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针对目前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贫乏,综合素质差,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和未来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阐述了在理工院校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改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回顾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理工院校英语专业所面临的危机。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教育工具性、职业化倾向日益突显的大环境下,相对综合院校、外语院校以及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显著的专业优势和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的发展则步履维艰。如何坚守英语学科属性并结合院校特色,促进专业的理性发展和学生的全面进步,是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模式是地方理工院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不仅仅在于他所学专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强调的是他的综合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重视和加强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对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探讨,为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对理工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问题全面梳理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根本改变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从政府、体制、干部、教师、学生及其自主选择性上做好工作,明确了理工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麻省理工学院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的发展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芳  杨新元 《科技信息》2007,(4):17-18,12
麻省理工学院从一所技术性的工科院校发展成科技性的理工学院,直到现在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大学,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国的理工院校学习和借鉴。笔者首先介绍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概况;其次通过对麻省理工学院发展过程中三个重要时期的分析说明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我国理工院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笔者希望我国的理工院校能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华南与香港地区高校环境科学课程设置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比较华南与香港地区高校环境科学课程的设置情况,发现目前华南与香港地区高等环境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是专业设置较窄,注重“理工”课程而忽视“文理渗透”。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建议增设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课程,特别是环境社会滨课程,拓宽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对综合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程实施近20年来,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理工院校由于学科特点,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还需突破诸多现实困难。因此,探索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理工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结合西南石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对理工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会议信息     
《实验室科学》2009,(5):89-89
2009年7月22日,第十五届教育部直属理工院校、985理工院校实验室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处长联系会议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全国50所高校的近70名处长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目前高等教育院校中较为综合热门的艺术类专业,其课程在教学阶段中缺少相应的实践性课程以及实践性的作业,以此来搭配传统理论学科等教学环节。理工院校中的环境设计专业更应结合学校理工类专业的相关特色,注重不同专业相互融合交流,利用及优化现有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积极扩展专业对口的企业及设计院,打开相应的培养实习渠道,争取以校企合作的渠道增大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1.
分析科学学到科学社会学这一研究发展趋向。认为科学学最初的定位具有局限性,很难将系统的观点贯彻到底;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弥补这种局限性,而且也为科学学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科学社会学不能取代科学学的研究,两者应该按照互相利用对方研究成果及组织联合研究的方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1.什么是科幻小说关于什么是科学幻想小说,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著名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认为: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写虚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发展的性质和程度;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则次科幻小说是“一种用科学方法创作的小说”;弗莱德里克·波尔(Frederick Pohl)认为:科幻小说是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和社会可能带来的灾害而提出警告的“警告文学”;著名英国科幻作家勃赖恩·阿尔迪斯(Brian Aldiss)说:科幻小说是用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立足点仍然是现实社会,反映社会现实中的  相似文献   

13.
刘恕 《科技信息》2005,(1):32-32
日前,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重提57年前的一段往事,以强调国家目标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作用。1947年圣诞前夕美国制出了第一个锗晶体管,肖克莱、布内顿和巴定因此获得了物理学诺贝尔奖。而进行半导体材料锗研究的赫罗维兹教授因为没有按照应用目标的基础研究方式工作,与此殊荣失之交臂。今天,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实施20周年暨“973”计划实施5周年纪念会上,从微电子、电脑和网络等世界科技发展的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的多视角全方位的反思,到现代思想家们对科学本质的系统考察,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辩证历程.100多年来,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迅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在深刻地变革社会面貌和观念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自身的形象和人们对它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必要对之进行整体的综合的研究.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的趋势预示,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已不能赶上时代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新的全方位的研究.这种研究应当从哲学的高度把已有的成果熔于一体,描画出科学的全景观、整体观、系统观.  相似文献   

15.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play a unique role in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e to its nuclear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In many cases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acquire intriguing results to help solve some basic scientific problems in nan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are often difficult or even impossible for non-nuclear routes. In this review some latest achievements made in this aspect will be selectively introduced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work done in our laboratory. The work includes (1) nuclear reactions for synthesis of novel nanornaterials; (2) nuclear spectroscopy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3) nuclear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study of nanoeafety and nanotoxicology. Some practical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the roles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e briefly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物理学的发展对现代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现代科技发展对物理学教学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ST,here after)are based on nuclear properties,nuclear structures,nuclear effects,nuclear reactions,and nuclear radiations that highly rely on nuclear spectroscopy and nuclearfacilities,like nuclear reactors and accelerators…  相似文献   

18.
栏目主持人王渝生,科学史家,科普专家,研究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著有《自然科学史导论》、《科学寻踪》、《科技百年》、《中国算学史》等,荣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20世纪科普佳作奖等。  相似文献   

19.
在近10多年来已被人们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的一门新型学科--"地球信息科学"得到了高速发展,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首先以信息科学为基础,分析了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及其关系,阐述了地球信息科学在地球科学中的地位及其内涵 ,并从地球信息机理、地球信息技术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三方面论述了地球信息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了我国核地学涉及到的地球信息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