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提供了关於镓在某地鋁土矿中的含量分布資料,探討了镓在鋁土矿形成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的結果表明,镓在铝土矿中的含量随着鋁的含量而規律地相应增减,二者紧密相伴,Ga/Al重量比值的变化在1.1—1.4×10~(-4)之間,說明鋁土矿形成时介貭的酸硷度变化不大。至於镓同三价铁在鋁土矿中則未見明显的依附关系。文中还討論了镓同鋁在风化作用中性貭上的同異和镓在鋁土矿中的存在形式問題,並对某地鋁土矿与其它地区的鋁土矿作了成分上的对比,推論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鋁土矿中镓含量差異的原因。除了物貭来源、介貭性貭的变化之外,某地铝土矿中之所以含镓較低,看来与組成矿石的铝矿物成分即其中鋁含量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引言东江下游洼地积水区,系指广东东莞县石龙鎮东南丘陵地間的一片低洼地带,包括寮步、常平、茶山、南社、石排等乡。积水面积达257,250市亩。1953年,作者曾与范信平、刘育民同志在叶汇和缪鴻基敎授的指导下到該区作过一个多月的調查,調查内容包括該区的地貭地貌和积水情况。以后,在1957年作者又因带領地理系三年级地貌科学研究小組的同学到該区作过短期的地貌实习,趁机又对該区的灾情作了訪問。所得結果和以前我們調查的情况大体相同。本区积水情况虽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亦大,但在国民党反动統治时期,对于这样  相似文献   

3.
本文綜合分析界於华北地台与华南加里东地槽系(区)之間的下揚子地区的沉积建造序列、內部結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大地构造发展历史等方面的特征,提出該区在大地构造单元和性质方面应属於位于地台和地槽系(区)交接地带的一种新的构造型式ˉˉ台缘沉陷带。並将下揚子台缘沉陷带和安加拉——勒拿河台缘沉陷带进行了对此分析,指出二者在发展上的共同性是主要的,但又各具特色。賀兰山六盘山区和大巴山区可能是这样新的构造型式的例子。下揚子台缘沉陷带主要特点有三:(1)它的构造发展长期性,包括震旦紀和古生代的漫长地貭时期,且与相鄰地槽系(区)平行发展,因此可区別於短期发育的边緣拗陷;(2)由於在构造长期发育过程中,隆起和拗陷交替出現,其內部結构頗为复杂;(3)它可作为华北地台的一个第一級构造单元,而与地盾和台坪相並列。但从大地构造性貭言,仍属於一种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江苏北部东海,贛榆县一带榴輝岩的地貭特点及其岩石学矿物学特征作一简单介紹,並对其退变貭作用和成因进行初步探討。根据苏北榴輝岩的地貭,岩石及矿物的特征推测苏北榴輝岩的形成可能是沿古老的郯城——江深大断裂有关的次一級断裂和胶南深大断裂带侵入的基性岩受到深成变貭作用的結果。在后来构造运动过程中,同时发生退变质作用,形成块状榴輝岩“核”及片理化的榴輝岩,角閃岩及綠泥片岩部分受到后期偉晶质注入影响,統一的,大小一般約数平方公里的溜輝岩被分割为許多小透鏡体状榴輝岩“核”,在一地区成羣出现。榴輝岩“核”之間片理化部分則受注入影响而成混合片麻岩或黑云母微科长石片麻岩,而榴辉岩“核”的部分不易受注入影响,故云母石英偉晶岩脈及石英脈发育,与榴辉岩总昌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紹苹果酸和甘油酸作为螯合滴定的新隐蔽剂,能隐敝錫(Ⅳ)、钛和锑(錫(Ⅱ)只能部分隐蔽)。在pH5.5間,用10毫升10%苹果酸能隐蔽150毫克以下的錫,对鉛的滴定无影响。同量的甘油酸亦能隐敝50毫克以內的錫。二者均可认为鍚(Ⅳ)的良好隐蔽剂。在有锡、鉛、鋅、鎘、鉍、銅、鎳、钻和銻的溶液中,以适量EDTA将所有阳离子絡合后,苹果酸或甘油酸能只将与鍚絡合的EDTA置换出来。用过量的标准鉛溶液絡合置換出的EDTA并放置15—20分钟后,可用EDTA滴定剩余的鉛。从实际置换出的EDTA便可計算錫的含量。应用此法以滴定锡基合金或鉛基合金中的錫,得滿意結果。这提供既有高选擇性又快速滴定锡的方法。附注:本实驗由李文义和陈兴錦二同学于]963年上进行毕业論文时所作。李研究苹果酸,陈研究甘油酸,将二者研究結果合并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6.
盘县砂锅厂金矿大麦地—小尖山矿段产出层位是峨眉山玄武岩组一段下部凝灰岩,为凝灰岩型金矿。在大麦地—小尖山矿段内发育有较多的断裂构造和与黔西南其他金矿区氧化程度相比较为强烈的褐铁矿,褐铁矿多发育在有断裂构造通过地带,充填在节理、裂隙、破碎带中,呈铁壳、脉状、网格状产出。经系统测量统计并做出褐铁矿走向玫瑰花图显示,褐铁矿与断裂构造有着方向上的关系,并且矿段内的矿(化)点与围岩蚀变中的褐铁矿化、硅化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区历来被認为是淮阳地盾,近年来有些研究者对淮阳地盾的論点,逐漸怀疑或否定。認为該区是古华北板块与古华南板块的結合带,在具体划分上应归华南地区。笔者从板块构造的观点出发,根据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以及野外和实驗室等資料和数据的研究,認为大別山区的南部:从湖北省大悟以西經紅安—广济—宿松—桐城—庐江—綫,是古华南板块向古华北板块碰撞型的結合带。大別山区应划归华北板块。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石墨矿属中国Ⅲ级成矿(区)带—上扬子中东部(坳褶带)Ⅲ-77-②湘鄂西-黔中南-磷-铝土矿-硫铁矿-石墨成矿亚带,文章对湖北省石墨矿产资源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主要出产晶质石墨,矿床类型主要以区域变质型为主;湖北省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代表层位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水月寺(岩群),中元古界红安(岩)群和震旦系陡山沱组;湖北省鳞片状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宜昌、广水和红安等地;湖北省石墨矿矿石类型有片岩型、片麻岩型、变粒岩型、混合岩型、透辉岩型及大理岩型,其中,构成工业矿床的主要为大理岩型、片岩、片麻岩型,以大理岩型质量最好;湖北省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枣阳、随县、十堰,但品位较低,难以加工利用。  相似文献   

9.
江浪穹隆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属九龙—木里铜锌多金属成矿带,江浪穹隆为区内重要的控矿构造,穹隆内发育多处矿点,找矿前景良好.在分析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地质依据和光谱前提的基础上,依据研究区矿化蚀变特征及蚀变矿物的特征光谱分别进行鉄化蚀变信息和泥化蚀变信息的提取,并结合前人的地质、物探、化探成果进行综合叠加分析,提出江浪穹隆成矿区的挖金沟—柏香林、打熊沟—黑牛洞、上海底—白崖子—笋叶林3个区域具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郭米寺—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走廊南山铜多金属成矿亚带,中寒武统黑刺沟群为主要的赋矿地层,北西西—南东东向高角度逆冲断裂是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本文利用地电化学法对郭米寺—尕大阪铜多金属矿区覆盖区进行找矿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在已知矿区的剖面上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本区寻找隐伏矿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发现的并殖类吸虫和并殖类研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殖吸虫主要分布于东亚各地,如中国、日本、朝鮮、越南、泰国、菲律宾、印度、錫兰、馬来亚、印尼及南洋各島屿等。国内分布很广泛,除靠近黄河以北的几个省区以外,几乎都有并殖吸虫的踪迹,其中不少还造成人病流行区。近年来由于对并殖病流行区的范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此对該病的危害性也有了較深的认識。这是并殖吸虫的研究能够引起全国注意的重要原因。本文着重介紹最近发現的种类,并对并殖研究中的一些关鍵性问题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2.
利用佛尔頓的变分函数,計算了激子——晶格互作用对激子的能级和有效貭量的影响,在有限温度下,除了圍繞激子的虛声子外,还存在实声子(晶格的热振动)激子与声子的作用使激子的能级降低,有效貭量增加,且二者都与温度有关。在絕对零度下,結果与利用古拉列的变分函数得到的結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符山石是典型的接触交代变质形成的矿物,常见于酸性火成岩与碳酸盐岩(石灰岩与白云岩)及其他含钙沉积岩的接触带,与所谓的硅卡岩矿物—石榴子石、透辉石、硅灰石等共生。近来,由于对矿床矿物学的研究结果,已知,不仅在硅卡岩、正长岩、霞石正长岩和微粒正长岩(Orthoclasite)中有发现,而且在碱性伟晶岩中亦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南京菊花台一带的雨花台砾石层,进行了岩組和岩相的綜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雨花台砾石层是一种古代的冲积层,属於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物。单向的韻律性斜层理的发育,及大多数砾石a軸呈逆水流方向傾斜(平均傾角10°±)的特征,乃其重要的成因标誌。旋迴多阶构造的出現,表明該砾石层至少形成于两次升降运动的情况下,並且是在总的下陷环境中形成。砾石在空間上具有明显規律性的方位,以“枞向”方位为主,有“横向”和“斜向”方位的复合;砾石呈空間迭置的形式存在。岩组和岩相分析的結果同样証实,該区砾石层形成吋古河流运动的方向是自西南向东北(NE15—60°),水流的速度可能为0.8—1.6米/秒。对砾石成份、粒度、形态特征詳細研究的結果,可以认为部分砾石可能是再生砾石,即由更古老的砾岩經冲刷搬运和再沉积而成。由於90%以上的砾石为坚硬的硅貭岩石,同时砾石的园度和分选性也比較好,因此,实用經济价值也很大。  相似文献   

15.
红山子—广兴铀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端,属沽源—红山子铀成矿带的一部分。通过基础地质研究和热液型铀矿勘查与评价等工作,对该区铀矿控矿因素取得了赋矿围岩的层位具有多层性、控矿断裂构造具有多向性、矿体定位界面具有多样性、隆起区和坳陷区的矿床保存具有差异性、围岩蚀变具有一致性、矿体与潜火山岩的内-外接触带空间关系密切等一系列新认识。根据新认识优选出大兴永—鸡冠山断裂带南段南窝铺地段、大兴永地段和百岔河断裂带北段刘家营子地段3个找矿靶区,并对其中2个靶区开展钻探验证,发现了多个工业铀矿孔,显示出该区找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海水中的硝酸盐不仅是海洋植物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盐,而且对研究海洋水团动力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貭学和生物起源学等也是很有意义的。目前海水中硝酸盐的測定方法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馬錢子碱法。該法虽有一定的灵敏度,但操作复杂麻煩,影响因素多。 2.二苯胺法和二苯基联苯胺法。該法虽比馬钱子碱法好,但仍存在許多困难,技术較难掌握,重现性差,甚至往往不显蓝色,或所生顏色不成色阶等。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克错铜多金属矿区的找矿潜力,文中对该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共发现矿(化)体28条,根据铜、锌、金、铁矿体赋存条件分析,发现矿体的形成与地层、构造及岩浆岩关系密切;区内与铜多金属矿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孔雀石化、矽卡岩化、碳酸盐化及硅化等;区内矿床形成于华力西期—印支期。根据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该地区铜多金属矿床的类型分为两类,西研究区为热液充填型矿床,东研究区为矽卡岩型矿床,研究区具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与蚀变分带地球化学特征,将近矿、远矿蚀变围岩与紫红色安山岩进行对比,以Al_2O_3为惰性组分,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组分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分析微量元素的迁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蚀变的空间位置关系自内向外可以划分为3个蚀变带即钾硅化-绢云母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化带,其中与矿床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绢英岩化带;岩浆热液沿裂隙侵位交代围岩,近矿蚀变围岩中各组分质量变化都非常明显,Mg O,P2O5,TFe2O3,Ca O和Na2O组分都在蚀变时随热液大量迁出,而SiO_2和K2O则在热液对围岩进行交代过程中保留下来;近矿蚀变围岩多发生硅化、钾化、绢云母化、黑云母化蚀变;近矿蚀变围岩中明显减少的组分TFe2O3,Mg O和P2O5在远矿蚀变围岩中都略有增加,Ca O质量分数显著上升,SiO_2质量分数减少;远矿蚀变多发生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近矿蚀变围岩轻重稀土分馏最强,远矿蚀变围岩轻重稀土分馏减弱;近矿蚀变围岩主要富集U和Th等高场强元素,多强烈亏损Ba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其中La,Ce,Sr,Nd,Zr,Sm和Y元素从近矿围岩中组分流失而在远矿围岩处相对富集,具备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地球化学与围岩蚀变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川南地区位于东經104°—106°、北緯28°附近,北界长江,南临云貴高原;包括古藺、敍永、古宋、兴文、长宁、琪县、高县、筠連等八县。地势南高北低。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物产丰富,工农业生产也較发达。解放前有熊永先、罗正远、楊敬之等先后在本区进行过地貭工作,解放后亦有不少地质队进行过普查与勘探工作,对本区地貭情况及矿产分布均有所闡述。但对煤系地层沉积規律  相似文献   

20.
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的稀土矿开采地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燕  何国金  曹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590-5596
原地浸矿法和池浸法/原地堆浸法(非原地浸矿法)是江西省稀土矿开采常用的方式。以江西省定南县为研究区,根据稀土矿开采方式和特点,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方法,结合纹理信息、面积大小及上下文关系等特征,对研究区2010年的ALOS影像进行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提取,有效区分了原地浸矿法和非原地浸矿法开采区,且两者的总体精度高达85%。并采用回溯法提取了2001年的稀土矿开采地的信息。最后根据稀土矿区分布图,对稀土矿开采现状以及2001—2010年的十年开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该研究可为该区域及相关矿产资源开采区的环境遥感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