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是我国古代植物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象朱橚的《救荒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都是内容翔实、特色鲜明的本草学著作,在我国植物学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国际植物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草纲目》的外传和影响,已是大家所熟知的,而《救荒本草》流传海外,  相似文献   

2.
唐吉 《世界博览》2010,(24):11-11
12月10日,中国著名"打假斗士"方舟子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题为"肖传国帮助我入选英国《自然》医学子刊年度人物"的文章。《自然》医学子刊的年鉴对方舟子(本名方是民)点评道:"方是民,最不可能退缩的中国博客写手。他调查和揭露了许多起科学不端的行为。但是,即使用笔名方舟子写作也未能保护他免遭人身攻击,据他说被袭击者用锤子追击。  相似文献   

3.
<正>自古以来,珍珠既是珠宝饰品,也是一味名贵中药。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成分,历代19种药物典籍上都对珍珠的功效有明确的记载,其中包括著名的《本草纲目》、《开宝本草》、《海药本草》、《本草经集》。  相似文献   

4.
陈珊珊 《世界博览》2014,(22):36-39
整容是一项古老的手术,本来是用于修整伤残人士的外表缺陷,比如说义眼术在南宋时期就已出现,在元代也出现了大缺陷鼻梁的修补术,明代《疡医准绳》、清代《疡医大全》等医籍中,都有关于唇裂修补术的记载。但这项手术演绎到今天已经成了急功近利的爱美人士们快速变美的捷径,可以说观察中外的例子,在整容这条"不归路"上,没有最惊悚只有更惊悚。先说几个著名恐怖例子。名声赫赫的威尔顿斯坦家族始终在公众面前保持低调,而让这个家族曝光的是一位名为乔斯林·威尔顿斯坦的女人。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狂人日记》运用"独白体"(日记)特殊格式,塑造了主人公"狂人"真、善、美的典型形象,将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和"迫害狂"中的"这一个"刻画得既生动又真切,充满了鲜活的血肉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让千千万万读者都受到极大的震撼。这是"狂人"形象和《狂人日记》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两汉时期的"辽东丁"家族,地位显赫,喜欢神术,党锢之祸中部分迁居豫章,活动于赣西北的丁令威、丁义都是这个家族的著名方士,见于湘潭丁氏家谱、万载丁氏家谱的记载.这一研究进一步表明《搜神后记》中的丁令威并不是一个虚构人物.  相似文献   

7.
根据田野考察所发现的《禁止巫觋焚香治病议约》碑刻,探讨晚清时期怀庆府地区巫医焚香治病现象盛行的原因。这种现象盛行与巫觋治病曾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民众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病理认识和思维方式及晚清时期的医学状况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灵芝栽培技术虞和澍灵芝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脑灵芝主要产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河南.河北等省。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和明代的《本草纲别记载,灵芝有益心气、养心生血.助心充脉.安神、益...  相似文献   

9.
对研究《海上花列传》的成果作了一番详实的搜集和梳理。作者认为《海上花列传》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具有明显特征的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对相关史料进行一些收集和整理,是研究的基础时期。第二时期是开辟研究领地的重要时期,对小说研究有开拓性的发展。第三时期是前一时期研究的延续和补充,对小说的研究呈"大同小异"的状态。第四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丰富和发展,这一时期虽有重复性的研究但也提供了一些新视野。这种研究状况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留有未开拓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考证法,对中国医学期刊在晚清的发生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晚清共创办医学期刊26种,在中国医学期刊史上只是一个萌芽时期,但对中国医学,尤其是西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医学期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中华医学会杂志(英文版)》是《中华医学杂志》的英文部分与《博医会报》合并而来,并延续了《博医会报》卷期。  相似文献   

11.
溲疏和荚蒾都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前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后者名出《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本草纲目》等后世本草中均有收录。然而实际上,溲疏早在东汉末年就曾失传,宋代以后彻底失传,  相似文献   

12.
周晗 《科技信息》2009,(34):I0140-I0141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霍桑创造了多部作品,特别是《红字》的出版更使霍桑成为当时公认的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作品优美的文笔,新颖的立意,奇特的取材使人过目难忘。特别是作品中的红字"A"的多种象征意义和其中表现出的霍桑的原罪的观点以及他作为浪漫主义作家所具有的特征更是耐人寻味。本文从霍桑生平入手探寻了《红字》中"A"的多重含义和其中透露出的霍桑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东亚的本草学策源地,亦是世界上本草学最早发生的国家之一,从《神农本草经》成书,流传以来,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源远流长,实为世界各国所罕见。通过历代本草学家不断的总结,继《神农本草经》之后而作的,无论出于国家主持,或者私人独立修编,沿着《神农本草经》的体系,写成药典性质的书,不下六、七种之多,而流传到今天的,计有:(一) 《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现时所见的祗是明、清人与日本人的辑本;(二)《新修本草》(亦称<唐本草>);(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四)《本草品汇精要》;(五)《本草纲目》。第一种来历不明,但可断言,不是出于国  相似文献   

14.
"以人文本"的价值理念必然要体现在我国即将制订的民法典之中。人格权是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民法典中体现人格权的重要性是当前民法界的热点问题。通过探究《论语》一书,会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孔子已经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孔子的"人文精神"在《论语》中得到彰显。民法中的人格理论通过"仁"得以表现,而孔子的"仁"又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中庸之道"得到实践。  相似文献   

15.
冯镇峦是著名的《聊斋志异》评点家。他评点《聊斋志异》的重要特点是对文章之学,尤其是时文文法的借鉴。其人物塑造的"性情伦次"说、情节设置的"以文不以事"说、结构安排的"跌宕起伏"说,以及对小说教化功能的阐释都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小说评点理论。  相似文献   

16.
伊希巴拉珠尔是18世纪著名蒙医药学家和五明学家.由于他精通佛教五明学,并著书立说甚多,在当时佛学界颇有盛名.尤其他所著《四部甘露》医学著作对近现代蒙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被誉为近现代蒙医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7.
5.唐慎徽和《证类本草》(全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经历唐朝以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和动乱,至公元960年,宋朝建立,又恢复了一统天下,经济再度繁荣,本草学的考证和修订在官方和民间都得到较大发展。从官办来看:宋开宝年(公元973年)道士兼御医马志等奉宋太祖之命修撰的《开宝新详定本草》问世,并由皇帝亲书序文;次年又令李昉  相似文献   

18.
《庸言》创刊于1912年,正是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获得政权,对于言论的控制相对较弱,报刊界进入繁荣发展时期,《庸言》在这时创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创刊初期梁启超为主编,追求独立自由的新闻思想,报刊内容以政论为主,他想通过办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1914年《庸言》主编改为黄远生,改变了原来以政论为主的做法,增加了新闻和时评,《庸言》开始与报刊界由"言论启蒙"到"事实为主"的大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吴语与官话动词重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金瓶梅》、《红楼梦》等明清北方作家创作的白话小说中,单音节重叠"V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BAB"占优势,"AB一AB"极少,而在《鼓掌绝尘》、《型世言》等明清江浙籍作家编纂的白话作品中,单音节重叠"V一V"占优势,双音节重叠"AABB"占优势,"AB一AB"要比"ABAB"多。这似乎表明,在近代汉语中,吴语动词重叠的发展演变进程比官话要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先秦儒家的重要文献,《孟子》和《孝经》对"孝"都有着丰富的论述,前辈学者已经指出了两者的相似性。通过从"为何行孝"、"何谓孝"以及"如何行孝"等三个方面比较二者所蕴含的孝道思想,可见《孝经》与《孟子》的论述既有某些契合之处,又有着明显不同。这些不同显示出《孝经》鲜明的"移孝作忠"和"教孝劝忠"的思想特点,反映了先秦时期孝观念变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