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借助于梦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理想和追求,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本文以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惊梦》为例,就作品中的梦如何与作品中的人物的过去经历、人物的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等相关联,并如何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某种理想,体现作品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丹 《菏泽学院学报》2010,32(1):100-103
《牡丹亭》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根据《牡丹亭》改编的作品为数不少。本文以汤显祖原本《牡丹亭》和冯梦龙的改本《风流梦》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二人不同的创作思想、作品风格,从更定题目、角色、宾白、曲词等方面具体分析。冯梦龙对《牡丹亭》的改编,受到了“汤沈之争”的影响,也受到他自己的编剧理论的支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牡丹亭》原本不利于搬演。《风流梦》让《牡丹亭》这部具有无限才情的“案头之书”变成了“当场之谱”,更适合舞台演出。  相似文献   

3.
苏武《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仅是中国古代以悼亡入词的第一首,而且是一篇梦词。词题记中有“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小序作注,证明这是一篇真实录梦的词。词的内容大体可以分为:(1)梦中回乡、(2)梦中相见、(3)梦后感想。本文试用弗洛伊德《释梦》中关于梦的解析,梦的改装与梦的材料来源等基本理论来说明苏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这个梦是如何运作的等问题。“本文将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间、地点,作者政治、经济与家庭生活的状况,作者的身份、交友情形等诸方面进行分析,从另一个角度揭示苏武此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思佳 《科技信息》2011,(26):125-125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著名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杰出作品。它以完美的形式向读者诉说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灭。在这部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其一大特色,尤其是事物的象征。本文拟从运用事物作为象征体的角度出发,探讨绿灯、灰烬山谷、东卵和西卵等不同象征体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涉梦之剧的情节梳理,总结两者在创作思想与主题表达的相似与不同,进而阐述在文化与时代环境的影响下,相关作品均以各自文明中的伟大时代为背景,聚焦梦境与现实中人物命运对比,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建立起一种时代隐喻;同时两人在主题的书写上不约而同地融入时代启蒙思想。不同的是汤显祖以戏剧为手段来折射社会现实,但缺乏直接的批判,神佛思想的介入弱化了作品的现实性;莎士比亚则借助戏剧以实现直接批判现实的目的,呈现出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上,汤显祖表现出对六朝文风的沿袭与挪用,呈现一定的时代闭锁性,而莎士比亚则是在英国中古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和改造。  相似文献   

6.
梦意象在《丁庄梦》中占据了重要的作用。将作品中先后出现的13个梦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借助于梦进行回忆,第二类梦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类梦具有预兆性质,第四类梦具有神话原型性质,并探讨了梦在作品中所起到的三个主要作用:一是传达作者的理性批判;二是起到缓释主人公、作者、读者精神压力的作用;三是起到结构文本的线索作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鲁迅、柳宗元禅理诗情创作的情况,并从叙事、抒情和释教碑铭、山水游记、古今诗歌等层面分析他们这类作品的思想内容,从梦与境、花与树、动与静等方面分析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8.
阐释了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实质,即梦是一个充满含义的心理行为,它的动力始终是一咱渴望满足的愿望。梦的形成经历了凝聚、移替、象征和修饰加工过程。并阐释了弗氏关于梦与文学创造的关系,即梦艰给作家、艺术家以启示与创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素梦是人愿望的满足,而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把自己被压抑的本能冲动贯注到充满纪想的艺术作品中去。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要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必须科学分析中国梦的三个维度:中国梦的宏观维度是世界梦,中国梦的中观维度是民族梦,中国梦的微观维度是个人梦。  相似文献   

10.
青春期性梦的发生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17名青春期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的性梦发生率为48.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发现大约有10%和2%~3%的人对性梦分别存在感觉和认识上的心理压抑,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1.
对1317名青春期中学生的调查表明,他们瓣性梦发生率为48.3%,男性显著高于女性。发现大约有10%和2%-3%的人对性梦分别存在感觉和认识上的心理压抑,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青春期教育。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和莎士比亚的传奇剧都以"传奇"为名,其中都包含不可或缺的梦幻描写。针对这一现象,对二者的梦幻描写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从艺术构思的层次上挖掘这一艺术特色的成因,旨在探究形成这一巧合的深层根源。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世纪著名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的短诗《哈莱姆》的中心主题是延缓的美国梦。它集中描写了二战后生活在哈莱姆的美国黑人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美国梦如何受到了限制、被延缓以致最终遗失的过程;同时它设法通过一系列简短的、布鲁斯乐曲似的、发入深思的问题,来引发读者深思诗中那些失落和绝望的意象,唤起近一个世纪的美国黑人史。  相似文献   

14.
创作与梦     
梦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对现实生活有着更多自由的超越,这种超越就是拥有创造性思维特质的灵感之源,本文试图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梦的灵感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慧 《科技信息》2011,(9):I0230-I0230,I0302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作品中,盖茨比的梦想对他来说却是一生不悔的追求,是对美国梦的理想化与物质化的继承,一种奋斗精神的延续,他的生命的逝去则是一种灵魂与梦想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内在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然而,在社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今天,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的先进性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中国梦”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阻力。鉴于此,这就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的领导核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可靠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经典梦意象当中,彩笔梦是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自从江淹梦得彩笔文思大涨之后,历代文人常有此梦载录,并衍生出诸如“彩色笔梦”、“砚梦”等同一性质的梦意象来。彩笔梦之所以如此盛行,是因为其与文章、功名的密切关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彩笔梦蕴藏着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身文学成就的渴望。“彩笔梦”中的彩笔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神性,与弗雷泽所描述的“金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触染率”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要深刻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必须科学分析中国梦的三个维度:中国梦的宏观维度是世界梦,中国梦的中观维度是民族梦,中国梦的微观维度是个人梦。  相似文献   

20.
结合其他文献材料,运用排比归纳、文献与方言互证等方法来试着考释《风月梦》中出现的“放差”、“落交”、“捆”等十条俗语词,这些词语有的未经前人解释,有的前人解释但有不妥,考释这些词语将对有关作品的解读、古籍整理及辞书的修订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