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引言一个句子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 ,这种现象被称为歧义现象。歧义现象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这种语言现象中 ,语言的形式与内容不是一一对应 ,而是一种形式与多个内容的对应 ,或相同的表层结构具有不同的深层内容与之对应 ,因此而产生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矛盾。例如 :这位同志连主席都不认识。对这句子就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既可以说“这位同志不认识主席”,也可以说“主席不认识这位同志”。对于这种形式和意义相矛盾且又不能相互统一的结构或句子 ,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他们特定的语境 ,势必造成歧义或误会。英语中也有这种特…  相似文献   

2.
英语交际时,往往遇到歧义现象,恰当运用歧义能够增加文章的新鲜感、说服力;但有时也也适得其反,造成理解障碍。大凡英语的歧义不外词法与句法的两个方面。词法的歧义主要是词的一词多义而致;句法的歧义是由于句式的表达方式而致。  相似文献   

3.
“一个结构,如果对它有不止一种解释,我们就说这个结构有歧义。”歧义现象体现了语义与形式的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同一形式与不同意义相联系这一方面。这是人类自然语言不同于人工语言的一大特点。 英语中歧义现象涉及面很广,它既有结构意义方面的歧义,也有形态、修饰及指代意义方面的歧义。歧义现象可以由不同的因素造成。可以是语义上的,包括词的多义性,词与词的多种搭配关系,逻辑上的施受同体等;可以是句法上的,包括动词的多向性,结构的多义性、多层次性等;也可以是语用上的,指对语义的合理解释提供多种可能性,即多种可能的情景对应。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多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这种语义和句法的结合物所具有的几个意义提供合理解释的各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从语言习得文本看“了”的语法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适用于叙述性、说明性语境,不用于描写性语境。“了”的使用与动词性质、动词的语义、动词的功能、时段词的特点、副词的介入等许多因素有关。语言习得的初期阶段体现出两种认知特点,一是在说写中以最简单最典型的规则为参照类推,导致规则“泛化”;二是表达的现实需要性与掌握复杂规则的经验积累性冲突导致短句和焦点词句的频繁使用。  相似文献   

5.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词有两种以上的意义和理解。词汇歧义是由歧义词引起的,包括多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兼类词。消解词汇歧义的过程就是从几个竞争的词义中选出一个符合当前语境的词义,可以通过词汇搭配、句法分析和启动相关的语境等方法来增强语境,排除歧义。  相似文献   

6.
歧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本文分析不是由句法结构产生的、而是与语境有关的歧义现象,这种歧义离不开言语交际的环境。本文把语境分为狭义语境和广义语境。语境歧义的产生是话语的内容和不同语境因素共同作用于听读者的结果。歧义有时可能带来一些不利,但恰当使用语境歧义能收到幽默、讽刺、敷衍、醒目等积极效果。研究并巧妙运用语境歧义是必要而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语境是语义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以丰富的例句从以下四个方面: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一性;影响语义的感情色彩;语义的语体色彩及填补或丰富语言本身的意义探讨了语境对语义的作用,旨在唤起读者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择取语义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8.
相对于确定性而言,英语字词语义具有不确定性。它主要表现为模糊、有歧义、含混等。情况十分复杂,界限十分模糊,易产生误解,尤其是表现在缺乏语境、没有上下文的句子里,若不提供背景信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听上去都是合情合理的。这给准确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就多义名词、同形异义名词以及单、复数名词的语义模糊性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歧义是语言运用中产生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要准确地理解歧义必须把它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语境既能消除歧义,又能产生歧义。本文着重分析的是在言语交际中语境歧义的产生及语境歧义产生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境角度入手,探讨句法歧义的作用机制,认为歧义是语言使用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句法歧义是歧义的一种,在结构层次上影响人们对语言的准确理解。句法歧义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句法歧义与人的认知密切相关。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包括语言使用的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背景知识等内容,是语义理解的基础,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是以语境作为基础进行的语言分析,语篇分析家在分析语篇时,必须要考虑语篇所发生的语境。因为在语篇中,最明显的语言成分也需要在语境的帮助下才能使其意义得以明确。在语篇分析中,语境有助于明确语篇中的意义和所指及推导出语篇中的隐含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辉 《科技信息》2012,(25):230-230
Lexical ambiguity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in English and other language,which brings many troubles to people in communication.And that is also why people have deeply studied this phenomenon for a long time.This thesis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lexical ambiguity from semantic perspective.The thesis talks about the three sources that contribute to lexical ambiguity: homonyms,polysemy and word class ambiguit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exical ambiguity from semantic perspective,this thesis aims at helping people eliminate troubles in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3.
语境因素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特别是背景知识和情景知识在语用学的分析中有重要的作用。语用前提是一个特定的语境下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语用前提必须是谈话双方所共知,而交际双方所共有的知识是语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应用言语行为理论解释话语主要借助隐藏在话语内的一些恰当条件、构成性规则知识和具体的语境情景。会话含义中的语境是为了使语言交际活动达到特定的目标,谈话双方都应遵守的普遍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是布迪厄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思想。语言是一种可供交换的经济资本;语言交换有一定的市场与调节规则;语言交换是言说者运用策略与技巧的言语行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高玲玲 《科技信息》2010,(33):I0234-I0235
语言的主观性是IF夸件句区分为客观的逻辑条件句和主观的逻辑条件句的动因,即其多义的动因。在主观的逻辑条件句中,IF分句p在命题层次上不是造成主句事件q发生或发展的直接原因,而是为主句的言语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和动机。  相似文献   

16.
误解不可避免但可消减.最大限度地消减误解需说写者与听读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从说写者角度看,未雨绸缪:有效明示(具体措施是谨慎选用、适当补足、有效提示等)与亡羊补牢:运用误解证据(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评价语与纠正语同现还是择用其一)是消减误解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词多义现象, 提出一种基于上下文规则的词义消歧算法(CR-WSD), 该算法以定义消歧规则的方式确定多义词在文本中的具体含义, 利用WordNet中知识结构和上下文关系进行语义选择, 完成词义消歧. 用Senseval 3中的全文作为测试集,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实现词义消歧.  相似文献   

18.
语境呈动态性和可变性,人的认识过程存在差异性,言语交际是在一定语境中进行的信息传递,是交际双方在意图和意义之间映射的互动过程。本文主要从认知交际的角度讨论动态语境中语用模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多义现象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Tyler和Evans(2003)提出的原则性多义模式为研究介词多义性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本文分析了这一理论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其核心体系即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用来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该论述为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英语语调模式的选择与话语者的身份、性别关系密切,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表征功能。文中简要论述英语高升调的社会文化表征功能和女性语调的特点,并利用母语语料库开展语音实验案例分析,用实验和数据统计分析来验证社会语言学家所观察的语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