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蠕化剂的蠕化范围是衡量获得蠕墨铸铁难易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普通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较窄,使其难于稳定获得蠕墨铸铁,阻碍了蠕墨铸铁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钛可以扩大稀土镁合金蠕化剂的蠕化范围的结论,从而为蠕墨铸铁的推广应用开拓了广阔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蠕墨铸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制取蠕墨铸铁用的蠕化剂,处理方法以及它的组织和性能,并着重介绍蠕墨铸铁的用途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叙述镁-钛系复合合金蠕化剂处理蠕墨铸铁稳定性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并探讨高珠光体含量蠕墨铸铁的获得方法. 试验结果表明:铁水含碳量在较宽范围内波动,甚至含碳量降低至3.05%(碳当量为3.96%),含硫量高达0.105%,用镁-钛系复合合金处理也能较稳定地获得蠕墨铸铁;适当降低含碳量及提高复合合金的钛/镁此,可以获得高珠光体含量的蠕墨铸铁.蠕墨铸铁硼缸套铸件与灰铸铁硼缸套相比,蠕墨铸铁缸套的相对磨损率为它的63%. 我们认为已研制的镁-钛系复合合金处理的蠕墨铸铁可推广应用于润滑磨损条件下的缸套、压缩机缸体等零部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模拟试验与实际装车运行试验,本文研究了硼量对蠕墨铸铁性能的影响以及合硼蠕墨铸铁闸瓦的耐磨性能.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模拟试验条件下,随着含硼量的增加,蠕墨铸铁与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增加,耐磨性能提高;含硼蠕墨铸铁闸瓦的铸造工艺性能优于含磷蠕墨铸铁闸瓦,实际装车运行结果表明,含硼蠕墨铸铁闸瓦的耐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通过扫描电镜对富含Sn、As、Ti、Pb等微量元素生铁制取蠕墨铸铁的蠕虫状石墨形貌进行观察,分析了这些石墨的形态及变异石墨的具体形貌,从中比较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对变异石墨形貌的影响.试验选取REMgCaA l合金作蠕化剂处理该蠕墨铸铁.结果表明,合适的蠕化剂加入能有效改善微量元素对石墨形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钇基重稀土资源熔炼蠕墨铸铁,探讨高温条件下灰铸铁和蠕墨铸铁的抗拉强度、氧化增重值、伸长百分率、耐热疲劳性和线性膨胀系数等性能,同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导出两种铸件线性膨胀系数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高温下蠕墨铸铁的断裂性质为韧窝断裂,其高温抗拉强度明显比灰铸铁高;蠕墨铸铁的抗氧化性和抗生长性均比灰铸铁好而导热系数与灰铸铁相近;灰铸铁和蠕墨铸铁的线性膨胀系数相近,但灰铸铁的相变收缩要比蠕墨铸铁强烈得多.  相似文献   

7.
蠕墨铸铁是一种兼有灰铸铁与球墨铸铁的良好特性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作大型铸件和耐磨机械零件。试验表明,铸铁的硬度、合金成分的含量对试件的磨损率有不同的影响。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蠕墨铸铁比HT20—40的耐磨性高出2.45~3.89倍。  相似文献   

8.
通过摩擦磨损试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基体组织的蠕墨铸铁与石棉基摩阻材料配副条件下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100%铁素体基体蠕墨铸铁具有最低的磨损量,最高的摩擦系数,因此具有最低的磨损率。就摩擦磨损特性而言,100%铁素体的蠕铁可以作为蠕墨铸铁刹车毂的首选材料。不同基体组织蠕墨铸铁的摩擦磨损特性除了与基体本身的性质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摩擦表面在磨损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稀土蠕墨铸铁生产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蠕墨铸铁的生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用包钢1号稀土硅铁合金配合微量锑处理渡口钒钛铁铁水制取蠕墨铸铁时,允许原铁水含硫量波动幅度宽达0.025%以上,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文内还介绍了一种有效的提高和稳定蠕化剂吸收率的蠕化处理方法——双旋涡冲熔法的试验情况。研究结果认为,采用上述蠕化剂及蠕化处理工艺后,即有可能有效地组织优质蠕铁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含微量硼铜的蠕墨铸铁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合金铸铁性能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硼铜蠕墨铸铁具有高的耐磨性、耐热疲劳性和更好的综合性能。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易控制,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铸铁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阐明了块菌能显著提高小鼠的常压耐缺氧能力,负重游泳能力,亚硝酸钠中毒存活率,小肠蠕动能力,以及耐寒能力,并成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但是,对于小鼠的睡眠没有明显促进作用。急性毒性实验揭示块菌没有毒性。子宫和卵巢实验表明块菌并没有对雌性小鼠的生殖器官造成不良影响,反而使其子宫指数和卵巢指数增加,表明块菌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此外,实验结果亦显示块菌对于雌性小鼠的常压耐缺氧能力,亚硝酸钠中毒存活率,和小肠蠕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更优于雄性。本研究揭示块菌作为男性传统壮阳食用菌,对于女性也有很好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量Al-Cu4.5%合金矩形杆件的变形动态曲线及挠度曲线,研究了杆件变形的特点,以及杆件的尺寸因素,各种工艺条件对控制变形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1)矩形杆的变形挠曲线符合方程y=kx^2,(2)矩形杆的变形随高度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3)提高浇注温度,铸型初始温度,减小底板的激冷能力能有效地控制变形。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量Al-Cu4.5%合金T形杆件的冷却曲线,变形曲线及挠度曲线,研究了铸件变形的产生过程及各种影响因素与铸件变形的关系。结果表明:T形杆件变形起始于杆件完全凝固之前,主要发生在高温冷却阶段;T形杆件的变形挠度曲线方程为y=ax^2,方程中系数a随杆件截面比增大而增大,但随杆件长度改变而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精密铸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和实验,指出使用ML-I型模料可以得到表面光洁度高,收缩率小,热稳定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的蜡模。在气候干燥地区采用硅溶胶作粘结剂能使铸件表面粗糙度Ra从20~10μm降低到5~2.5μm。对于不锈钢和高合金钢的精密铸件,为了降低成本可以采用硅溶胶-水玻璃复合型。  相似文献   

15.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s-cast A356 (Al-Si) alloy castings were investigated. A356 alloy was cast into three different molds composed of sand, ferrochrome (Fe-Cr) slag, and a mixture of sand and Fe-Cr. A sodium silicate-CO2 process was used to make the necessary molds. Cylindrical-shaped castings were prepared. Cast products with no porosity and a good surface finish were achieved in all of the molds. These casting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metallography, secondary dendrite arm spacing (SDA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hardness, compression, tensile, and impact properties. Furthermore, the tensile and impact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frac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faster heat transfer in the Fe-Cr slag molds than in either the silica sand or mixed molds led to lower SDAS values with a refined microstructure in the products cast in Fe-Cr slag molds. Consistent and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slag mold products than in the castings obtained from either sand or mixed molds.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slag mold castings shows a dimple fracture morphology with a transgranular fracture nature. However, 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the sand mold castings display brittle fracture. In conclusion, products cast in Fe-Cr slag molds exhibit an improved surface finish and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mpared to those of products cast in sand and mixed molds.  相似文献   

16.
电磁搅拌对弹簧钢60Si2Mn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金相观察了电磁搅拌对弹簧钢60Si2Mn凝固组织的影响情况,并讨论了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在凝固过程中进行电磁搅拌,引起熔体的强烈流动,使液相区的温度场和溶质含量趋于均匀;凝固时奥氏体的一次臂生长速度减慢,消除弹簧钢60Si2Mn一次结晶组织中发达的柱状树枝晶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一系列试验表明,严格控制高磷铸铁中各元素的含量,并进行孕育处理,可以达到用户对高磷铸铁的组织和性能要求。Si含量在2.0%~2.4%,Mn含量不小于0.57%时,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可达98%以上;当磷含量降到一定程度(0.63%)时,磷共晶呈断续网状;通过用Si Ba合金对铁水进行孕育,提高了石墨化能力,形成了A型石墨;另外,磷共晶量较高时,少量铁素体并不能降低铸件硬度。通过实验室小批量生产,经随机抽样检查铸件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具有浇口—冒口浇注系统的铸件充填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程序,可动态模拟型腔充填高度、型腔液面上升速度、型腔已充填体积、胃口液面高度、冒口液面上升速度和铸件浇注时间。SLM程序适用于由若干种简单形状及其适当组合而构成的铸件充填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钢铸件铬系合金耐磨表面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真空密封原理,在铸型表面铺置干、散状铬系合金粉粒,系统地进行了钢铸件耐磨表面合金化的试验研究.合金化过程中基本上排除了传统工艺易于产生结合不好、气孔和夹渣等疵病的原因,从而稳定了合金化工艺过程,提高了合金化质量。试验表明,可以根据铸件使用性能要求,进行单元和多元铬系合金耐磨表而的合金设计,匹配适当的工艺参数,以获致良好的综合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对ZL104合金采用直接加纯锑的方法同样可以铸成高强度的大型砂型铸件。合金中含锑量为0.2%左右时,其强度值和硬度值最佳,含锑量在0.05~0.7%范围时,共晶硅与含铁杂质相可被细化。由于合金中含有较高的锰量(Mn0.48%),针状的Al_9Si_2Fe_2相转变为骨骼状的AlSiMnFe相,从而改善了合金的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