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卓然 《科学通报》1982,27(1):46-46
一、引言在离子探针(动态SIMS)质谱分析中,动态沾污离子的来源及其质谱特征是一个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注意的基本课题.当分析是金属或半导体的样品时,在目前二次离子质谱仪器一般能达到的分辨率条件下,这些沾污干扰离子往往与成份离子重叠在一起,很难辨认.有些  相似文献   

2.
汪国良 《科学通报》1984,29(5):275-275
近年来,离子探针二次离子质谱分析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微分析技术。然而,同位素及其分子离子的质量干扰给二次离子质谱的定性定量解释造成困难。因此,认识分子离子的强度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同一元素各个同位素的单原子离子强度比是与其自然同位素丰度比一致的。但对于二原子以及多原子分子离子强度特征,则必须从这些分子离子形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法可同时准确测定多种离子,具有快速、准确、干扰小、操作性良好的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文章通过实验,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水中阳离子的测定进行了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铅离子选择电极优异响应性大环化合物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美荣  李新贵 《科学通报》2008,53(15):1745-1754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 系统总结了应用于高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的大环化合物载体, 具体涉及到冠醚、氮杂冠醚、硫醚、杯芳烃和卟啉等. 归纳了其分子结构特征, 重点论述了以提高铅离子选择电极性能为目的所做的取代改性规律. 指出在大环化合物中对称性地引入含有软碱配位中心如氮原子、硫原子和磷原子的取代基, 不仅能调节大环化合物的空腔大小和构型, 而且取代基还能够和空腔一起发挥协同络合作用, 实现对铅离子的选择性络合, 避免其他离子干扰. 迄今为止性能最优异的大环化合物衍生物载体是在氮杂冠醚中引入极性的氰基基团形成的N,N′-二甲基腈乙基二氮杂-18-冠-6载体, 它对铅离子的检出限低7.0×10-8 (14.5 μg/L). 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系数均在10-4数量级及其以下, 其中汞离子的干扰系数低至为8.9×10-4, 成为目前难得的能够真正排除银离子和汞离子干扰的少数载体之一. 依据现有研究结果, 提出了高性能载体分子的设计思路, 即在大环化合物中引入氮原子, 尤其是引入氰基或硫氰基或(亚)氨基而不是仅引入硫原子能够获得新型高选择性铅离子载体; 精心设计含芳香氮原子的环番也不失为新型铅离子载体的研究方向. 铅离子选择电极在电位滴定、流动注射电位测量分析、冶炼厂烟道排泄废气检测、岩石铅含量化验、尤其是在头发、血液、食用油、食品、水和空气等痕量铅的测定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作为绿色溶剂和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和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酸性离子液体因同时拥有液体酸高密度的反应活性位和固体酸的不挥发性,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离子液体的酸性强度会影响化学反应的活性和作用位点的选择,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强度对于认识酸催化反应机理、寻找合适的催化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使用探针分子的分子光谱研究离子液体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离子液体酸性的探针,着重介绍如何利用这些探针来测定离子液体的酸性强度.  相似文献   

6.
颜旻  朱熙文 《科学通报》1997,42(13):1378-1380
离子阱中囚禁离子可广泛应用于高分辨率光谱、精密质量测量以及时间与频率标准等研究领域。联合阱与Paul阱和Penning阱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如较易从外部注入离子,有较宽的稳定区,便于同时存储正、负离子等,但至今对联合阱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并不多。联合阱囚禁离子仍有许多特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如调节囚禁参数使得磁控运动频率ω_m为零的无旋转模即为一例。本文采用离子运动的数值模拟方法对联合阶中产生离子及外部注入离子工作于无旋转模时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 在联合合阱称轴方向加有一均匀的静磁场B,同时在端电极和环电极间加上射频电压  相似文献   

7.
超高硫煤的二次离子质谱:多疏离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汉东 《科学通报》1998,43(24):2658-2661
采用高性能静态二次离子质谱研究了一种超高硫煤,结果观察到一类多硫离子(S1-12),这些离子经过精确质量分析和同位素模式分析,它们均属于元素硫亦称单质硫分子的合理质谱碎片。由此认为在被分析的这种煤中,尤其在它的有机显微组分中,存在着天然元素硫形态。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煤有机相中的硫元素并不一定唯有与煤有机分子结构化合。因而,有必要引入新的专业术语“有机相硫”取代目前使用的“有机硫”,以期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8.
射频阱中离子云运动的非线性特征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克林 《科学通报》1994,39(5):405-405
在理想构型的离子阱中,单个离子在严格的四极势作用下作谐振运动,其运动频率可由窄线宽的共振检测信号测量,由此已精确测定离子质量和其它基本物理常数.但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各种机械的、离子云本身的和检测引起的问题,将导致谐振信号的移动和增宽,以及与离子非线性运动相关的许多现象.如起源于质量的相对论效应的Penning阱中单电子回旋运动信号的迟滞效应,由阱缺陷引起的非谐性力作用下penning阱中单电子轴向运动信号的迟滞现象,因存在另一种离子而产生的射频阱中离子云信号的增宽与畸变,射频阱中离  相似文献   

9.
赵斌  郑坚 《科学通报》2009,54(8):1063-1067
利用线性化Fokker-Planck方程模拟了激光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声波, 重点研究了离子声波过程中的离子热流. 通过将线性化Fokker-Planck方程转化为本征值问题, 求解得到离子声波的本征模和扰动分布函数, 进而计算出ZTe/Ti和kλii对离子热导的影响, 这里Z, Te/Ti, k, 分别表示离子的有效电荷数、电子与离子的温度之比、离子声波的波数和离子的平均自由程. 在碰撞极限下kλii→0数值计算给出的离子热导与Braginskii的结果一致. 当kλii较大时, Braginskii理论不再成立, 离子热流出现受限的现象. 在朗道阻尼可以忽略的情况下, 离子热导随kλii的演化能够非常好地用公式进行拟合, 并给出了拟合参数与ZTe/Ti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羧基化碳点(CDs)并利用其羧基与金属离子的配位特性构建了三价铝离子(Al3+)-CDs复合荧光探针,进一步利用氟离子与羧基对金属铝离子的竞争特性建立了环境中氟离子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Al3+使表面羧基化荧光CDs簇集而发生显著的荧光猝灭.当F-存在时,由于F-能与Al3+发生强烈相互作用,CDs分散,荧光恢复.据此建立荧光增强定量检测F-的方法,其线性范围为4.0×10-5~6.0×10-3mol/L.该法用于玻璃厂排放的废水中F-的检测,回收率在93%~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6%,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11.
傅正民 《科学通报》1997,42(7):701-703
文献[1]和[2]论证了随温度的升高和降低离子半径会增大和缩小.因为知道离子室温时的半径,能解释离子化合物在室温时发生的很多现象,因此,若知道离子在高温时的半径,则离子化合物在高温发生的很多现象也能得到一些解释.所以,计算出离子在高温时的有效半径是十分有意义的.例如“KIO_3-CsIO_3赝二元系相图的研究”表明,这个赝二元系在室温时不能形成连续固溶体,但到高温时则能形成连续固溶体,当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从文献[1]和[2]知道,基团外的阳离子,当它们处于同样的环境中时,较轻的离子随温度的升高,其半径增  相似文献   

12.
超高硫煤的二次离子质谱:多疏离子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性能静态二次离子质谱研究了一种超高硫煤,结果观察到一类多硫离子(S_(1-12))这些离子经过精确质量分析和同位素模式分析,它们均属于元素硫亦称单质硫分子的合理质谱碎片.由此认为在被分析的这种煤中,尤其在它的有机显微组分中,存在着天然元素硫形态.研究结果还表明,在煤有机相中的硫元素并不一定唯有与煤有机分子结构化合.因而,有必要引入新的专业术语“有机相硫”取代目前使用的“有机硫”,以期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13.
王文清 《科学通报》1995,40(19):1820-1820
当电子温度T_e远高于离子温度T_i,使电子相对于离子漂移速度V_d超过临界值V_(dc)时,电子分布函数在离子声波速度V_φ处的导数会大于零,离子声波则变成不稳定的.在长波极限条件下,可得到离子声波的增长率γ(K)为  相似文献   

14.
一些含顺磁离子络合物的核磁共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乔源 《科学通报》1989,34(15):1150-1150
一、引言 直到目前为止,对于含顺磁离子络合物的溶液中顺磁离子核的共振信号的测量,是困难的。因此在理论上研究了极端条件,希望在这些极端条件下,能弄清顺磁离子核的弛豫行为。在Brevard等的著作中的数据,都不是顺磁性离子核的结果。在络合物中,对处于顺磁性离子核远外围的~1H的弛豫时间,以及溶剂中的~1H与~2D的弛豫时间,已经有了一些实验  相似文献   

15.
离子传感器是溶液中特定离子浓度(活性)经选择计测而得的物质,自开发以来至今已有20年了,现在在一切科学领域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由于半导体集成化技术的发展,离子传感器也在朝着多样化、智能遥测化方向前进。本文概述离子传感器的技术动向,着重说明传感器的特性和传感器材料。 1.离子传感器的种类为理解离子传感器,首先简述其种类。图1示出作者所作的分类,这是根据作为传感器主体敏感部分的最重要的感应膜性质和感应物质的种类加以归纳的。  相似文献   

16.
离子迁移谱检测痕量爆炸物新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迁移谱具有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便携、操作简便等优点,成为爆炸物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机场安检和反恐等领域.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的原理、分类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近期在离子迁移谱新技术及其在爆炸物检测中应用的新进展,包括新型滴定结构离子迁移谱研发、提高离子迁移谱分辨率方法、基于VUV灯的高效非放射性电离源研制等;最后,对离子迁移谱在爆炸物检测方面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无机阴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是以C_8或C_(13)键合担体为固定相、甲醇/水或乙腈/水中加入含有烷基和离子基团的离子对试剂作为流动相的色谱系统中实现的。反相离子对色谱不仅保持了反相色谱法操作简便,分离效率高等所固有的优点,而且能同时分离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混合物。最近有人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间接紫外检测分离无机阴离子。本文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  相似文献   

18.
金属中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核聚变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顺金 《科学通报》1990,35(8):583-583
金属晶体中低温高密度自由电子气的极强的库仑屏蔽效应,一方面使在金属晶体中形成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成为可能,同时又使晶体中D~++D~+碰撞的聚变截面增加;而逐渐形成的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又会进一步增强库仑屏蔽效应并增加聚变截面。金属晶体中高密度自由电子气的这种催化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密度氘离子体的自催化作用,使金属晶体中低温高密度氘离子体核聚变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12,(4):275
2011年12月18~20日,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报告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地学界同仁和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部门的有关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所  相似文献   

20.
朱斌 《科学通报》1989,34(10):744-744
快离子导体是具有异常好的离子输运性质的一类固体材料。近年来,发现一些有开放结构的天然矿物具有快离子导体的基本性质,蒙脱石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对用天然蒙脱石进行改性处理所得的蒙脱石基快离子导体已做了一些研究工作,本文进一步报道有机改性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