果较好,而PSAS在Al/Si摩尔比较低时絮凝效果好,搅拌强度和放置时间也明显影响药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磨盘山水库低温低浊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聚合氯化铝(PAC)中Al的不同水解聚合形态,确定Al形态分布情况;通过烧杯实验和中试试验,考察铝的不同水解聚合形态对低温低浊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烧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AC盐基度的增加Ala浓度不断减少,Alc浓度不断增加;Ala浓度高时混凝形成的絮体不易沉降,会增加原水浊度,降低pH值,可以有效去除水中大部分大分子有机物;Alb和Alc浓度高时水处理效果均较好,对pH的影响较小,相同投药量下Alb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Alc,但Alb更容易使生成的絮体复稳.中试实验结果与烧杯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4.
阴离子加聚对聚合氯化铝铁形态和絮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Al Fe) -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三种阴离子 (SO42 - 、PO43 - 、Si O3 2 - )加聚对聚合氯化铝铁(CPAFC)形态分布、转化和稳定性的影响 ,探讨了三种阴离子加聚 CPAFC的机理 ,通过混凝实验观察并测定了各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 ,以上三种阴离子具有不同程度的增聚、增效作用 ,尤以硅酸根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 ,对 35 .7μg/ L 低浊度水的去浊率达到 99.9%。  相似文献   

5.
新型复合聚硅硫酸铁铝(PFASSi)的形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FASSi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它的最优技术指标为B=1.5~2.0,Fe+Al/Si或Fe/Al摩尔比均为10∶1,pH为2.0~4.0,熟化24 h;硅的加入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ASSi较单纯聚硅酸和单纯的聚铁的絮凝能力增强很多,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聚硅酸硫酸铝铁(PSAFS)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用水玻璃、硫酸铝和硫酸铁为原料制备聚合硅酸硫酸铝铁的方法,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产品絮凝行为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在制备过程中,聚硅酸的稳定性、样品不同的碱化度和Al/Fe/Si的比值对絮凝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重力铸造法制备不同过剩硅含量的原位Mg_2Si/Al复合材料,研究过剩硅含量对Mg_2Si/Al复合材料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过剩硅含量、磷加入量的增加,初生Mg_2Si的体积分数增加,尺寸却减小;初生硅的体积分数随过剩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过剩硅的含量增加到16%时,初生硅的平均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规则生长的α-Al树枝晶不断破裂,变得圆整;初生硅依附或包围初生Mg_2Si生长.当初生Mg_2Si和初生硅同时存在时,磷对初生Mg_2Si的变质效果优于其对初生硅的变质效果.干滑动试验发现,在恒定的载荷、滑动速率以及磨损距离下,随着过剩硅含量的增加,Mg_2Si/Al复合材料的磨损失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晰Al元素在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过程中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激光金属沉积方法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样品,分析了其显微组织以及拉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w(Al)增大(3%~5%),γ/γ′共晶、碳化物等析出相以及组织中裂纹等缺陷逐渐增加并在w(Al)=7%时达到最大,由高熔点碳化物钉扎在晶界和低熔点共晶重熔分别导致的凝固裂纹和液化裂纹大量形成.合金强度随着Al元素的增加先增后降,w(Al)=4%时达到最高,归因于γ′相的尺寸和立方度不断增加,阻碍位错的运动.而w(Al)=5%时性能下降归因于已有热裂纹、碳化物以及共晶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3.0%,用硫酸调节pH值至4.5,旋转不同时间使其聚合,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Al/Si)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有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当硅酸聚合时间为145min时,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10.
PFASSi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它的最优技术指标为B=1.5~2.0,Fe Al/Si或Fe/Al摩尔比均为10:1,pH为2.0~4.0,熟化24h;硅的加入会产生很强的协同效应,使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FASSi较单纯聚硅酸和单纯的聚铁的絮凝能力增强很多,有效成分高,絮凝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Mg-Al-RE系镁合金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铸造和挤压变形工艺,研究了AE(Mg-Al-RE)系合金的显微组织及稀土和铝含量的变化对AE系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E系合金的铸态显微组织由α-Mg基体相和沿晶界分布的Al.4RE,Mg17Al12相组成.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加,Mg17Al12相逐渐消失,Al4RE相的体积分数增加,并逐渐沿晶界处形成连续网状结构.挤压实验结果显示:AE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形交加工性能,挤压后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比铸态合金大幅度提高.稀土元素的加入对合金形变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AE系稀土镁合金中增加Al含量,可以使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纳米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纳米SiC颗粒增强纯Al基复合材料(AlMMCs),对该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C颗粒在含量很少时即对Al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此时,纳米颗粒在基体中的分散比较均匀;当含量较高时则纳米颗粒易于团聚,团聚会使SiC颗粒对Al的强化作用降低·纳米SiC颗粒含量发生变化,SiCp/AlMMCs的断裂机制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轶博 《中国西部科技》2009,8(30):58-58,41
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有其自身的特点,现已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有应用,并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玻璃在反应制备Al—Al2O3复合材料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Al/莫来石(3Al2O3·2SiO2)反应法制备Al/Al2O3复合材料,讨论了Al与莫来石反应的条件,提出加入玻璃可在低温下改善Al/莫来石间接触结合.通过XRD分析和SEM观察,考察了有玻璃存在下Al与莫与石的反应特点及制备过程对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The superconductive Josephson junction is the key device for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computation. We have fabricated Al/Al2O3/Al tunnel junctions using a double angle evaporation method based on a suspended shadow mask. The Al2O3 junction barrier has been formed by introducing pure oxygen into the chamber during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We have adjusted exposure conditions by changing either the oxygen pressure or the oxidizing tim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unnel barriers to control the critical current density Jc and the junction specific resistance Rc. Measurements of the leakage in Al/Al2O3/Al tunnel junctions show that the devices are suitable for qubit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加速器质谱测量中重核时通常存在一定的干扰,特别是首次实验时会给实验谱的核素分析和在束确认带来困难.本文利用已建立的中重核素加速器质谱测量的实验谱模拟程序,模拟了加速器质谱测量26AL的实验谱,利用模拟谱,容易确定实验中的待测核素.  相似文献   

17.
以[AlO4Al12(OH) 24(H2O) 12] 7+(简称Al13)和氯化铝为铝源,以硅酸钠和活化硅酸为硅源,采用四种组合方法,研究莫来石的合成。采用27Al NMR、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反应过程及材料微结构演变。研究发现以Al13为铝源制备铝酸盐具有低温优势。以活化硅酸与Al13为硅源和铝源制备的莫来石前躯体,经900℃煅烧生成莫来石,经过1200℃煅烧生成单相莫来石,其机理在于在前躯体中已经形成类莫来石的Si-O-Al键合。  相似文献   

18.
对真空电阻炉中制备的AM60-xNd试样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固溶处理。结果表明,Nd的质量分数为0.6%,经20 h的固溶处理,可得到晶粒度为32μm、Al11Nd3球化、显微硬度HV70左右的性能最佳的镁合金材料。同时,分析了固溶时间、Nd元素含量对AM60合金组织与性能变化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Er在Al-Cu-Mg-Ag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均匀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研究元素Er在Al-Cu-Mg-Ag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均匀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Er元素主要以Al8Cu4Er相形式存在于铸态合金晶界,少量固溶于-αAl中;Al8Cu4Er相作为Al2Cu相的形核质点,与Al2Cu相共生于晶界,形成典型的枝晶偏析;与Al2Cu相相比,Al8Cu4Er相为难溶相,使得合金均匀化温度升高,成为均匀化过程中工艺的制约因素;采用420℃×6 h+510℃×24 h+520℃×6 h均匀化制度处理后,Al8Cu4Er相回溶至基体,合金晶界变薄,均匀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铝电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金属铝是一种很高的能量载体,是开发电池的理想电极材料·铝一直没有成功地应用于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是由于金属铝表面有一层保护膜,导致电极电位显著低于理论值且电压行为明显滞后,而在活化状态下铝的抗腐蚀性下降·这些问题限制了铝电池的早期开发应用·近年来通过开发各种新型的铝电极及相应电解质的添加剂,铝电池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开拓了铝的应用电化学的新领域·综合评述了近年来铝在电化学能源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内容按电解质体系分为水溶液电解质电池、铝空气电池和熔盐及常温有机熔盐电解质电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