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1895年研究阴极射线的性质时,发现阴极射线(即高速电子流)射到玻璃管壁上,管壁会发出一种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的穿透本领很大,能使放在厚纸后面的荧光物质发光,并能使包在黑纸里的照相底片感光。伦琴称做X射线。后来人们做了大量实验,发现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而产生的这种射线其实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为了纪念伦琴,就把这种射线叫做伦琴射线。  相似文献   

2.
●1901年德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伦琴有幸成为第一位物理学奖获得者。 1895年11月,伦琴在用阴极射线管做实验时,发现阴极射线中有一种穿透力很强的未知射线,这种射线能穿透1000页的书本,3厘米厚的木板或15毫米厚的铝板。为了写出实验报告,伦琴还拍下了一张用这种射线照射他夫人手骨的照片。伦琴把它命名为X射线。虽然伦琴对X射线的物理性质还一无所知,但他却马上认识到了它的医疗应用价值,立即发表了有关X射线的实验报告。●1901年德国细菌学家和免疫学家冯·贝林,贝林当年获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主要成果,是他在1891年首次用他所研制的  相似文献   

3.
1895年底,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C.Rntgen,1845-1923)发现了X射线[1],这在物理学界引起了轰动。1896年初,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H.Becquerel,1852-1908)在从事X射线研究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即在发出X射线的阴极玻璃管壁上同时有黄绿色的荧光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5)
今天,在举世欢呼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无限光明时,我们不妨掀开科学那辉煌的面纱,看看在它后面曾凝聚着多少苦涩和遗憾。其中,科学家作伪事件是不可回避的一种败笔。虽然科学本应以求实求真为宗旨,但科学界一直在发生违背这一宗旨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值得我们深思。科学史上的"皇帝的新衣"——N射线闹剧继伦琴发现 X 射线后,1903年,法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布朗洛宣布他发现了 N射线。法国科学院公布了这一"惊人发现"之后,兴起了一段研究 N 射线热潮,仅法国科学院院刊在1904年上半年就发表了54篇有关 N 射线的论文,这些论文介绍 N 射线可以穿透纸、木头、薄铁、石英等这些光  相似文献   

5.
将A4打印纸洗净、烘干,用硅氧偶联剂改性,在改性后的纸上用中性笔书写纳米金墨水图形,然后将其放入化学镀溶液中化学镀铜,得到纸基柔性金属图形.X射线衍射分析图谱(XRD)证实了纸张有金属铜镀上.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SEM)显示金属铜图形有清晰的界面.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显示改性后的纸的N和Si元素的含量都大幅上升,傅利叶变换红外测试(FTIR)图谱显示硅氧偶联剂改性后,纸的官能团还都存在,说明改性工艺对纸基材未构成破坏.用Scotch胶带方法测试金属和纸张粘附性,发现纸张与金属结合牢固无法分开.还探讨了书写次数与金属图形导电性的关系,发现手写必须达到一定次数才能成功镀上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图形.  相似文献   

6.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之后,曾“使全世界的物理学家为之震惊和激动”.当时,“许多人赶忙利用合用的克鲁克斯阴极射线管和感应线圈来重复他的实验.报纸为X射线的发现而欢呼,同时把一些风闻传谣、想象的推测、荒诞的主张和滑稽的反响介绍给公众”.然而,一时的科学界及社会反响不能表明人们当时就了解了X射线特性的全部,X射线的特性是后来逐步揭示的.  相似文献   

7.
X射线的故事     
《少儿科技》2012,(10):10-10
伦琴于1895年发现X射线,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人。X射线刚被发现时,人们对它并不了解。一家公司登出广告,销售防X射线的妇女内衣;有人向伦琴寄出一份订单,要求购买一磅X射线;有的地方提出议案,要求禁止在剧院使用带X射线的观剧望远镜;一些骗子声称用X射线可以将一把零钱变成一篮金子;庸医宣称能用X射线拍出人类灵魂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小忻 《小学科技》2012,(10):7-7
A:当我们用水壶烧水时,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水烧开,水壶的设计自然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这一目的。想想看,一张褶皱的纸、一张平整的纸,看上去面积差不多,但将褶皱的纸张铺平时你就会发现,它的面积要大丁平整的纸张。同样,将水壶底部设计成一圈圈波纹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壶底的受热面积,使水壶能够吸收更多的热能,更快将水烧开。  相似文献   

9.
正19世纪下半叶,有一股研究阴极射线本质的热潮。德国物理学家莱纳德也在研究,用2.65微米的铝箔制成了"莱纳德窗"。这个"窗"不但可以使真空放电管内部保持高真空,而且能使该放电管的阴极射线透出"窗",为人们研究阴极射线本质提供方便。后来,在1905年,莱纳德因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894年,莱纳德已经在阴极射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来,他可以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10.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中意外发现X射线,这成为20世纪物理学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先导性贡献.伦琴因为这一发现获得了历史上首个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年度).50多年后有位中国作者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中国古人早已发现X射线[1].这篇文章中指出:"稽之我国古籍,确有类似于X光线神奇之物的记载;惜乎缺乏公开的研究,与深造的精神,致湮没不闻,今试举此类文献以考之."这位作者所举文献有以下诸条:  相似文献   

11.
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1923),于1901年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获奖原因是他发现了X射线。有人说,伦琴的发现纯属于一种偶然,偶然得甚至令人不可思议,因为X射线早已是有关科学家们“司空见惯”、“不以为然”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是伟大的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诞辰150周年,也是他发现 X 射线100周年。为了纪念和宣扬伦琴为人类物理学及医学做出的巨大贡献,德国政府专门发行了面值为10马克的纪念币。币的正面印着伦琴像,背面是伦琴用 X 射线拍摄的他夫人手掌的照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利用x射线衍射法的分析纸张中纤维取向的简便方法,该方法能定量计算出纸张中纤维取向的角分布函数,基于对纸张原料及纸张的X射线衍射方位角扫描谱半高宽度的测量。对几种商品纸的填料取向也作了分析,从x射线方位角扫描谱的分析表明:滑石粉、高岭土和硫酸顿在纸张中都存在沿纤维方向的品轴取向,而装饰纸中TiO2填料的晶轴取向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观察研究人体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病理变化,近百年来一直是科学家梦寐以求的问题。90年前伦琴发现X射线,震憾了世界,以后几十年里,不少科学家、医生沿着伦琴开创的道路不断探索、前赴后继,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至今,X射线已成为普通的诊断技术。人们知道,X射线成像是利用X射线穿过人体各组织对其吸收率的不同,使放置在射线管对侧的胶片感光而呈显明暗不同的平面投影图像,阴影重叠,故医生需有丰富的经验才能正确判读。以电子工业和电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发展,70代后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简称CT)机的诞生,标志了世界放射医学进入新的阶段。美国理论物理学家柯马克和英国雷达专家豪斯菲尔德用X射线环行扫描代替X射线管一次照射,用监测器代替感光胶片,扫描器绕人体轴向180度环行扫描,监测器将得到的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在电视屏上显示。这样,利用平面X射线成像很难判定的问题,CT都可明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环境模拟实验舱法探究了在微环境中乙酸气体对生宣、熟宣、信纸和A4纸耐久性及档案字迹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气体对纸张的物理强度、酸度、白度和字迹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使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进一步分析探讨了乙酸气体对纸张作用的机理,研究发现乙酸气体会使纸张中的填料发生团聚,降低纸张的聚合度和结晶度。  相似文献   

16.
X射线与多位科学家擦肩而过,伦琴除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95年11月8日黑夜,50岁的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校长兼物理研究所所长伦琴(W.C.Rntgen,1845-1923)在他的实验室里发现了一团闪烁的荧光。44天后,12月22日,他用这种不知其名的光(伦琴称之为X光)给妻子拍了一张手骨的照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磁场处理纸浆料提高纸的机械强度的试验结果.通过多次重复试验,证明某一浓度、知浆度的纸浆料,在室温下以某一流速通过某一强度的磁场时切割磁力线,可使纸张的机械强度提高10—25%.这一成果若能推广到生产中,必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致輻射     
一、引言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后,由于受到当时的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认为X射线与一般可见光不同,它不遵守一般的光学定理。其实我们后来发现,它完全遵守一般的光学定理,所以在以前没有发现主要的原因,由于X射线的波长太短,对它的测定是不能用一般的光学方法,因此,在伦琴的当时,不知道这射线的本质究竞是什么,所以把它叫做X射线。现在我们了解到,X射线的产生,是由于高速运动的电子(或其他带电的基本粒  相似文献   

19.
X射线衍射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德国物理学家劳厄于1912年发现了X射线衍射现象,并导出了劳厄晶体衍射公式.紧接着,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又将此衍射关系用简单的布拉格定律表示,使之易于接受.到本世纪四、五十年代,X射线衍射的原理、方法及在各方面的应用虽已建立,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物理、化学、地质学、生命科学,工程及材料科学等各个领域,在材料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贡献尤为显著,本文扼要地叙述了X射线的原理、设备、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磷石膏晶须的结构特点,对其在造纸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无论是针叶木浆还是漂白麦草浆,抄纸时加填磷石膏晶须可有效提高纸张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耐破指数等,尤其是磷石膏晶须添加量为30%时,纸张的物理强度性能和填料留着率最高.白度高、成本低的磷石膏晶须作为填料应用于造纸,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