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樱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樱花组织培养的研究种类主要集中在福建山樱花、早樱、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等,组织培养方式主要有芽分化、叶片再生和幼胚再生等,重点分析了外植体材料、基因型、植物激素、添加激素及培养条件等对樱花组织培养的影响,指出目前樱花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樱花组织培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武汉樱花栽培历史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樱花是国内外重要的观赏花卉。对武汉大学、武汉东湖樱花园、武汉黄陂清凉寨樱花的历史、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其中,武汉大学樱花始于1939年,具有较长的栽培、造景及观赏历史,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系统的栽培技术研究;武汉东湖磨山樱园始建于1979年,具有种类多、品种多、特色资源丰富和栽培管理技艺高超的特点;武汉黄陂清凉寨的樱花始于野生樱花即中华樱花,具有原生态、数量大、花期长、野趣浓的特点。该研究旨在探讨武汉樱花栽培历史和特点,为武汉市的"赏花游"、"赏花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樱花原产地,湖南是中国野生樱花自然分布区之一,2011年起长沙园林生态园在对国内中国野生樱花资源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收集了尾叶樱(Cerasus dielsiana)、微毛樱(C.clarofolia)、崖樱(C.scopulorum)、山樱花(C.serrulata)、钟花樱(C.cerasoides var.campanulata)、浙闽樱桃(C.schneideriana)、高盆樱(C.cerasoides)及其变种红花高盆樱(C.cerasoides var.rudea)、麦李(C.glandulosa)共9种中国野生樱花,对中国野生樱花引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建设了湖南首个中国野生樱花专类园.  相似文献   

4.
李响 《科技信息》2011,(31):204-204
樱花在日本与象征皇室的菊花一起被指定为日本国花。因樱花在日本广泛种植,品种也多达两百多种,因此日本被誉称"樱花之国"。同时,樱花也成为日本国家与民族的象征。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日",足见樱花的花期之短。樱花被尊为国花,深受广大日本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因为它的妩媚娇艳,更重要的是它经历短暂的灿烂后随即凋谢的"壮烈",死在最美的一刻。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对于樱花的痴迷独步天下,樱花之美也是如此。白日里看惯了樱花的柔媚风流之态还不够,到了酣眠之际,诗人还把飘落的樱花花瓣也带入了梦中,让它装点自己的梦境,对于樱花的欣赏和喜爱可见一斑。下榻山麓边,惯看春来花枝展。夜深酣睡眠。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武汉市刘家山野生樱花种类、分布及观赏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刘家山有野生樱花5种,分别为迎春樱(Cerasus discoidea)、华中樱(Cerasus conradinae)、短萼樱(Cerasus pilosiuscula)、山樱(Cerasus dieisiana)、崖樱(Cerasus scopulorum);野生樱花主要分布在海拔570~720 m土层瘠薄的山坡、沟谷和悬崖地段,面积约200 ha2,数量10万余株,资源储备较丰富;刘家山野生樱花观赏性状丰富,花期从3月上中旬持续至4月上旬,5月份可观果,9月底至10月份可观秋色叶。建议加强刘家山野生樱花资源的保护,促进其自然更新;对观赏价值高的野生樱花种类开展引种、驯化、育种和快速繁育研究,推广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7.
山樱花地理分布与水热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泛调查山樱花地理分布信息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常用气候指标,对山樱花地理分布及其与气候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樱花分布于东亚温带(102~141°E,23~40°N),海拔50~1 800 m之间。气候环境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山樱花热量分布范围整体偏低,在中国的热量分布范围要远大于朝鲜半岛-日本的分布。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影响山樱花分布的重要环境因子为年均温、纬度、极端低温、1月均温和海拔。热量因子中年均温在7.91~17.92℃,极端低温不低于-17.3℃,1月均温-6.31~8.48℃的区域范围内适于山樱花的生长。基于此,提出山樱花分布的7大区域,包括中国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北部及华东南部地区、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地区、日本地区,并得到主成分分析图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分析并掌握连云港云台山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天然种群的结构特征、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关系,为优良景观树种山樱花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 hm2固定样地山樱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年龄结构、绘制存活曲线、编制静态生命表、预测时间序列和点格局分析,以期对该山樱花种群有进一步的了解。 【结果】样地中乔木层短柄枹栎和山樱花的重要值最高,是群落的主要建群种,山樱花作为群落优势种之一的情况并不常见,其种群径级结构呈“扩张型”,低龄级个体数量较为丰富。静态生命表显示:山樱花植株个体平均生存能力随龄级增大而减小;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根据时间序列预测的结果推断,未来2、4、6个龄级时间后山樱花种群各龄级个体数均逐渐增加,种群能自然更新。山樱花种群各年龄段的植株密度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呈随机分布或集中分布。【结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优势种以壳斗科为主,朴树、黄连木等也是常见的优势树种,以山樱花为优势种之一的并不多见。云台山山樱花种群结构呈持续稳定的状态,自然更新能力较强,在云台山保护区地带性植被恢复与风景林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加大保护力度。同时也说明通过上述方法揭示特定种群的结构及数量特征,对特殊群落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常德市太母山森林公园野生樱花林的开花与结实物候期进行了3a时间观测,其物候期总体规律为:5种樱花开花与结实物候期枣差异,在不同海拔亭度的同一种樱花,其开花与结实物候期亦有差异。该差异对延长太浮山森林公园野生樱花林观花及观果周期和提高樱花林的观赏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红色、白色樱花中黄酮、多糖和色素成分的差异及黄酮、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多糖成分的含量,利用显色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比较了两种樱花中色素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色樱花中总黄酮和多糖含量比白色樱花中高,分别达到12 mg/g和20 mg/g,且其中黄酮和多糖具有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别达到80.76%和70.16%。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初步推断红色、白色樱花中色素的主要成分分别为黄酮、酚类;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说明两种花可能有相同或相似成分,但有一定差异。红色樱花有效成分含量高,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强,具有明显的资源开发优势。  相似文献   

11.
唐寅一生酷爱桃花,在他的诗中频繁出现桃花这一意象。他在桃花坞建成桃花庵别业,并自号桃花庵主,表现出深深的桃花情结。这种情结与他坎坷的人生遭际、天性爱花、续室再娶和消极避世的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樱桃采摘过程中的破碎率,提高采摘效率,设计一种新的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移动式樱桃采摘机器人。将TI公司的32位数字处理器芯片TMS320F2812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移动式樱桃采摘机器人,本文给出硬件总体方案,并且通过SAA7105完成对视频图像的编码操作。软件设计主要包括樱桃的定位、机器人手眼标定和机器人路线规划。依据目标上多个点的三维位置信息对樱桃球模型进行重建,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出樱桃质心位置,实现樱桃的定位。将樱桃在机器人坐标系中的定位简化成求解摄像机坐标系和机器人坐标之间的映射矩阵,通过映射矩阵实现机器人手眼标定。考虑到樱桃的采摘要求,通过分段路径规划对机器人的运动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机器人图像处理性能强、定位精度高,在保证采摘精度的同时,有很高的采摘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尾叶樱桃[Cerasus dielsiana (Schneid.) Yu et Li]为中国特有分布野生樱属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杂交选育出适合中国栽培的樱花新品种有重要意义。【方法】樱花新品种‘胭脂绯’选自于福建省武平县大禾镇帽布村的尾叶樱桃变异植株,2016—2018年春季嫁接无性繁殖苗木100株。【结果】‘胭脂绯’为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具有花瓣开展、花色艳丽、花径大、花量多而密集,树形开张的特点,通过观察对比,嫁接苗性状表现一致、稳定。【结论】‘胭脂绯’为观赏价值高的樱花品种之一,在园林和景观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对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理化品质和番茄红素的影响,阐明了超声协同钙浸渍提高樱桃番茄品质特性的原因。采用质构仪、色差计和高效液相色谱仪研究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硬度、色泽和番茄红素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分析了樱桃番茄贮藏过程中番茄红素结构特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可促进钙离子渗入到果肉组织中,有效延缓贮藏期间樱桃番茄硬度的下降,同时抑制果实褐变指数、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维持番茄果实较高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超声协同钙浸渍对樱桃番茄全反式番茄红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钙浸渍处理有效抑制了樱桃番茄贮藏期间全反式番茄红素、5-顺式番茄红素和9-顺式番茄红素的氧化,维持了其结构完整性。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可较好地维持樱桃番茄贮藏期间的营养和品质,研究结果旨在为超声协同钙浸渍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樱桃酒的澄清工艺十分重要,本试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复合澄清剂对樱桃酒的澄清效果达到最好时的配方以及复合澄清剂在不同浓度、温度、酒精度、pH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条件下对樱桃酒澄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3.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9.0%、酒精度为12.0%、温度为50℃的条件下,经复合澄清剂处理的樱桃酒澄清度达到98.5%,壳聚糖、明胶、果胶酶的添加配比为1 4 2.2(其中壳聚糖用量为1.0g/L),得到澄清透明、色泽光亮的樱桃酒。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研究5~7周的青年樱桃谷肉鸭适宜的粗蛋白水平,试验应用饲养对比试验,选用250只生长状况相近,体重接近的4周龄健康樱桃谷肉鸭。在相同的饲喂条件下,饲喂粗蛋白含量分别为饲料Ⅰ、饲料Ⅱ、饲料Ⅲ、饲料Ⅳ、饲料Ⅴ。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饲喂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日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情况,对于青年樱桃谷肉鸭生长粗蛋白含量在18%左右时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不同浓度抗生素,头孢噻吩钠(Carb.)和羧苄青霉素(Cef.) ,处理继代培养中被细菌污染的樱桃试管苗.结果表明,随抗生素浓度的增加,试管苗的污染率和污染程度均降低,对试管苗生长的抑制逐步增强.在抗生素浓度100~200mg/L条件下,能有效的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且对试管苗生长抑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樱桃番茄的营养价值,栽培效益进行分析,并对樱桃番茄的规范栽培与贮藏保鲜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为农民收入的提高提供一项有益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樱属植物生产过程中根癌病的发生问题。【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别从枝干和叶片中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滤纸片法选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法对筛选菌株进行种类鉴定;通过比色法测定筛选菌株的解有机磷的能力;以特定培养基测定菌株产IAA(anxin)的能力,通过测定OD600值判断耐NaCl的能力。【结果】在樱花体内共分离到32株内生细菌,其中从枝条内分离到28株,从叶片内分离到4株。对32株内生细菌进行抑菌活性的筛选,有2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对其中的1株细菌YH-20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瓦雷兹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YH-20具有良好的解有机磷和无机磷作用,其在第7天的解无机磷的量为178.43 mg/L,在第7天解有机磷的量为76.50 mg/L;具有较高的分泌IAA的能力,在第7天IAA的生成量为9.174 μg/mL;可在含10% NaCl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结论】筛选获得的瓦雷兹芽孢杆菌YH-20菌株具有抗植物根癌病菌和解磷能力,是一株在林木根癌病的防治上有很好应用前景的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