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每个步入社会的人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后备力量的大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不仅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有效的人际交往,对于实现以后的社会沟通,增强其社会与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拓展事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末,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体制的变动以及农村发展的滞后,促使农村人际关系从“乡土中国”开始向“新乡土中国”变迁。“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以“熟人社会”为人际交往基础,以血缘、地缘为人际交往核心,以“人情”关系为人际联系纽带;“新乡土中国”中农村人际关系是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以“利益关系”为人际交往中心,以人际关系“理性化”为发展趋势。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以为后乡土中国背景下处理农村人际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高校校园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人际关系则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有一部分人存在明显的人际交往困难,因此,本文主要阐述目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同题并找到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作为人际互动的环境和条件,提供了人们重构和再造现实社会微观社会关系及人际关系的技术平台和现实可能性。网络人际关系是现代社会中借助于数字化的信息符号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新的互动关系。文章通过介绍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概念与形式,简要分析了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本篇就当前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现象的新情况及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加强人际关系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人际交往理论蕴涵着哲学语境下的和谐意义,并为社会管理中人际关系的和谐开辟了一条理性之路。在理性光辉照耀下,通过“主体交往资质”和“理想话语环境”的实现以促进人际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走向新和谐。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是形成人际关系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离开了人际交往,就无人际关系可言。同时,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发展,也得靠人际交往。人停止交往,关系就会逐渐疏远甚至中止。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际关系的调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本文主要是分析和研究人际关系的调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际交往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活动之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大学生活的需要,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的心理健康、自身发展和今后的事业成就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章提出现在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现状,作为公关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重要性,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技巧,提高大学生入际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浅议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喻引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略述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性,结合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就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在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出现自卑、焦虑、沮丧、文饰、狭隘等心理困扰。为此,应该在认真分析家庭、社会以及个体心理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客观认识自我,正确看待人际关系中的物质交往,勇敢面对交往中的困难与挫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  相似文献   

11.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探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影响人际交往的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人因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梁晓灵 《科技信息》2008,(8):296-296
从人际交往的视角审视课堂教学交往,有助于教师有效加强课堂互动。从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情感性、复杂性理解课堂人际关系的特点。从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体验和心理环境解读课堂有效互动的因素。课堂交往的语言媒介与交往时机也是影响课堂互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当代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心理现象,分析其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干预对策,促进贫困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秋彦 《科技信息》2007,(5):148-148,12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作者从人际关系的划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类型、影响大学生际关系的因素几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社会适应能力。本篇就当前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一现象的新情况及成因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加强人际关系课程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张莉 《科技信息》2013,(2):514-514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个体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人际交往的定义、建立人际关系的条件、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日益强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如何认识和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关系的主体,但是他们在实际交往中又会因性格方面的因素、缺乏交往技能、学习成绩高低等的影响而导致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教师应担负起引导学生有效交往的责任,做学生的引路人,提高学生对交往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实践,加强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丽琼 《科技信息》2009,(30):I0052-I0052
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日益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人际关系不良严重地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心理健康。本文对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