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2月20日,日本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1903—1933)被日本反动派残酷杀害。然而,真理的光辉是磨灭不了的。小林多喜二光辉的一生以及他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深深地印在日本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心中,他在一系列论著中所阐明的无产阶级文学艺术理论以及他所身体力行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指明了方向,为战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从小林多喜二的主要创作及其文学见解的分析研究入手,试图对其文艺思想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雪宁 《科技信息》2011,(8):144-144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是近现代日本唯美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不但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其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声誉。他的作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而且也影响了中国一大批的作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郁达夫、郭沫若、田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日本人思维方式形成的历时性分析,对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对日语、日本文学的影响以及日语和日本文学中一些特有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宁婷婷 《科技信息》2010,(35):J0319-J0319,J036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20世纪初期的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写出了许多唯美主义的经典之作,并且在其初期作品中非常集中地表达了对"中国"的喜爱之情。谷崎于1918年实现了第一次中国大陆的旅行,并且在完成这次旅行回到日本之后,激发了他创作"中国情趣"作品的热情。同时谷崎从以前就一直想与中国文人有一些近距离的接触。  相似文献   

5.
<正>他善于思考,其作品渗透的人生观、社会观、爱情观、历史观发人深省,触人心弦。渡边淳一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文学家,1933年10月出生于北海道上砂川町。他早年修习医学,25岁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行医济世,治病救人。他文学悟性颇高,于行医余闲从事文学创作,后因揭发本院心脏移植手术中存在杀人嫌疑而使其人生事业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他被迫辞职来到东京,开始了以文学写作为主业的创作生涯。他著作等身,身患绝症仍笔耕不辍,直至2014年4月30日  相似文献   

6.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之一员 ,其创作既根植于日本文学传统美的世界里 ,又借用西方文学中现代主义的意识流等多种表现手法 ,开拓了自己的文学新路。纵观其小说创作 ,具有阴柔之美 ,刷新文学主题、意象和表现手法 ,情境小说 ,自然的人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个性气质、主观心理、传统文化、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崛起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周作人对日本的民间文学艺术、民俗风习、宗教信仰等民俗文化极为偏爱和依恋。他对日本民族和日本民俗文化有独特的认识、理解和评价,甚至“超出日本人之上”。他对研究对象倾注着浓厚的兴趣和喜爱,善于在中日文化的比较、印证与反思中阐释其历史联系,其研究著作喜欢采用文学笔法,在闲适的谈话中作出自己的情感评价。  相似文献   

8.
谷崎润一郎(188-1965)是日本唯美派文学大师。早期作品追求从嗜虐与受虐中体味痛切的快感,故有“恶魔主义者”之称。中后期作品回归日本古典与东方传统。谷崎的小说世界充满荒诞与怪异,在丑中寻求美,在赞美恶中肯定善,在死亡中思考生存的意义。他的散文世界则洋溢着浓郁的日本风,耽溺于阴翳的神秘、官能的愉悦与民族的风情。本文通过分析唯美主义对谷崎小说的影响,来探讨一下其小说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东正教传入俄国后,在俄罗斯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深刻地影响了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托尔斯泰在探讨民族和社会出路的过程中,基于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救世精神、忏悔意识,提出了包括"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在内的"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贯穿于托尔斯泰的创作,既有其合理性,又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高姗 《科技信息》2011,(18):I0130-I0130
本文以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如何以文化为背景理解和研究日本文学。以实际经验为原点展开叙述,再引出理论研究的命题进行讨论,以一层层递进的方式得出结论。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认识了解文学要以认识了解文化为前提。在文化视野下认识文学、把握文学、研究文学,才能更好地对文学特性进行本源性解读,认识到日本文学是日本最根本的民族文化所孕育出的艺术,进而明确日本文学的本质和特点。这不仅对学习日本文学很重要,甚至对日本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永井荷风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他文学的一生是在孤独中探寻着美,在自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中不断挣扎和抗争的一生。其散文集《断肠亭记》中所呈现的三个意象群体:自然景物意象、文化情怀意象和人物风情意象不仅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品位,也表达了他淡泊、雅致的美学情趣。  相似文献   

12.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的作品中很少有父亲出现。文章通过对出现在村上春树后期作品《海边的卡夫卡》与《1Q84》两部作品的父亲形象进行解析后认为,在村上春树的作品中,父亲是日本社会"恶"的象征。与恶抗争表明了村上春树对抗日本社会体制的姿态,而村上对父亲的怀念实则为《1Q84》中塑造天吾这一人物形象的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作人的通俗文学观是他的文化观的体现。他提出了文学的“三分法”,认为在文学史的研究上,必须重视通俗文学的研究,因为通俗文学代表大部分民众的思想。他认为中国通俗文学中的世情文学起源于士大夫,而武侠文学来自民间,日本的通俗文学则相反。周作人的通俗文学观是与他的非功利的文艺观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岛崎藤村作为日本自然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作品一直被视为日本近代文学的源泉,通过仔细剖析岛崎藤村小说的创作特点,进一步分析岛崎藤村的创作思想,从深层次去把握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实质和内涵,为研究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探索一条崭新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15.
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在其创作中表现出浓厚的唯美主义特征,以丑为美,以恶为善,摒弃道德,强调感官的多方位感觉,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中世时期军记物语《太平记》中引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故事的引用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日本对中国文学的选择、取舍和吸收。对比中国文学中和《太平记》中李杨故事,考察出了李杨故事在日本传播的情况,了解了中日文学理念的不同,可以说李杨故事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及在日本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私小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外在动因、内在动力进行了剖析,指出由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和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结合产生了私小说。独特的明治维新时期的社会环境是私小说产生的历史条件,西方自然主义文学倡导的实证主义的影响是其产生的外在动因,传统的日本文化底蕴是其产生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被誉为近代中国文学泰斗的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七年多,而其中近六年的时间都是在东京度过的.在那里,他遇见了影响他一生的人与事,找到了拯救苦难祖国、唤醒昏睡民众的途径--文学.可以说,东京是后来成为革命的鲁迅、文学的鲁迅的真正原点.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书画鉴赏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芥川一生收集了许多包括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内众多的书画作品,在他的文章中也有许多与书画相关的作品,可见芥川对书画的爱好在其文学素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