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大量临床实践及动物实验表明,机能调整可能是针刺镇痛的基础。即在针刺作用下,机体内发生一种生理范畴的积极主动的调整过程,通过神经——体液系统,改变机体的原有机能状态,使之达到新的统一,从而影响痛阈,起到针刺镇痛效果。针刺作用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已有不少报导。我们用脑内激素埋藏技术,在大白鼠下丘脑腹内侧核埋藏氢化可的松,可以阻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并发现这样的大白鼠动物模型,其针刺镇痛效应下降。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一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能否激活这一系统,同时观察动物痛阈及针刺镇痛效应的变化,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阐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与针刺镇痛的关系,而且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通过机能调整探索克服针麻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也将是有意义的。激素作用的第二信使环一磷酸腺苷(CAMP)与三磷酸腺苷(ATP)合用可以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因此,我们应用这一方法希望激活大白鼠这一系统时,观察动物痛阈、肾上腺抗坏血酸及针刺镇痛效应等的变化,以便进一步了解这一系统与针麻效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实验动物为4~30日龄幼兔,侧脑室注射东莨菪碱对4~15日龄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有增强效应,对20日龄左右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无明显作用,对25、30日龄幼兔的迷走──加压反应表现程度不同的抑制效应.提示,家兔在个体发育初期,中枢胆碱能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迷走──加压反应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麻临床和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效应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变化有关。研究在针刺的作用下,参与镇痛的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作用机制,不仅对阐明针麻原理有着重大意义,而且通过改变这些神经结构、递质和体液因素的机能状态,对于提高针麻效果可以提供有效的途径。环一磷酸腺苷(CAMP)对各种不同动物的各种不同组织的代谢与生理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第二信使,它参与神经系统的突触传递和激素合成、释放及其生理作用过程。因此,针麻过程中环一磷酸腺苷在有关器官组织中的变化,以及外源性CAMP的使用,对于针刺镇痛效应和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将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心脏活动的调节,经典的观点是交感神经中枢与副交感神经中枢的互相作用通过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调节心脏活动,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加强加速,迷走神经兴奋时使心搏减慢减弱.但是近年来有丰富的资料证明,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不但有负性效应,也有正性效应.交感神经兴奋时不能减弱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效应,反而有  相似文献   

5.
<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常见急症,及时有效的扩容对于阻断休克发展,避免急性肾功衰和MSOF发生至关重要,后者死亡率高.70年代以来,人们深入研究了高渗盐水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机理、效应;动物实验中观察到,7.5%氯化钠溶液能使失血性休克动物平均动脉压回升,心排出量增加和内脏血流灌注量增加.国外提出将7.5%氯化钠溶液(Hypertonic Saline,HTS)用于现场复苏,以缩短入院前时间.1984年第十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上,我们报告了应用微循环形态学动态观察的方法研究HTS在治疗家兔急性失血性休克中的作用,证实HTS能迅速增加回心血量和有效血容量,从而逆转低血容量性休克.从1985年起,将这一研究延伸至临床,制定出低血容量休克HTS扩容方案,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实验采用中缝大核(NRM)内微量注射、胃内压记录、针刺调节胃运动变化等方法,研究NRM相关神经递质、受体及细胞因子与电针影响大鼠胃运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电针显著抑制胃收缩幅度,对胃收缩频率无影响.NRM内分别注入5-HT和IL-6均能加强针刺对胃收缩幅度的抑制效应.NRM内注入纳洛酮可反转针刺效应.NRM内注射L-NAME能加强针刺抑制胃收缩幅度的效应,而NRM内注射L-Arg则可减弱或反转针刺效应.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可明显抑制胃收缩幅度,针刺效应可能是通过NRM中阿片肽实现的,并通过NO调节针刺效应.NRM中的5-HT及IL-6可影响针刺对胃收缩幅度的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系统共同参与了针刺作用.  相似文献   

7.
神经元放电的时间结构包含了大量的编码信息.为了研究针刺作用下神经元放电的时间结构,通过不同手法针刺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在脊髓背根处获取神经放电序列,运用fano因子和分散分析等方法对神经充放电序列进行分形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神经元放电序列的fano因子随统计时间窗的增加而增加,具有长时程相关性.部分神经元序列的fano因子在小时间窗处出现明显的峰值,具有短时程相关性.放电特征分析显示该峰值是由于簇放电所致.这些结果说明针刺能引起脊髓背根神经元放电时间结构的变化,针刺效应是长时程效应和短时程效应相结合的产物.这些结果为针刺注重时间效应提供了合理解释,也为量化针刺手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作为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扣带回的机能活动与痛感觉有关。利用慢性埋藏电极的方法刺激大白鼠扣带回前部,发现动物痛阀升高。刺激扣带回前部32区及其附近皮层区可以明显地增强针刺镇痛效应。利用电流损毁32区及其附近皮层区,可以减弱或完全取消针刺镇痛效应。根据实验结果,作者认为扣带回皮层这种对针刺效果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中枢控制情绪反应的系统或是结均而实现,而是直接地影响中脑,丘脑以及基底核某些与痛感觉或是痛反应有关的神经核团。扣带回的兴奋活动能够影响针刺镇痛效果,在报导这一实验结果的时候,我们曾经指出,作为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活动和作用有待今后作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近年来有关扣带回组织学方面研究所获得新的知识,更使我们觉得有必要继续过去的工作,对它作进一步的验证。这部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用分区刺激和损毁扣带回的方法来研究扣带回对针刺镇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刺穴位对改善百米短跑运动能力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在运动实践中针刺(位对改善短跑运动能力的影响。按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针刺训练组、训练组和训练对照组,进行百米跑间歇训练,记录运动成绩,分析针刺恢复措施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与训练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针刺训练组和训练组对提高百米运动成绩的即时效应有显著性意义(ρ<0.05),然而对提高百米运动成绩的累积效应却不具有显著性意义(ρ>0.05)。结论:针刺(位具有改善百米短跑运动能力的作用,但是一次训练和针刺后短时间的即时效应较明显,而长期的累积效应却不显著。建议在整个训练过程中,两次训练的间隔时间内也加入一定数量的干预措施(如针刺(位等),从而提高累积效应。同时,在运动后根据受试者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补、泻的不同手法,以达到针刺(位提高百米运动成绩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均表明,在针刺镇痛机制中,神经体液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可能是这些因素是的一个环节。我们前一阶段的工作已表明,应用脑内激素埋藏技术阻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以后,肾上腺皮质萎缩,针刺镇痛的效应下降,反之应用激活剂激活下丘脑——垂体——肾  相似文献   

11.
针刺在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于人和动物的传染病、炎症、变应性疾病和热性病。实验研究证明,针刺能激活抗体的反应,使白细胞增多,激发吞噬作用和对原虫、肿瘤、X射线侵害的防御机制。针刺的某些效应是通过外周神经、脊神经、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以及这些神经系统的反射的参与而实现的。看来下丘脑可能含有免疫调节中枢。从下丘脑释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边缘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扣带回的机能活动与痛感觉有关。利用慢性埋藏电极的方法刺激大白鼠扣带回前部,发现动物痛阀升高。刺激扣带回前部32区及其附近皮层区可以明显地增强针刺镇痛效应。利用电流损毁32区及其附近皮层区,可以减弱或完全取消针刺镇痛效应。根据实验结果,作者认为扣带回皮层这种对针刺效果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中枢控制情绪反应的系统或是结均而实现,而是直接地影响中脑,丘脑以及基底核某些与痛感觉或是痛反应有关的神经核团。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文献报导已见针刺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但在动物实验方面加以验证并进而阐明其机理的资料尚无。我们在前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观察了针刺对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并对其作用途径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侧脑室注入酚妥拉明和心得安对4~30日龄兔的迷走-加压反应有明显的阻断作用,迷走-加压反应显著减弱.揭示家兔在个体发育初期的迷走-加压反应形成中,肾上腺素能α和β受体系统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针炙原理,祖国医学遗产中早有记载:“经脉者所以行血气,……故血和则经脉流行。”所谓经脉不通则痛、气伤则痛,说明血气与痛的形成及消退有着密切的关系。用现代主理解剖学的观点来理解,它可能和神经系统、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活动有关,即神经——体液在机体的针刺镇痛调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刺麻醉的临床实践表明:针刺镇痛效应的出现,需要一段诱导时间;针麻后不留针,仍可进行手术。这都说明针刺镇痛的发展与消退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过程的缓慢和持久的特点来看,可能有体液因素的参与。动物交叉循环的实验也指出,通过神经的作用,可能有某种体液因素产生。在针刺的作用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出现明显的变化。如针刺免或大白鼠某些穴位,肾上腺皮质活动明显加强,表现为尿中17一酮类固醇含量增加、肾上腺皮质变厚增重、皮质内胆固醇及抗坏血酸含量减少、束状带糖元下降、碱性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高、血液中嗜酸性白血球减少等。在临床实践上,也发现  相似文献   

16.
 构建胸部创伤血气胸、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应用集负压吸引、血液回收、抗凝过滤、自体输血、穿刺引流等多功能的一次性专利装置回收胸腔血,探讨自体血回输对重创失血休克血气胸救治效果。将普通级比格犬18只随机分为微创休克组(A组,n=6只)、重创血气胸失血性休克自体血回输组(B组,n=6只)、重创血气胸失血性休克非自体血回输组(C组,n=6只)。观察动物的存活率、生理指标、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和血小板数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的存活率高, 血液中红细胞等各项参数保持良好。运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回输胸腔血对重创失血休克血气胸犬有明显的救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技术优势 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经过近6年的研究工作,从数百个组分中提取了一个单味中药单体有效成分--米依纯,实验证明米依纯不但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该有效成分目前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动物实验证明,该成分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并降低心率,且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在清醒动物、麻醉动物中均证实上述作用,其降  相似文献   

18.
上皮生长因子预防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生长因子(EGF)对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术中对犬心包内喷洒上皮生长因子3个月后,观察心包粘连情况;选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及室缺病人40例,术中心包内喷洒上皮生长因子,术后6个月、12个月经CT检查,判定心包粘连、增厚结果.结果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实验组粘连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EGF心包内应用有明显预防心脏术后心包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脉隆胶囊对动物心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脉隆(XML)胶囊对离体蛙心和大鼠在体心脏的影响.方法:用低钙任洛氏液造成离体蛙心心脏活动抑制及用3%戊巴比妥钠造成大鼠在体心衰模型,观察XML胶囊对动物心肌收缩张力及心肌收缩频率的影响.结果:XML胶囊三个剂量组均能剂量依赖性地加强在体和离体动物心肌收缩张力,且高剂量组的效果与XML注射液组相当.XML注射液和XML胶囊对离体蛙心的心肌收缩频率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加快受损的大鼠在体心肌收缩频率,并优于西地兰组(P<0.05).结论:XML胶囊对动物心脏的影响与XML注射液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20.
实驗用正常、药物处理及去大脑皮层的家兔。在不麻醉下左頸总动脈连水銀檢压計测血压。气管插管記呼吸。用肝素抗凝。部分动物用氯化管箭毒硷制动,行人工通气。借感应电針进行刺激。电針正常动物素髎穴的血压反应与血压水平及电流強度有关;当血压水平較高时,易得减压反应,只有增加电流強度才能加压。去大脑皮层、长期餵溴化鈉或咖啡因,此种关系减弱或消失。靜脈注射戊烷巴比土鈉,加压反应减弱,減压反应增強。药物作用消除后则恢复。上述变化不因切断减压、頸交感、迷走等神經,阻断右頸总动脈血流及阿刀平的作用而消失。放血以降低血压水平,则針刺的加压反应增強。长期餵溴化鈉有压抑血压作用,波动減弱。重复針刺加压减小以致变为减压。血压水平迅速降低或消除正常动物因針刺血压水平逐渐升高的現象。可能与某些激素分泌受到压抑有关。大剂量的溴化鈉则破坏神經系統的机能,导致骨肌瘫瘓,甚至出現血压反应的时相性变化。咖啡因有增強加压反应的作用,使血压延迟恢复,甚至有周期波出現。皮层上用麻醉剂或氯丙嗪,加压反应减弱。看来,季节与反应性质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