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月,是苏轼世俗人生的精神后花园,也是苏轼人生残缺和精神超越的象征。苏轼把时代之悲、个人之悟都融进月里,他的月是作为有特殊文化内涵的意向出现的,其特别之处在于融进了时代的风霜和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所以苏轼明月词中有一个很大的特色——残缺主题。平静地面对人生的残缺,是苏轼人生的显著特征,所谓"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谓"此事古难全",苏轼总是不断地寻求正视人生残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唯诗词“雄视百代”,其散文也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令人称绝的。今将《赤壁赋》一篇进行赏析,对苏轼散文的风格特色,即可见一斑。苏轼(1037——1101)字子瞻,宋朝四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擅于作文,“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年(1057)中进士,时年二十。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翰林学士司马光为首反对,朝内斗争激烈。苏轼在这场新旧斗  相似文献   

3.
张耒系“苏门四学士”之一 ,是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坛的重要作家。苏轼与张耒以诗神交。元一朝 ,二人酬唱诗词 ,品评文史 ,相从最密。苏轼对张耒每多赞赏、关爱 ,曾以振厉当趋于衰陋之文字相勉 ,对之期以厚望。张耒亦敬师、尊道 ,为此不计祸福安危。苏、张交谊对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少了苏轼的一笔则显得不完整;在词史上,漏了豪放派则不成其为词史,而叙述豪放词派时没有苏轼的话,则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同样,在敬文史上,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彪炳千古的,千百年来,研究苏轼的专著和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大都集中于对他的诗词研究上,  相似文献   

6.
苏词打破了诗词之间的界限,体现出词体不断向传统诗歌靠拢的趋势:题材上实现诗词合流,风格上诗词界限不断消弭,文本与音乐不断疏离,在功能上体现出由娱情向述志的转变,创作观念上诗词渐可等量齐观,技法上进一步向诗歌领域借鉴,这就是苏轼“以诗为词”的主要内容。苏轼之后词的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诗为词”的创作方式,由“要非本色”逐渐为后来词人接受。  相似文献   

7.
由于相传为孙曹交兵的赤壁古战场有诸种不同说法,苏轼并不确知"周郎赤壁"之所在,三国赤壁之战发生在今湖北蒲圻市的赤壁镇;"故垒"的处所历来注释家都未言明,实是苏轼在黄州城东的住所"东坡";"羽扇纶巾"所指,从史籍记载、三国故事形成与流传情况、诗词艺术创作等角度分析,应是诸葛亮.  相似文献   

8.
从“尽其自然之理”的哲学思想出发,苏轼在《巫山》一诗中对宋赋巫山神女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从“天下之同安为善”的政治观念出发,苏轼在《神女庙》一诗中重塑巫山神女形象,用以体现他的社会理想;从“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人生态度出发,苏轼在其诗词中反复使用巫山神女典故,对宋赋神女故事的情爱内涵予以认同,这三者的矛盾统一构成办轼诗词异彩纷呈的文学景观,表现了苏轼以张扬“性情”为特征的文化价格心态。  相似文献   

9.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分属两个不同范畴或语义域之间的单项映射,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完成语符表层到抽象实质的深层次转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历来被称赞为咏月佳作,无数人为其思乡怀人的真挚情感所动容。除此之外,该篇字里行间也饱含苏轼对人生、世界等的哲思,概念隐喻理论将全面还原苏轼创作的原貌。  相似文献   

10.
北宋词人苏轼一生创作了三百多首词,其中对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中秋、元宵的书写独具内涵,其对前人诗词句意的化用独树一帜,对典故和史实的引用自然贴切,显示出东坡精湛的文笔。结合苏轼曲折的人生历程来阐释苏轼词作的具体内容,可从某种程度上窥探词人幽曲深远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1.
近千年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爱苏轼、钟情东坡文化?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这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实际上,苏轼不仅受到中国人的喜爱,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其"真"——率直可爱的"真"人性,普世博爱的"真"人情,乐观旷达的"真"人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苏轼理所当然是一个充满现代气质的文化大师,理所当然受到古今中外人们的喜爱。或许,这才是东坡文化历久弥新、彪炳史册的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12.
人们早已普遍认识到苏轼的文学创作给后世寂寞的文人所带来的长时间欣喜,然而,学术界却并未像我们认识苏轼的文学成就一样去正确估价其丰富而深刻的创作思想,他所提供的原创性文艺理论资源也未得到有效利用。这种状况,无论对于苏轼本人抑或对于后世读者,都是不公正的。从现代写作学的角度观察,不难发现,苏轼在其一系列诗词文章特别是与友人的往来书信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艺创作思想。主要包括作家修养论、创作目的论、艺术构思论、文本和谐论、作品风格论。  相似文献   

13.
从苏轼的创作和一些诗话的记载、评论来看,苏轼熟悉并喜爱刘禹锡的作品。从苏轼的创作中,我们能发现苏轼受到了刘禹锡讽刺诗的影响。刘、苏二人在经历、思想、性格上存在某种一致性,这使苏轼能接受刘禹锡讽刺诗的缘由。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的宋人笔记中,袁文的《瓮牖闲评》是一部较有特色的书,它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对苏轼作品的评论方面。袁文一生敬仰和喜爱苏轼及其作品,而且袁文的曾祖与苏轼相处融洽,甚为友善,多有唱和。但是,作者在对待苏轼的作品时,并不为感情所左右,重理节情,能以公正、客...  相似文献   

15.
魏继征 《科技信息》2013,(8):352-352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不一致,继而演化成政治上的朋党之争,他们互相倾轧,作为政治的受害者,苏轼及其四学士都遭受到贬谪,继而影响到他们的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16.
苏轼、汤显祖都是在创作中运用梦的集大成者, 他们分别是抒情的梦与叙事的梦的典型代表。本文试着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从生理心理、宗教影响、人生体验、多情个性类型四个方面论述他们对梦的认同感, 探求他们运用梦的共同原因。然后进一步比较苏轼的诗词、汤显祖的戏剧中 “梦”所呈现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及作用, 从而揭示梦在抒情作品和叙事作品中相同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学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苏轼继承和发展了韩愈和欧阳修的审美思想和文道观,形成了标新领异的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的审美观、文道两本的审美主张、外求豪放,内求淡泊的审美理想和“率意”、“传神”的审美风格。苏轼在散文、诗词、书画等方面的美学追求中,建构了多维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万颖 《科技信息》2010,(28):311-311,313
崇尚自由是陶渊明和苏轼的共同特点之一,从文学方面来说,陶诗和苏词颇有相似之处。然而,苏轼的绘画思想中表达出的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与陶渊明有着明显的不同。词发展到宋朝成为一种可以抒发豪情壮志的文体,绘画则是文人心理情绪的浮现,更能体现出作者最真实的心理感受。苏轼绘画思想中的自由倾向更接近他的真实想法,本文从苏轼的绘画思想入手,从四个方面讨论苏轼与陶渊明对自由的不同诠释和追求,进而在对比中分析陶渊明和苏轼对自由不同的追求方式,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由思想的蕴含。  相似文献   

19.
苏轼论史多有新见 ,但透过纵横捭阖的议论 ,贯穿始终的是他的人格思考 ,他用以评断历史人物的参照标准是他的人格理想和人生价值取向。苏轼在大量史论文中勾勒出理想的人格形态 ,这一人格以超俗的特质与现实的价值光辉显得完美无缺 ,也以行为表现的进退自如而显出精神上的主动乐观。苏轼史论文还反映了他提出如是人格理想的思想基础和心理基础 ,佛、道思想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有深刻的影响。所以 ,苏轼论史立意新警 ,根本上是源于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苏轼大量的散文作品中,有一类“哀祭文”多年来不太为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较少。本文拟从苏轼“哀祭文”的情韵流变、情感意绪角度,去评析其作为古代应用文体的独特审美价值。苏轼“哀祭文”既是北宋散文的一朵奇花,也是古代散文中的“至情至性,呕心泣血”的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