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表面看 ,《简·爱》和《呼啸山庄》在风格上差距很大 ,但实际上两者存在着极大的“近似性”。主要表现在 :主人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和对人格尊严的维护 ;作者对待宗教既肯定又否定的双重态度以及追求灵与肉相结合的理想爱情 ;作品利用梦幻、象征等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双环式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2.
语言总是有一定的形式来表示某种意义的。一般说来,肯定句式只表肯定概念,而否定句式除大多数双重否定句外,只表达否定概念。然而,形式上的肯定与否定和实际意义的肯定与否定并不总是完全统一的。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常常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意义,而用否定形式...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某些否定结构并不表达否定的意义 ,而表达肯定的意义。形式上是否定 ,而实际表达肯定的句子主要包括 :双重否定句和含有一些固定搭配或短语的句子 ,其作用是 :一、调节语气的强弱A .双重否定英语中最常见的双重否定形式是 :(1)否定词和without连用 ,(2 )否定词和fail,refuse ,deny等具有否定意义的词连用。双重否定是一种富有修辞作用的语法结构 ,它可以加强语气 ,起到强调的作用 ;也可以减弱语气 ,使之变得含蓄委婉。英语中的双重否定句可根据语气的强弱翻译成汉语的双重否定句或肯定句。例如 :1.Therenolawthathasnoexceptions.凡…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语言中,有否定词的句子,未必表达否定含义;没有否定词的句子未必表达肯定含义。按照其表达方式分类英语中的否定表达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直接”否定,即句中含一些否定词或句中一些单词本身带有否定词缀,因此,对于否定含义完全可以一目了然;“间接”否定,即指从句子的字面上对于否定含义并不能一目了然,只是在词底里间接而含蓄地表达出否定的含义。按照其结构分类英语中的否定表达主要可分为八大类:一般否定、部分否定、转移否定、双重否定、接续否定、转换否定、省略否定和其他惯用否定结构。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双重否定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重否定这种语言现象在英语中非常普遍。一般来说可表示肯定,但表示否定的时候也并非罕见。本文第一部分系统概述了英语中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构成方法及主要形式,第二部分总结了英语中双重否定表示否定这一用法,第三部分简单说明了在口语中不恰当的双重和多重否定表示否定这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的《野草》研究,是发展和创新、“内外兼修”、肯定和否定并存的时期。赵艳如撰写了《野草》研究史上的第一篇专论。张翼人在鲁迅逝世前,写出了部分较有分量的《野草》研究论文。胡风的《〈过客〉小释》是解读《过客》的重要论文。陈紫秋的《谈鲁迅先生的诗》运用比较方式较广泛地涉猎了《野草》的诗篇。李素伯、柯灵等肯定《野草》的价值,而沈从文、王文奇等则完全否定《野草》的内容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英译汉的正反、反正译法进行了简短的归纳小结:一、英语的肯定形式,译成汉语的否定形式。二、英语的肯定形式,译成汉语的双重否定形式。三、英语的否定形式,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四、英语的双重否定形式,译成汉语的肯定形式。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哲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发表了几篇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否定之否定的文章,对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但有的文章把完全自觉的否定看成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性质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否定的特点,对此,我谈两点不同的意见,同论者商讨。任何事物的否定都是通过自身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  相似文献   

9.
俄语中并非所有含否定词的句子都表示否定意义,实际上形式否定而意义肯定的句子也很常见。本文将通过词汇、简单句、主从结构句、双重否定句、成语性模式句等方面介绍形义相异的强语势结构。  相似文献   

10.
食品包装说明属正式的书面广告语言,其否定结构带有显性否定标记。文章分析了其构式、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特点。否定结构形式复杂,表达“否定+命题”语义。食品包装中的否定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而是否认或反驳相应的肯定命题,隐含了提醒、告诫、劝阻等意义。食品包装中的否定结构传达了商品正面信息,树立了产品正面形象,达到了正面的广告效应。  相似文献   

11.
《国语》主要是一部记言说理的史书。其说理艺术特点有三:(一)严密的逻辑思维——不但形式逻辑在其中广泛运用,而且还出现了辨证逻辑萌芽;(二)准确的心理捕捉——说理者善于抓住听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说理,从而效果显著;(三)简洁警醒的语言——《国语》说理方式主要是摆事实,即扼要地叙述一连串史实或典制以证是非,并间杂不少经典谣谚和圣贤之言,故而语言简洁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了分析双负媒质平板成像规律的一种方法,双负介质的介电系数和磁导系数均为频率的函数,使本构关系在时域成为卷积关系,这就给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双负媒质平板中波的散射和传播带来困难;因此将Z变换理论应用到双负媒质中的FDTD计算当中,对麦克斯韦方程做了修改,使得FDTD计算式独立于双负媒质函数,并给出双负媒质中与频率有关的FDTD表达式;数值仿真了电磁波与双负媒质平板的相互作用,详细讨论了双负媒质平板透镜成像理论,并提出了一种球差更小的平板透镜系统.  相似文献   

13.
试论《国语》的预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言是《国语》“语”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表征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其形态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诬梦谣谶和贤达贵族的预见。诬梦谣谶有歌谣预言、祥瑞灾异预言、梦占预言、相术预言和卜筮预言;贤达贵族预见是《国语》预言的主体部分,它有时实际上是一种参政和议政形式,有时发挥着政治评价功能,有时它为宗族和家室的生存与重大抉择提供依据。《国语》的预言鲜明地体现了天道和人事相统一的宇宙观和对道德伦理的强调。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郭峪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郭裕煤矿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现状评价、预测评价和综合评价,并针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对郭裕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评述,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实施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语》的外交辞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交辞令是《国语》语言艺术的重要体现。它的文化内涵主要是崇文尚礼,主要表现在其多称引先王礼制和先王之命,多具有委婉谦恭、言辞从容、庄重典雅、精练深刻、张弛有度的风格特色。《国语》外交辞令语言艺术主要表现在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了严密的说理性和文采粲然的形象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辽河盆地反转期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河盆地目前发现 7个反转构造带 ,均呈北东或北北东向展布 .正反转构造可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 2大类 .因受力方式的不同 ,单一型正反转构造可分为挤压倾滑型和压扭型 2亚类 ,复合型正反转构造分为压扭复合型和挤压倾滑复合型 2亚类 .这些反转构造均经历了裂陷—坳陷—反转的 3个发展阶段 .纵向上正反转构造的幅度均小于拉张期的构造幅度 ;平面上由于受力方式和力的大小差异 ,各个带正反转构造的类型和强度因此不同 .正反转构造直接覆于凹陷之上 ,十分有利于油气聚集保存  相似文献   

17.
基于Z变换法对双负媒质传播散射的FDTD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了分析双负媒质电磁散射规律的一种方法,双负媒质是介电系数和磁导系数均为负值的介质材料.引入色散Drude模型后,本构关系在时域成为卷积关系,因此将Z变换理论应用到双负媒质中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中,使FDTD可计算双负媒质中电磁波的散射和传播.该文对麦克斯韦方程做了修改,并给出双负媒质中介电系数和磁导系数均为频率函数的FDTD表达式.最后,数值仿真了电磁波与双负媒质平板的相互作用;计算了覆盖了双负媒质金属柱的电磁散射,探讨了双负媒质在隐身技术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将现代汉语名词配价的研究应用到古代汉语当中,从亲属称谓名词、属性名词和部件名词三个方面考察《国语》中一价名词的使用情况,发现书中一价名词与其配价名词的关系与一价名词的指称性质有关。表示有指的一价名词,其名元一定要求共现,一般以名元为定语、一价名词为中心语的形式展现,或省略名元,但语境可以帮助补出;当一价名词表示无指时,其名元则为隐性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方国瑜先生的解释,■(父)应属于六书中的形声字。如果从文化学和文字学两个角度出发,可以发现,这个字不仅与声符"■"的读音有关,而且与它的意义和形体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The growth of mature T lymphocytes after activation by antigen is regulated by the binding and endocytosis of interleukin-2 (IL-2). In the thymus, approximately 50% of adult thymocytes that carry neither the CD4 nor the CD8 antigen and day 14-15 fetal CD4-8- thymocytes express receptors for IL-2(IL-2R). The CD4-8- (double-negative) subpopulation of thymocytes contains the precursors of cells that can differentiate along an unknown pathway into thymocytes bearing either CD8 or CD4,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ure T lymphocytes. The basis for IL-2R expression by double-negative thymocytes is unclear as they appear to lack a functional T-cell receptor/CD3 complex through which activation of peripheral T cells is mediated. The argument for a role for IL-2 in thymocyte differentiation has also been complicated by conflicting reports on the inability or capability of double-negative thymocytes to respond to IL-2 in vitro. At present, both the nature of the stimuli within the thymic micro-environment which induce IL-2R expression and its relevance to thymocyte differentiation are not known. We show here that the IL-2R-bearing subset has a greater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to phenotypically mature T lymphocytes than do IL-2R-negative thymocytes. In addition, progeny of IL-2R-negative donor cells transiently express IL-2R in the thymuses of adoptive hosts before generating CD8 and/or CD4-positive thymocytes. These results identify the IL-2R-positive cells as a more differentiated double-negative thymocyte subset on the pathway to mature T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