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封闭加载是机械传动试验时加载方法的一种。这种加载方法,电源功率消耗少,机械结构简单,适用于摩擦传动,也适用于啮合传动,操作使用方便。本文介绍电封闭加载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电路。并根据实验数据,论述了电封闭加载的主要优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对电封闭加载、常用的机械封闭加载和开式加载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静液驱动二次调节技术是一项新型的液压传动技术。它具有控制方便、容易组成类似于电气系统的网络执行机构以及液压能回收与重新利用,甚至比电气系统更为简便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二次调节技术的研究将极大地提高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范围和产品的竞争力。扭矩伺服加载系统是二次调节技术研究的一个典型装置,同时它也具有很好的应用背景。文章通过对二次调节加载装置全系统建模,分析了二次调节技术的一些内在动态特性,建立了二次调节扭矩加载计算机控制系统,用部分实验曲线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带传动实验以仪器设备操作为主,人工测试不但动态特性差而且精度低。该文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虚拟仪器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带传动性能测试虚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带传动虚拟实验人机交互界面,准确地测定了带传动的滑差率和传动效率,实验结果与带传动的实际工况相符。虚拟实验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新型曲线槽V带传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型曲线槽V带传动的传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普通V带传动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曲线槽V带传动可使临界打滑点后移,较大地提高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5.
磁粉离合器是一种新型自动控制元件,它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等特性。本文作者已将其用于齿轮试验台中作加载装置,成功地实现了对齿轮传动机构及其它回转式传动机构的性能测试;文中还按这种加载方法的特点建立了封闭功率流试验的有关公式。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磁粉离合器作为加载装置,操作及控制十分方便,是齿轮试验台中一种比较好的加载方法。  相似文献   

6.
夏翔  李和平 《江西科学》2005,23(6):724-726
介绍了v带传动弹性滑动曲线,并对v带传动的弹性性质与承载能力的实验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为u带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一种改进旧式带传动试验台的方法 ,改进后的带传动试验台不仅性能有所提高 ,而且可成为作多种实验的多功能实验设备  相似文献   

8.
研究带排扭矩能否被有效利用.通过控制润滑油流量逐渐增大,对液黏测功机带排扭矩的变化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最大带排扭矩范围内,测功机的加载扭矩随润滑油流量增加而线性增加,故加载初始可通过控制润滑油流量使测功机在最大带排扭矩范围内实现小功率线性加载,同时给出了满足总功率损失最小时最佳摩擦片间隙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提高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效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汽车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MBCVT)传动效率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原因,结果表明,现有的MBCVT的带轮轴向力是根据最大传递转矩来确定的,这样会使带轮轴向力过大,加大了液压系统的能耗.通过实验探索了其核心元件——金属带传动的滑差率和效率与传递载荷的关系.依据实验结果,提出了根据实际传递转矩施加带轮轴向力的方法:通过控制滑差率在9.6%~10.9%之间来调节带轮轴向力的大小,保证金属带传动始终工作在转矩比为0.8~0.9范围.这是其传动能力最强、传动效率最高的工况,可减少轴向力10%~46%,降低油耗5%~8%.  相似文献   

10.
静液驱动二次调节技术是一项新颖的液压传动技术,所描述的二次调节扭矩加载系统是为减速箱、材料等进行不同转速下加载实验而设计的。论述了加载实验台的硬件结构,包括选用的传感器、电液伺服阀以及计算机数据采集卡的性能指标;设计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传感器、电液伺服阀之间的信号调理板电路,并编制了基于Windows的Visual C++控制程序。在不同压力、不同负载条件下对加载系统中的转速子系统进行了阶跃、方波、斜坡和正弦响应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直流电封闭机械传动试验台模拟加载功能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直流电封闭机械传动试验台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根据模拟加载技术的要求提出了实现模拟加载功能的技术方案,对其中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了技术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案切实可行,改进后的试验台运行稳定、效率高,实现了模拟加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多因数耦合下的动态特性,构建了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以IPC为支撑平台的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的试验体系结构。通过软件原型系统,采集了系统在空载和加载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响应信号,并将物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内容和结果有助于分析设计参数和机电耦合参数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机理和规律,有利于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态设计。  相似文献   

13.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LPC2148)和TFT液晶模块的UCDOS汉字库加载及字模调用显示的方法。分析了如何把通过字模提取软件获得的点阵代码转换成TFT液晶屏幕的像素显示的方法。针对自带字库的液晶模块(TFT-LCD基本不自带)价格较贵的特点,给出了在ARM中加载汉字库的过程以及如何调用库中的字模代码驱动TFT液晶模块。实验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对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某2250热轧带钢厂R2粗轧机承受较大载荷的下主传动轴为研究对象,采用Marc软件建立了该传动轴薄弱区段弯扭应力分析三维有限元模型.扭转、弯曲和弯扭联合作用等不同载荷条件的有限元分析表明:不同工况下传动轴在托架支持的局部轴段的缩颈导致该处应力比非缩颈处的应力增加约60%;异常扭矩是造成传动轴产生裂纹和断轴的主要原因;采取将传动轴缩颈区段改为实心区段的加固措施可减小最大扭矩应力值21%.改进后的具有裂纹的传动轴已成功应用于粗轧机的正常轧钢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叶片疲劳加载方式中激振设备存在一部分功率消损及选型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直驱式疲劳加载方式,并通过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建立了离心式、往复式以及直驱式共振加载方式的动力学模型,在分析了各加载方式中激振设备所需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各加载方式设备功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推导功率比值系数,得到各加载方式设备所需最大功率与叶片共振功率之间的关系.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功率比值系数以及叶片必需共振功率可以快速求得三种加载方式的最大激振功率,且计算误差小于2.7%.直驱式加载方式的设备所需功率及能耗均小于其余两种加载方式,在叶片疲劳测试中,可根据实际测试场景优先选用直驱式共振加载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弹药自动装填机械手关节电机传动系统的非线性自振荡和反应滞后造成的装填延时和误差,在分析了关节电机系统非线性环节耦合运动及其对关节电机影响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网络补偿控制策略,有效地减小了关节电机传动系统的反应滞后,抑制了冲击扰动,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关节电机系统非线性对关节电机传动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弹药装填反应时间和装填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Ng23 层油、水的性质及油层温度等条件 ,采用绘制界面张力等值图的方法对两种国产石油磺酸盐KPS和APS的复配结果进行了优化 ,筛选出可与该区块原油产生最低平衡油水界面张力的驱油剂配方 (0 .2 0 %KPS +0 .0 7%APS) ,并通过室内驱油试验验证了该配方的洗油能力。在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Ng23 层的调驱试验中 ,为对抗石油磺酸盐在地层的吸附损耗以及地层水的稀释作用 ,按比例增大了驱油剂配方中各种物质的浓度 ,矿场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结果表明 ,将性质和结构互补的两种不同来源的石油磺酸盐进行复配 ,可与原油产生超低界面张力 (4.7× 10 -5mN/m)。界面张力等值图法是筛选驱油剂配方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空间复杂节点工作性能的试验研究需求,设计并制作了由自平衡反力加载框架、液压千斤顶和其他辅助构件构成的空间多功能加载装置。该装置可进行平面节点和空间节点试验,能实现空间节点多个杆件(最大允许9根)同时加载,加载制度可采用单调加载或滞回加载,空间同时多向最大加载达10 000 k N。目前,该装置已成功应用于装配式平面钢框架梁柱节点和空间复杂相贯节点足尺试验。为验证该加载装置在空间多向设计荷载下的刚度和强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加载框架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该加载装置安全、可靠;2空间复杂相贯节点足尺试验过程中,加载框架测点位移数值变化无规律性并非因框架屈服,而是由空间同时多向加载相互耦合所致。  相似文献   

19.
蒸汽驱开采稠油油藏时存在蒸汽超覆和蒸汽窜流,降低了蒸汽的波及效率。国内外采用注蒸汽的同时添加非凝析气体和耐高温起泡剂,进行热力泡沫复合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利用物理模拟驱替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热力泡沫复合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机理及开发效果。实验研究表明:蒸汽驱转热力泡沫复合驱后,驱油效率在蒸汽驱的基础上提高38.5%,达到81.0%。辽河高升油田的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热力泡沫复合驱的采收率高于单一蒸汽驱,泡沫能够封堵蒸汽窜流通道,抑止蒸汽超覆,改善油藏的温度分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三次采油方式。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叠合双向板预制层构件尺寸过大时吊装及运输过程较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拼装式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为研究此拼装式叠合板的承载性能,首先对其进行弹性范围内的均布堆载试验,然后再对此板和一单向叠合板进行集中荷载下的破坏性对比试验.主要分析内容为挠度、钢筋应变、混凝土应变随荷载变化的规律及裂缝开展情况.均布荷载试验表明,此拼装式叠合板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集中荷载破坏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拼装式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具有明显的双向受力性能优势.说明此类拼装式叠合板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又方便吊装运输,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楼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