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参照二值移位寄存器原理,提出了用三值置态型触发器组成三位移位寄存器、三值双向移位寄存器和具有串行-并行数据变换功能的三值移位寄存器。  相似文献   

2.
一种多片DSP在并行处理中的数据通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PI接口是为了解决多DSP之间数据共享而设计的,详细地介绍了HPI接口的外部硬件接口信号及控制寄存器,并给出了一个双DSP的接口电路及控制程序,方便快捷地实现了数据读写功能,由于HPI接口的简单、快速、不占用系统工作时间的特点,为多DSP的并行信号处理提供了一个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先简要介绍了DSP技术的发展及其特点,特别介绍了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开发生产的DSK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然后详细讨论了导频制立体声的原理,及采用TMS320C50 DSP芯片和TLC32040模拟接口电路实现导频制立体声编码的设计方案。样点值在中断程序中完成,输出结果可在示波器上演示其波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具有I^2C总线接口功能的10位低功耗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的内部结构、引脚特性和寄存器的编程实例,以及与微控制器的连接方法;给出了在比较模式和中断模式下的应用系统构建原理;详细阐述了在体温监测器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PCI接口作为一种高速的总线接口,广泛应用于PC机,各种智能化仪器及测试系统中,本文以较简短的篇幅介绍了在PCI接口开发中应用广泛的PLX9052芯片的Eeprom配置,地址映射,配置寄存器和本地寄存器的设置及Windriver驱动程序开发的大致步骤。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微型计算机硬件及接口实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研制设计了一套微机硬件接口电路实验应用板。此应用板分实验总线板与各功能板,将各功能板与总线板接插配合使用即可完成一系列的微机接口实验,经使用证明,该板设计合理、工作可靠、灵活、实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VXI总线的虚拟逻辑分析仪硬件设计原理,详细介绍了虚拟逻辑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论述了深存储数据采集技术与VXI寄存器基接口的实现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方案.按照该方案设计的虚拟逻辑分析仪实现了大数据量采集与快速传输.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音频模拟接口芯片TLC320AD50C的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及TMS320VC5402串行口的主要特点,并且详细分析了TMS320VC5402控制寄存器的配置和工作过程.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DSPTLC320AD50C的接口电路.此方法中TLC320AD50C与McBSP串行口直接相连,不需要占用并行总线,避免了总线冲突.并且已经成功应用到语音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调制域及脉冲分析仪中使用的DSP(TMS320C6713)和几种常用外部存储器接口设计,并结合实际系统给出EDMA设计的程序,和寄存器的设置。其方法对DSP扩展外部存储器特别是C6000系列接口设计和应用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M5微型计算机系统,主要由四块基本模块板组成,其中包括主机ZPU板、主存贮器64kz板、驱动器的控制接口4FDC板和打印机的控制接口PRI板。除此之外,为了完成其他一些功能,还可以扩充几块板,例如D 7AI/o板就是准备用来扩充的一块附加板,它是一个具有多通道功能的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板,它本身已经带有接口,只要与S—100总线相接即可使用,用起来非常方便。现就其原理及应用方法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1.
高分辨率,转换速度快,低成本图象输入设备是图象处理系统研究工作者的普遍愿望.本文着重介绍了笔者研制的CCD图像输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并介绍了以SDK—86单板机控制图象数据输入并存入扩展的1M×8bit存储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智 《科技导报(北京)》2016,34(16):121-138
 2016年美国光纤通讯展览会及研讨会(OFC)报道了光传输速率105.1 Tbit/s、传输距离14350 km的实验方案,高速光传输技术日渐成熟丰富,全光交换成为全光网的关键。光交换网络节点对高速光信号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全光逻辑、波长变换、全光缓存、全光计算等核心全光信号处理技术。本文在课题组研究工作基础上,介绍现代高速光通信中全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介绍Ghost软件的多播克隆操作在维护网络机房中的应用。阐述了软盘、PXE方式引导Ghost客户机的实现过程。提出了使用光盘、优盘以及虚拟软盘引导客户机的实现方案,拓宽了多播克隆操作的应用领域。最后分析各种情况的特点,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实用的开环载波相位估计算法。首先,应用QLBAR算法对QPSK信号进行相位估计,然后采用双ROM算法消除相位模糊抖动,经过算法改进后,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得到提高,并大大降低了运算复杂度,从而得到一种实用的开环载波相位估计算法。对改进前后的算法进行了性能仿真,在误码率为5×10-2时,信噪比比改进前降低了约1.5 dB。对于具有低复杂度和开环结构要求的星上解调来说,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音频解码标准MP3和AAC及其实现方案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支持多制式的音频解码算法设计方案。将分步查表法引入霍夫曼解码,并提出了无乘法器的反量化变换及可兼容的IMDCT变换算法的FPGA实现方案。板上测试验证表明,该方案可准确完成多制式音频的解码,并提高解码速度与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采用瞬态表面温度法测量常温彭泡和循环流化床局部瞬态换热系数时所必须注意的若干问题,主要有:A/D板,放大倍数,采样频率和探头材料的选取,并提出了相应的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以PC机为主机、其奇偶校验位为多机通信标志位、8031单片机为从机的主从分布式处理系统,同时还介绍了有关通信协议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在二维条件下,采用此种结构的多机系统简单实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方法还可以应用到二维以上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新的通信方式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对语音信号的编码传输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一代的网络中,希望能充分利用信号源的特征和信道的统计复用性,改变以往信源一般输出是恒定速率码流的特点,而以具有不同速率的分层编码和变速编码,作为新的信源编码系统。讨论了基于ADPCM、CELP和多类激励的多种变速率编码方案。实验表明,利用语音信号本身特征,达到高压缩比同时具有较高合成语音质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ulti-stage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scheme by modifying the conventional multi-stage parallel interference canceller (PIC). At each stage, it first converts the interference-cancelled outputs from previous stage into the a prior information, in terms of which the bit mean values are computed and the multi-access interferenee (MAI) for each user is evaluated, and then an interferenee cancellation is performed to obtain furthe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To reduce the implementation complexity, wegive an approximation expression for bit mean value. The performance over AWGN channel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PIC. The user number K= 7 and spreading factor N= 13 are chosen as simulation parameters.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PIC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PIC both with 2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C) stages, at bit error rate of 10^-3 , for example, about 3 dB performance gain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PIC. It is also shown that our proposed PIC with 1-stage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PIC with 2-stage in performance, which is of practical value because PIC with fewer stages can bring about shorter processing delay.  相似文献   

20.
力学课程的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宏亮  韩广才 《应用科技》2004,31(10):56-58
主要探讨了力学课程如何应用计算机提高其教学效果.列举了振动课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实例,用Matlab语言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仿真.给出了程序执行过程及动画演示.在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