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两个数、三个数之和,很易计算出来。如果把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几千个数加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当然,如果不嫌麻烦的话,逐个逐个地相加,最后总是能把它的和求出来。多个数相加是否有简便的计算公式呢?人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得到了不少的结果,总结出很多类型数列求和公式,根据这些公式很易把前n项数列之和计算出来。当然,寻求前n项数列求和公式,不仅是为了简化计算,它也往往是求无穷级数之和的一个桥梁。另外在解决其他数学问题时,也常常需要求数列前n项之和的解析表达式。对于某些有规律的数列,我们很易总结出它的前n项求和公式。对于有些表面看来无法总结出求和公式的数列,但经过整理、变形,也能把它的公式推导出来。那么对于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2.
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在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很多较为复杂的数列在求其通项的过程中,往往化归为等差、等比数列才得以解决,而级数又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等差、等比数列的学习及对其本质的探讨是十分重要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a_n=a_1 (n-1)d,前n项和公式是S_n=(a_1 a_n)/2n=na_1 n(n-1)/2d,数列本身又是一类整标函数,由此可以联想到其通项a_n是n的一次函数,S_n  相似文献   

3.
等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易求,而一般数列的前n项和是不太容易求的,本文介绍利用微积分知识求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一些方法,并给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4.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数列的第 n 项 a_n 与项数 n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a_n=f(n).而递推公式是表示数列的相邻若干项关系的式子,它也是数列的一种表达形式.由相邻两项的关系给出的递推公式称为一阶递推公式,由相邻三项的关系给出的递推公式称为二阶递推公式…….数列的递推公式实质上是含有未知函数的方程,而通项公式则是递推公式的解.由数列的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要求一个数列前n项的和,一般要利用到它的通项公式。而有些数列却是由一列体具的数或递推关系式给出,如何寻求它们的通项公式,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用辅助数列求某些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数列通项公式的辅助数列法,并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6.
给出了双等比数列的定义和三等比数列概念,推证出双等比数列和三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最后给出了三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7.
求数列的前n项和要到高中才会进行系统的学习,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初中生不用高中的求和公式也可以解决。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方法辅导,不仅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现举列说明这两类数列的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广义Lucas数列函数的均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Lucas数列{Ln}均值计算问题,利用初等数论知识,采用归纳、猜测和递推的方法,定义了一个与Lucre数列的负项有关的计数函数n(n),得出了计数函数n(n)的广义均值让算公式,对于Lucas数列的性质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设a(n)表示将每个自然数n重复n次得到的数列.给出该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然后利用初等方法研究了该数列与Euler函数的均值,以及与δk(n)的复合函数的均值,并给出其渐近公式.  相似文献   

10.
寻找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然而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却难以表示出来。在离散数学中,整数的同余关系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关系。以此在自然数集N中构造一个子集Amk={n|k≡n(modm)∧n,k∈Z+∧0≤k≤m-1},其特征函数ΨAmk(n)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作用。用这类特殊集合的特征函数可解决具有"周期"特点数列的通项公式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数列》这章中,如何求数列的通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同时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实际中,有些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又不是等比数列,在给出数列的首项和递推公式后,如何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往往是关键所在.本文就常见的递推数列类型及各类型中通项公式的求法作一分析,以使数列明确化,从而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母函数的知识推导出三种具体递推关系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然后利用它的通项公式来解决数列 {an}相关的极限问题  相似文献   

13.
母函数在数列极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母函数的知识推导出三种具体递推关系数列{an}的通项公式,然后利用它的通项公式来解决数列{an}相关的极限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积分在求数列前n项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无通用的解决办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实例介绍求数列前n项和的导数法、极限法、积分法、代换法、复分析法、构造函数法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大、中学有关数列的教材中常常有这样的问题:1.已知数列的开始 k 项α_1α_2……α_k,求后继的若干项;或2.已知数列的开始 k 项α_1α_1……α_k,求其通项α_n。在与中学数学老师的接触中,也曾多次被问到如何求这样数列的通项或其前 n 项的和。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很不妥当的。例如问题1.的答案竟然并不限于同学们凭借直觉“观察”出来  相似文献   

16.
现行高中课本(甲种本)《代数》第二册,在数列之后安排数学归纳法,目的在于先让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的公式,然后用数学归纳法对这些公式进行严格证明,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的能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材是依据教学大纲,系统地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本,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化,也是教与学的依据.因此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保证教材的全面实施,把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尽量发挥出来,挖掘隐含在知识深处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习题的潜在功能,引导学生用好教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 以“本”为“本”,重视公式推导的思想方法在数列的教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方法都体现在教材公式的推导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运用了数学归纳法,这是研究数列非常重要的方法,这种推导和证明展现了公式提出的思维过程和公式证明的思维过程;等差数列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设{a(n)}表示将每个自然数n重复n次得到的数列.在其通项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初等方法研究了该数列的均值,同时给出它与除数函数以及与函数ep(n)的复合函数的混合均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优选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优选法教学中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以及为什么在用试验的方法搜索单因素单峰指标函数的最优点且对分法无效时黄金分割法最好等问题. 本文对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完全回避了母函数、特征方程、特征多项式等高深的数学工具,在目前所见到的文献中是最简单的.  相似文献   

20.
给出任意数列一般项公式的一种证明,并应用该公式证明k阶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