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13种中草药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对比,筛选复合抗氧化剂原料,并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紫草、甘草、槐米提取物为最佳复合抗氧化剂原料,在其配比为2:1:1时,复合抗氧化剂协同作用最强,对鹅油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衰老的主流理论是"氧化性损伤",正是这个理论催生了抗氧化维生素产业,让抗氧化剂成为了人们钟爱的回春疗方。但是,这个方法在动物实验和临床检验中却未能如愿成功。这个理论究竟错在哪里?抗氧化剂的理论基础所有生命都依赖于由原子链和环结构组成的具备精确形状的巨大分子。将这些原子结合在一起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这些共价键的强度都相差不大,使得细胞很  相似文献   

3.
在回归拟合函数的基础上,引入马尔可夫链预测理论,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的“回归-马尔可夫”复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Si+1%SiC+1%Al三种复合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最佳;同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手段探讨了金属Si、SiC和金属Al在再生铝镁碳砖中的抗氧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Mason的信号流程图理论和马尔科夫链理论分别研究了含有正常、加严、放宽及暂停检查的计量调整型抽样方案“ISO-3951(1981)”及修订稿ISO/DP3951(1984的动态特性和复合接收率。该研究有助于全面评价ISO—3951系统。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综述法,针对急性剧烈运动引起机体细胞内过氧化和抗氧化失衡,造成氧化应激损伤的情况,分析了不同运动对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探讨了抗氧化剂的补充.研究表明:通过运动中生成抗氧化剂、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及提高抗氧化剂酶的活性,可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的损害,为今后抗氧化剂在运动机体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抗氧化剂对再生铝镁碳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Si 1%SiC 1%Al三种复合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最佳;同时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手段探讨了金属Si、SiC和金属Al在再生铝镁碳砖中的抗氧化行为。  相似文献   

8.
迷尔特醌类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迪尔特醌Ⅰ、脱氢迷尔特醌和迷尔特醌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构效关联进行了AM 1水平的量子化学研究 .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 (AH)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可能是醌类抗氧化剂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机制 ,复合自由基稳定化能CRSE与诱导期测定结果的相对趋势吻合 .AH的化学活性和AH R·的稳定性对此种抗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 .对于抗氧化剂相对活性的比较 ,AH R·中原子自旋集居分布和原子自由价是两个有价值的电子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产业中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推动去中心化、构建信任机制、变现数据价值、加强产权保护,使体育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动力源泉.但“区块链+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着区块链技术应用瓶颈突出、复合人才匮乏、监管手段欠缺、应用有待拓展等现实困境,应该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大研发投入、革新监管技术、加强人才培养,以助力“区块链+体育产业”健康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醌类抗氧化剂活性的一个理论标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丙烯酸、丁烯酸、辛烯酸辛二烯酸模拟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RH)底物,对一组典型醌类和VE类抗氧化剂(AH)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AMI水平的系列量子化学模拟与计算,并提出两个标度抗氧化剂相对活性的量子化学指标:复合自由基稳定化能CRSE和自由基稳定化能RSE.CRSE和RSE同诱导期和速率常数测定结果的相对趋势吻合,并可按作用机制对油脂抗氧化剂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1.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CO2捕集技术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基于钙铜复合吸收剂的钙循环耦合化学链燃烧工艺是一种改进的钙循环技术,通过耦合化学链燃烧来替代钙循环技术中高能耗的空气分离器,可显著降低系统能耗、提高其经济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介绍了钙循环耦合化学链燃烧工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目前钙循环耦合化学链燃烧工艺面临的重大挑战——钙铜复合吸收剂CO2捕集性能在循环过程中的急剧衰减;综述了提高钙铜复合吸收剂CO2捕集性能的改性措施,主要包括载体负载法、水蒸气活化、高温热预处理等;综合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指明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三共株式会社从绿茶中提取植物多酚类—儿茶酚、培酸—L—表儿茶酯、表培儿茶酚、培酸表培儿茶酯等为主成分,制造新型抗氧化剂,商品名为“三食”。“三食”抗氧化剂具有与 BHA(丁基羟基茴香  相似文献   

13.
采用Schaal耐热实验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自氧化过程的影响以及不同抗氧化剂对猕猴桃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对猕猴桃籽油的自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温度的影响更明显;TBHQ对猕猴桃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均对TBHQ与PG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且抗坏血酸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优于柠檬酸;添加0.015% TBHQ+0.005% PG+0.01%柠檬酸或0.015% TBHQ+0.005%PG+0.01%抗坏血酸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猕猴桃籽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13~14个月.  相似文献   

14.
建立中药在人体内释放的物理模型,研究中药间接缓慢释放的动力学规律,其中考虑到由于释放复合介质渗透、中药松弛膨胀而引起的力学状态的变化。研究表明,中药与释放复合介质移动速率的相对大小是控制中药扩散释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参数不确定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模型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参数不确定性的全预应力混凝土梁模型修正方法.灵敏度分析发现混凝土弹性模量和密度是影响梁的自振频率较大的参数.在贝叶斯理论中融入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算法,实现了有限元分析程序和复合链抽样技术的协同工作,得到了模型参数后验分布的统计特征,并预测了梁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分布范围.数值分析表明:模型参数后验分布的标准差相...  相似文献   

16.
对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传统中药升降浮沉理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的科学认识,目的在于补充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发展中药临床用药原则、提高中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中药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索氏提取法提取了中药半枝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半枝莲中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其还原能力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相当,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天然抗氧化剂因具有安全性高、低毒、抗氧化性强的特点,而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综述了天然抗氧化剂的分类和天然抗氧化剂对植物油脂的抗氧化机制,以及植物油脂中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植物油脂储存、保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探讨鸡腿菇复合制剂的降血糖作用,为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分成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盐酸二甲双胍)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鸡腿菇复合制剂)组,连续给药16d,每4d检测1次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每8d对小鼠进行1次称重.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鸡腿菇复合制剂可以降低小鼠的空腹血糖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此外鸡腿菇复合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因糖尿病造成的小鼠体重的降低.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鸡腿菇复合制剂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碘量法研究了中药赤胫散醇提取液对猪油的抗氧化性,以EDTA、VC、柠檬酸做对比,结果表明,赤胫散醇提取液对猪油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仅次于EDTA的抗氧化性.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找无毒害作用的优质天然抗氧化剂,为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