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肠杆菌O157:H7的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肠村菌O157:H7培养于低温养条件下,以涂布平板法(PC)和最大近似值法(MPN)检测可培养细菌数,95-115d后表明可培养菌数下降为零,吖啶橙荧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AODC)检测细胞总数,表明细菌总数始变化不大,而活菌直接镜检计数(DVC)检测到的活菌数保持在10^6个/ml,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O157:H7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BNC)。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计数法研究了湛江东海岛北寮村3个高位虾池养殖过程水体和沉积物的可培养细菌与弧菌(Vibrio)的数量变化,并利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了分离自虾场环境细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调查的养殖过程中,2个虾池水体细菌与弧菌数量变化呈单峰趋势,9月份达到峰值;虾池沉积物以及水源地中细菌与弧菌数量变化无明显的规律.BL1样池沉积物细菌和弧菌数均与氨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中的弧菌数与硝酸盐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虾池细菌、弧菌数与多数调查的生态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虾场环境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差异显著(p0.05),细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性最高,在对照水源地沉积物中高达80.65%,其次为先锋Ⅴ和甲氧苄胺嘧啶,而对左氟沙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均敏感;样地水体和沉积物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相似的耐药性谱,两者的细菌耐药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养殖虾池与对照水源地的细菌耐药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水源地BL4沉积物中细菌耐药性显著高于水体(p0.05);3个样地细菌对抗生素均表现出较高的多重耐药性(MAR).  相似文献   

3.
吴迪  魏成熙 《贵州科学》2011,29(1):52-54,58
通过大田试验,以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施用有机肥、无机肥对酒用高粱四个生育时期根际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粱生长发育的抽穗到灌浆时期,土壤微生物数量达到最多,且有机肥比无机肥更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湖泊沉积物不同深度处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选取太湖梅梁湾作为采样点,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比较湖泊不同深度沉积物样品中细菌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太湖沉积物中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细菌种类和相对丰度与当前已有的可培养细菌研究结果一致。细菌群落结构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相邻近的沉积物分层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度较高;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沉积物中优势菌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表层沉积物与底层沉积物的细菌群落结构相差较大。鉴于氧含量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可以推断氧含量的变化是造成湖泊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另外,表层沉积物中的生物扰动也是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土壤抑细菌作用是影响生防细菌定殖的关键因素之一.土壤抑细菌作用检测方法的建立对开拓土壤抑细菌作用领域的研究极为重要.作者以生防菌解淀粉芽孢杆菌ZY-9-13为材料,通过GFP蛋白标记,建立了通过双抗平板及菌落荧光计数定量检测土壤抑细菌作用的方法.测定了云南省10个州市30份烟田土壤对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ZY-9-13-gfp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供测土壤的平均抑制率为23.92%.供测土样的p H值、有机质含量、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抑菌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0.90和0.93.  相似文献   

6.
傅筱冲  廖延雄 《江西科学》1994,12(4):233-238
嫩毛竹以水自然发酵,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计细菌数,用显微镜直接计数,平皿菌落计数及稀释计数(最大可能值)。计数结果,自始至终均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有芽孢菌,总菌数最高时为第30-49d。3种计数法均有其优劣。这些细菌的鉴定及其与木素生物降解的关系将见于后续报告。  相似文献   

7.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以水稻生产为主体,同时适量放养蟹苗,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亦能改善稻田生态系统环境。本研究以水稻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计数法和MPN法研究稻蟹生态种养对水稻根际微生物区系及主要生理类群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各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为主要类群,全生育期内稻蟹种养生产田细菌、真菌、放线菌总量分别为为常规稻田的1.65,0.48,1.00倍;稻蟹种养生产田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分别是常规稻田的9.28,6.44,5.22,3.65,3.00倍;稻蟹种养生产田主要微生物物种增加,改变了微生物多样性格局,细菌多样性指数最高出现的时间提早出现20 d。  相似文献   

8.
海水水族箱系统微生物生态平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将PFU引入水族箱生态系中定量采集附生的硝化细菌,荧光显微计数法直接计数水族箱中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菌数量的变化.研究了新建海水水族箱系统中硝化细菌的成熟过程.结果表明:在新建海水水族箱系统中细菌生态平衡的初步达成约需40d,验证了其他学者通过水质分析评价细菌功能的结论.应用PFU定量采集附生在滤床上的硝化细菌.及AODC和DVC法直接测定水体中具有代谢活性的细菌数量为研究细菌的数量动态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而又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归连作种植地和轮作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几种常见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分析当归种植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当归连作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用比色法和滴定法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显示采样地土壤微生物总数当归-大豆轮作地最多,当归连作地次之,荒地最少;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和微生物总数量的变化一致;土壤中真菌数量当归连作地最多,其次为轮作地,荒地最少.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呈现降—增—降的变化趋势;中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碱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随季节的变化逐渐降低.表明当归连作使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增多;当归不同种植方式会影响土壤酶的活性;土壤中性磷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中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数量变化趋势相一致,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则与真菌数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同种光敏剂对肿瘤细胞及耐药细菌的光动力(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效果,体外选取了金黄色葡萄球耐药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及结肠癌细胞(CT-26),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MRSA及CT-26对半乳糖酞菁类光敏剂T1的吞噬,四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法)和菌落计数法检测T1对CT-26细胞和MRSA的光反应及暗反应浓度曲线;结果发现CT-26细胞及MRSA对T1吸收迅速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T1介导的PDT对CT-26细胞和MRSA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也显示T1在CT-26细胞和MRSA内都有很强的荧光信号.T1介导的PDT能明显抑制MRSA及CT-26细胞的增殖,未来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肿瘤的新方法,为PDT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一个包含温度、pH值、投加量及基质浓度的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固体生物菌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在该最佳培养条件下用不同氨氮基质浓度的废水对微生物进行培养,通过显微镜镜检确定该微生物的形态为杆状,生物活性较好.通过细菌计数法准确计算出微生物的数量可达7.9×109个/mL.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是一种对流动的单细胞或小颗粒分子进行快速、多参数检测的新兴技术,其以快速、精确的特点,被应用于食品微生物的检测中。本研究以牛乳为材料,使用蛋白酶消化和尼龙膜过滤的方法来去除生乳中的大颗粒物质;利用7-AAD进行染色,结合荧光微球,对细菌总数进行计数;在FACS Aria II flow cytometer(BD)流式细胞仪的操作系统上建立微生物的检测程序检测细菌总数;检测限达到101 CFU/mL数量级。检测结果与平皿菌落计数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术与平皿菌落计数法的结果呈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生植物对系统中磷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磷在不同的水生植物系统中的重新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水植物(青萍和紫萍)吸收的磷主要来自于上覆水,而沉水植物(黑藻和水花生)吸收的磷直接来自于沉积物。沉积物中的解磷细菌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从而降低了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不同的水生植物处理系统中,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解磷细菌的数量均有差异,且沉积物的磷含量与解磷菌的数量呈现出一种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济南市护城河(解放阁)水质及底泥沉积物中细菌菌群进行检测分析。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用平板计数法检测河底淤泥中的细菌数量;用MPN法检测肠道菌群及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用16S r DNA部分测序技术对可培养细菌进行分类分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V4区)对细菌菌群的多样性进行分析。水质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护城河水质整体良好。基于微生物培养技术的细菌菌群分析结果表明:底泥中存在较低数量的大肠菌群,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数量接近,反硝化细菌数量较高。可培养细菌中还存在多种水生细菌和其它土壤细菌,其中芽孢菌是最常见的分离菌。高通量分析结果表明:护城河底泥中的细菌具很高的多样性,如在属的分类水平上有548个单元,在科的分类水平上有392个单元。研究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技术能提供在不同分类水平上菌群多样性的全貌,信息丰富,但难以提供细菌类群的详细信息,如不能得到种的信息,也不能得到大部分属的信息(因为大部分属至今还没有被正式命名)。而传统的培养方法可以简便地分析特定菌群的数量,还能给出像大肠菌群数量、硝化细菌数量、病原菌的种类及数量等重要信息。因此,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细菌培养方法相结合可弥补各自的局限性,为环境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提供更加全面和详尽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湖泊沉积物中的生源要素对细菌含量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沉积物中的细菌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找出中值粒径、总有机碳、总氮、总磷等环境因子与细菌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对影响细菌含量的环境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湖泊沉积物中细菌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沉积物粒径影响营养元素的赋存从而对细菌含量产生影响;总氮、总磷、总有机碳对沉积物中细菌含量的影响与湖泊水域环境、不同季节温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新型卟啉类光敏剂光动力体外灭菌的活性,体外培养了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3种菌株,分别检测3种细菌对5种卟啉化合物(PA1—PA5)的吸收量,菌落计数法检测PA1—PA5对3种细菌的光反应、暗反应浓度曲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菌吞噬光敏剂的情况.结果发现,5种卟啉类化合物均具有较缓慢的光漂白率和较强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检测结果也表明,3类菌株可以选择性地吸收化合物PA1—PA5.相比于其他4种光敏剂,PA1表现出明显的杀菌性能,当PA1浓度增加为31.25μmol/L时,光照PA1对3种细菌的灭活率达100%.PA1对3种细菌的光动力灭菌效果最好,未来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虾池沉积物细菌多样性分析和若干可培养技术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虾池沉积物细菌的多样性,改进培养技术,采用8种培养基培养虾池沉积物细菌,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不同培养基平板获得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同时与原位样品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比较.多数细菌在2周内长出,第3周至12周,在VL55、DNB、HM2和DR2A平板上可分离出新的细菌,其他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增长不明显.分别使用琼脂和结冷胶作为凝胶剂,结果发现,结冷胶平板和琼脂平板相比,表现出高保湿性、高菌落数和高细菌多样性的特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样品中的优势细菌约60种,经过不同培养基培养后,得到的细菌多样性为50种左右,约为原来总数的83%,但是细菌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优势菌群发生转化.测序结果证明了这一点.虾池沉积物中有着较高的细菌多样性.培养基的改进、结冷胶的使用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效提高了虾池沉积物中细菌的可培养性.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区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磁化率监测指标的探索研究。选择两个尾矿库、尾矿废水汇入河流的上游土壤、中游土壤以及未污染土壤分别进行磁化率测试。发现在尾矿库中,细粒沉积物中磁化率值高于粗粒,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磁化率显著高于未污染土壤。在污染河流沉积物和土壤剖面,随沉积物从土壤向底部粗砂过渡,下部粗粒沉积物的磁化率大于上部土壤,这一变化特征说明大宝山地区的原生污染可能更为严重。研究证明磁化率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南极阿德雷岛地表沉积物中细菌多样性及对环境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取南极阿德雷岛沉积物柱状样各层次的总DNA,利用PCR-RFLP方法,对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及分布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它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细菌多样性丰富,分属于8个类群,以CFB(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ioides)类群和Proteobacteria类群的β-,γ-亚群为主.在7 cm左右深度的沉积物中,可培养微生物和16 S rDNA序列多样性与其他深度的沉积物有明显不同,推测与环境的变化有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与降解有机化合物相关的细菌,表明阿德雷岛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潜在降解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泉州湾设置7个站位,测定了2004年2月航次表层沉积物在添加PAHs后呼吸活性的变化,结合多环芳烃降解菌的数量及细菌总量的测定,对泉州湾海域表层沉积物对多环芳烃的降解潜力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碳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的呼吸活性,外加PAHs对各站点的影响有别,同一样品受菲、芘、荧蒽的影响各不相同,其影响程度与本土降解菌的数量有一定相关性,表明细菌在海洋环境PAHs的生物降解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 d后各样品的呼吸作用强度逐渐接近自然对照样,可见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有着强大的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与降解PAHs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