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马晓莹  孙峻  邢文英 《科技信息》2011,(34):214-214
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文化迁移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文化迁移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强文化渗透,对目的语和母语的文化进行对比教学,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二语习得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条件、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教师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起到的作用和意义展开深入探究,分析二语习得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以期推动我国二语习得者知识体系、文化体系构建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教学以语言教学为基础,结合教学内容传授目的语国家文化知识及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语言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文化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外语教师应当遵循文化教学原则,精心设计并有效开展文化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更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忽略了利用目的语对母语文化的表达,从而使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只有把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对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构,才能改变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困难的状况。长期来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跨文化交际中的双向交流,而非单向文化输入。  相似文献   

5.
万小青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30(11):128-131,148
二语习得若忽略培养和提高习得者跨文化语用能为,二语习得将交得毫无意义。培养和提高习得者跨文化语用能力的基础在于“课堂输入”,而输入的核心在于教材。所以,要做到教材话题与文化项目兼容。“课堂输入”要兼顾对语用知识的有效“输入”和“吸收”,要按照“课堂输入”的原则进行“输入”。“吸收”是目的。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语用教学总是和社会文化形影不离,教和学动机都来源于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实际需要。二语习得是一个其语言的、社会的、心理的相互作用过程,培养和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本身是一场整体的文化教学。所以,要开展对教材话题和文化项目兼容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艳 《思茅师专学报》2008,24(1):132-134
目的语的文化导入问题已日益成为语言教学的热点问题。该文就当前英语教学中大多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略文化教学的现象,以目的语文化导入为切入点,从文化因素差异,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和学习动机激发三个方面探讨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外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跨文化因素教学,从多侧面传授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日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不是只要取得日语国际能力测试的资格证书就可以,而是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目前外语界的热点。本文阐述跨文化交际的定义以及重要性,对日语专业教学大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了考察,结合日语学习者目前存在的问题,在语言学习、文化理解、实践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饶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5):113-114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良好的外语语言能力,而且也要求人们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灵活运用这些文化知识。本文从二语习得角度分析影响跨文化语用习得的因素,并探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二语语境知识在二语学习者词汇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讨论词汇能力的不同定义和词汇能力与词汇知识的区别以及二语词汇发展的三个阶段揭示了词汇能力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王初明提出的补缺假设强调了语境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这为减少二语词汇发展阶段中的石化的可能性以及提高二语学习者的词汇能力给予了一定启示,也促使了二语词汇教与学中对词汇习得和语境结合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努力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加强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两个方面应是我们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与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指的是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它对二语习得有很大的影响,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并及时纠正习得中的错误对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十分有益。我们可以使用否定的认知反馈和肯定的情感反馈,增加目的语材料的输入,引导学习者进行文化融合,培养学习者的交际策略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习者中介语僵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洪梅 《科技信息》2011,(34):198-198
本文研究者首先调查了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以跨语篇交际理论为指导,运用语篇分析的方法,加强英语学习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认识的敏感性,帮助英语学习者排除文化障碍,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因此,在外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在努力促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加强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两个方面应是我们外语教学的当务之急与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语用迁移与语用失误研究对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者总是不自觉地将本国的文化错误地转移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中去,造成交际中的语用迁移,甚至引起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失败。该现象给外语教学以很好的启示:外语教学除了训练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熟悉交际对象的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用迁移主要出现在第二语言的迁移过程中,通常会形成一种有别于母语和外族语的语际语。操第二语言的本族人对语际语的认可、接纳程度的差异使语用迁移呈三个发展方向:正向的语用迁移、消极的负向语用迁移和积极的负向语用迁移。迁移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共核形成于正向的语用迁移,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异质的可解性促使积极的负向语用迁移,使跨文化的言语交际充满生机;而文化异质的不可解性导致消极的负向语用迁移,引起语用失误,妨碍交际,因此,学生应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总结其规律,逐渐加以克服。实际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迁移就是一种文化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对母语文化掌握运用情况和对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情况两方面对武科大中南分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测试.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独立学院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很薄弱,其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掌握运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语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具备对目的语文化的自我理解能力并掌握其传授方法;学生也要积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对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认知与更新能力。只有将目的语文化与语言的学习紧密连结,才能更好地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旨在将学习者培养成为能够适应不同文化的复杂性并且身兼多重身份的跨文化者,从而避免基于自身身份理解他人的定式,不至于使跨文化交际产生误解,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而掌握跨文化交际策略是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尽可能避免这一误解发生的有效措施.想要有效地实施跨文化交际,必须要懂得一定的策略,以便更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外语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同文化的人交往时,难免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文化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不同社会和地区的人的交流日益频繁.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新的目标.本文从日常交际,观念,思维模式,英语各种变体,肢体语言等多个角度分析了中西文化差异,说明了文化障碍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便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