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符号学理论从语言符号的语义关系、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三方面来考察其相对应的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将符号学的三维思维方式应用到诗歌翻译,力求达到翻译的动态或功能对等。用符号学的翻译观解释翻译思路,用诗歌文本体现符号学的翻译模式,以期言与意的表达得以理解,达到文化交流、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对确定性的集合,事物可以用属于或不属于来表示,即可用“0”或“1”这种二值逻辑来表示。这种逻辑体制对电子计算机而言,无疑有两大优点,精确和硬件容易实现。但其缺陷是很难描述人的大脑思维,也难以表达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中存在的大量模糊信息。在模糊集合中,事物能用隶属度来表示,隶属度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因此说模糊理论采用的是多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教材中,加速度可直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p梯度与加速度一样,也可直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设定其字母为P,其物理单位名称为"坦".为了遵从现在教科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模拟电路错误检测问题,即重点是检测出模拟电路芯片存在错误后确定错误元件或参数的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错误产生原因,在设计或制造中加以改进,有重要的意义.经典做法是通过预先设置错误,并仿真得到其对应的响应数据,构造"错误字典",然后将测试信号与错误字典进行比对,识别其属于哪一类错误类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据稀疏表示方法来进行错误类型识别的新方法,它计算属于不同错误类型的数据在所有类型的数据构成的空间中的展开向量,根据得到的稀疏向量来判断其所属错误类型.对于稀疏表示方法无法进行准确分类识别的情况,采用SVM作为二级分类器进行修正.存在某些错误类型,其响应数据构成的空间之间线性相关性较强,对于稀疏表示后属于其中之一类型的数据,采用传统的SVM方法来加以辅助分类.在两个实验例子中,与SVM,Ada Boost以及没有加SVM辅助分类的单纯稀疏表示方法相比较,本文方法有更高的错误类型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5.
知识表示属于人工智能领域,该领域把注意力放在了形式方法的设计上,而形式方法对于一个特定域的知识表示在认识论上和计算上都是足够的。知识应该用对象的特征类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表示,用来描述感兴趣的“类”的组织是建立在层次结构上的,该结构不仅提供了信息的有效与简洁的表示,而且还允许相关推理任务以一个在计算上有效的方式完成。  相似文献   

6.
在智能教学系统(ITS)的教学过程中,运用专家系统来做抉择.而专家系统中的教学知识则用神经规则来表示,该规则是一种根据神经计算集成的符号规则,属于混合规则中的一种.教学知识分隔转化成大量神经规则,存在用户模型和教学单元中.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的进行体一般用时间副词"在、正在"来表示,持续体一般用"着"来表示。玉林方言的进行体主要用动态助词"住(紧)"和时间副词"在"来表示,而持续体则主要用句尾助词"在"来表示。  相似文献   

8.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借字”的现象,分为假借和通假。二都属于借字记音现象,并没有造出新字来。但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借字现象,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的借字现象。通假字与异体字也有共同点:二都存在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同一个词的现象。二的不同点是:通假字之间的本义不同,而异体字之间的本义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
粗糙集理论中决策表属性约简的信息量表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讨论了决策表属性约简和信息量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对于一致决策表,其属性约简在代数表示和信息论中信息量表示下是等价的.并举例说明,对于不一致决策表,其属性的约简不能用信息量来等价表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把三维物体用曲线群覆盖其表面表示在二维平面上的方法,开发了由旋转曲线来表示旋转体的应用程序。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理据性的争论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本文基于对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理论研究,从中英日三种语言拟声词的对比及其它音义关系出发,论证语言符号存在着多方面的理据性,并分析语言符号任意性表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As an English learner and educator,I am devoting myself to translating works in clear and exact way.But in practice,I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translate works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especially some Chinese ancient poets,which embodie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And what makes me obsessed with is the imageries conveyed in the two cultures.One word in Chinese ancient poets is not only interpreted literally but also explained between the lines,because it will contain a lot of images,which are most difficult to be translated.Therefore,I hav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meaning,besides it is necessary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images and transform them into another language so that the translation can drive home to the natives.Here I borrow the theories from the cultural linguistics to translate Chinese poets.I will try best to apply the theories to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compare some works including various versions.Finally I will draw a conclusion that for translation,the cultural linguistics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13.
李宏霞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53-1356,1446
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时态运用上的差异以及时态对于英文的重要性,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时态的选择。对于隐含时间变化、追昔抚今的古诗,译者可依据原诗中的时间指示选择时态;若古诗中动作发生的时间与情境不明确,译者可依据译诗意境选择时态;对于隐含引述成分的古诗,译者可根据翻译文风与译诗意境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作出选择,并选择相应的时态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14.
论文言文的英语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言文的英语翻译是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的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学生的双语能力和双文化深度,从而改善提升其翻译层次。现阶段学生的文言文英语翻译能力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语言敏感度较差,古代和国外文化意识淡薄,受翻译习惯性思维影响严重。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英语翻译能力,重在课堂实践中培养学生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和对中英两种文化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准确理解汉语古今词义的差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5.
被动句是英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结构。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句在具体运用上的差异,英语多使用结构被动句,而且被动语态使用的范围比汉语要广;而汉语多使用以词汇手段表示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其句式丰富多样。并以实例阐述了英汉翻译中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关键在于语篇,翻译的最终效果要通过译文的整个语篇反映出来。英汉语在语篇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一定的差异。探讨英汉语篇在衔接、连贯和语篇发展模式上的差异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在英汉互译实践中能有意识地对语篇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提高翻译质量,实现翻译动机。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学、文化典籍是中国文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翻译成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让广大的英语读者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使之走向世界,是我们外语界和翻译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译作数量、译者队伍、、理论研究、资金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这些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l玉的作用,以唤起更多专家学者对我国民族典籍翻译英译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英语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国际交流媒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人学习英语可以更好地为我国的建设服务;要真正学好英语就必须认真学好英语的知识和理论,重视听、说、读、写四种英语技能的培养,了解外国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  相似文献   

19.
瑶语勉方言罗香土语念5’调的词包括非汉语词、早期汉语借词以及现代汉语借词三个部分。非汉语词、现代汉语借词中的5’调并非来自古次清声母字,早期汉语借词中的5’调多来自古塞音、塞擦音全清声母上、去声字。此结论异于5’调来自古次清声母字的旧说。这说明致使瑶语派调形成的原因多元化,值得学界重新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形式逻辑的诸种思维形式结构,在古代散文中都可找出它们比较典型的样式或隐含形式。有的句子,单从训诂和语法方面是讲不清楚的,运用逻辑知识,则豁然开朗,使人明其底蕴。作为日常思维工具的形式逻辑离不开自然语言,应研究古今中外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以利于形式逻辑的改造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