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北京时间6月24日5时29分开始的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中,蛟龙号再次刷新同类型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最大下潜深度7062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发布,当天下潜取得3个水样,2个沉积物样,1个生物样品,完成了标志物布放,进行了潜水器定高、测深侧扫、纵  相似文献   

2.
数字     
《广东科技》2011,20(17):9-9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相似文献   

3.
数字     
《广东科技》2011,20(17)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这个下潜深度意味着“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超过70%的海底。  相似文献   

4.
陈怡 《创新科技》2012,(7):48-49
当新的技术使探索新的空间成为可能,由此也会引发一系列新的科学问题。在这次海试暴露的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中,海参之死是其中的一个例子。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最终完成了7000米级的所有海试。本次海试共进行了6次下潜试验,有3次下潜深度超过了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海试团队对潜水器的各项功能逐一进行验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海调查作业,  相似文献   

5.
<正>"海马"号,全名"‘海马’号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是我国迄今自主研发的下潜作业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深海强作业型潜水器系统。4月,"海马"号在中国南海中央海盆接受了"深海大考",多次下潜,3次到达4500米海  相似文献   

6.
张臻 《华东科技》2013,(7):72-74
海洋既是重要的战略空间,又蕴含了丰富的未知资源,探测开发深海资源,已经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之一。"蛟龙"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继承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深潜器,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深潜器。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全球99.8%以上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科技》2011,(21):72-72
[新华网]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北京时间7月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世界博览》2012,(13):8
正事件6月24日,在航天员的手动操控下,中国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同日,中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20米的深度。连日来,外国媒体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和诸多评价。媒体观点韩国《朝鲜日报》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科技强国的坚实力量。韩国海洋研究院博士李版默表示:"具备海底勘探功能的载人科学潜水器下潜至海底7000米深度,尚属世界首次。这意味着中国的海洋勘探技术已经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等世界先进水平齐肩。"  相似文献   

9.
湍流剖面仪的下潜速度是进行湍流观测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参数。根据湍流剪切数据测量原理,分析下潜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确定下潜速度的合理范围。受力平衡条件下,湍流仪的下潜速度由仪器净重和阻力系数决定。影响整体阻力系数的因素有3个,即3个阻力分量:主体结构的冲击阻力、黏滞阻力和阻尼刷的阻力。采用理论公式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分别计算3个阻力对应的阻力系数。根据下潜速度函数,给出速度配置的方法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仪器完成后进行下潜速度配置试验,将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观察     
<正>中国载人潜水器首次深潜3759米8月26日,科技部和国家海洋局在京联合宣布,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000米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到3759米,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个小时3分钟的纪录,验证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3000米级水深的各项性能和功能指标。与此同时,还将一面国旗插在3759米深的南海海底,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五个掌握3500米  相似文献   

11.
正好消息!"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10767米,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海斗号"由我国自主研制,长850毫米,宽400毫米,高1200毫米,重260千克,看起来就像一颗胶囊。6月到8月,在我国第一次综合性万米深渊科考活动中,它下潜7次,其中有5次下潜深度大于8000米。不仅如此,它还是我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潜水器。  相似文献   

12.
QFT在水下潜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和总结了定量反馈理论(QFT)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并应用该理论对水下潜器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研究发现,QFT能够很好地解决水下潜器由于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而造成的控制系统鲁棒性设计问题,并从工程应用角度为水下潜器提供了一种鲁棒控制设计方案.仿真结果及与一般控制方案比较表明,用这种理论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控制效果良好,而且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潜艇耐压船体结构在下潜过程中存在的下潜超深风险问题,探讨了基于风险的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风险的结构设计思想.对下潜超深风险进行了定义,并依据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对风险的态度,制定了基于风险的结构设计准则.采用极值I型分布分析计算了不同下潜超深的风险发生概率,结合基于风险的结构设计准则,建立了耐压船体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并进行计算,绘制了随着设计载荷增加耐压船体结构重量变化曲线,依据成本-效益准则对耐压船体结构的设计方案进行了决策.  相似文献   

14.
(新闻时段:2011-07-21至2011-07-31;★为新闻关注度,☆为★/2)1蛟龙号突破5000米深海[关注指数:★★★★★]26日,中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首次下潜至5038.5米,这一下潜深度表明蛟龙号可以到达全球70%的海底。  相似文献   

15.
白羽 《今日科技》2012,(6):42-45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句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的诗句正在科技发展的进步下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天宫神九完成"太空之吻"之际,"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到7020米的深度,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相隔不到4个小时的两项壮举,备受瞩目,令国人振奋,世界惊叹。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双双成功,彰显了中国科技发展的力量,这将有力推动中国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无动力上浮下潜是利用抛压载而不消耗任何动力的方法.在潜水器的尾部稳定翼上装有一对小襟翼,它可使潜水器在上浮下潜时,在母船的正下方作螺旋状盘旋.文中介绍计算机仿真和部分海试实测记录.  相似文献   

17.
郑炜 《少儿科技》2014,(1):18-19
<正>大家还记得"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吗?那个下到深海探寻秘密的潜伏者!"蛟龙"号下潜深度表:2009年——1000米级海试2010年——3000米级海试2011年——5000米级海试2012年——7000米级海试"蛟龙"号面临不同深度海域多变的情况,但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所在。每一次海试后,科学家都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修、积极改进,使得"蛟龙"号越来越能在深海中大显身手。2013年6月10日,"蛟龙"号搭载母船"向阳红09"开赴海洋,对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深海潜藏能源进行考察,由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基于多刚体动力学MADYMO软件的儿童乘员约束系统台车碰撞系统的仿真模型,包括儿童座椅增高垫、成人安全带系统、后排座椅、6岁儿童假人,研究了成人安全带系统的限力器和预紧器的相关参数对儿童乘员碰撞响应和损伤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卷收器预紧器可有效减小儿童乘员伤害值,同时减小儿童乘员的下潜风险;而锚点预紧器会增大儿童乘员的下潜风险,锚点预紧器与安全带单向锁止器配合使用可降低儿童乘员的下潜风险;广泛用于降低成年人碰撞伤害的4.0kN卷收器式限力器在本研究中被证实对于儿童乘员没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减小成人安全带限力值可对儿童起到较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尖新科技     
中国7000米载人潜水器明年下水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专项“7000米载人潜水器”第一副总工程师崔维成日前说:“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载人潜水器(简称7000米HOV)目前已进入总装阶段,明年即可下水深潜。”在酷似一头小鲸鱼的HOV模型面前,崔维成演示了深潜器无动力下潜的原理。“它有两个配重块和一个压水舱。当需要下潜时,压水舱注水,开始下潜;当需要在水中悬停时,它抛出一个配重块。如果此时启动动力装置,HOV便可以开始工作;当需要上浮时,它抛出第2个配重块,同时向压水舱加入空气,排出海水,就可以上浮。”崔维成说,这种设计是为了尽量…  相似文献   

20.
<正>四月:"海马号"通过验收、"菠萝科学奖"颁奖、"谷歌眼镜"开售、《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报告》、最大功率混合动力机车研制……观察一:4500米级深海潜水器"海马号"通过试验验收一、主要媒体(网站)报道统计表二、主要内容2014年4月2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海马号"水下机器人(ROV)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全面掌握了大深度无人化遥控潜水器的各项关键技术,是深海高技术领域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后又一标志性成果。"海马号"的研制是科技部通过863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并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