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赵振雷 《科技信息》2009,(4):203-204
从2007年开始,跆拳道正式成为全国一些省份体育高考专项技术考试的新增选项。为了使跆拳道专项考生能在体育高考中获得理想的专项成绩,训练中就必须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周期,抓好身体素质、基本技术和组合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2006年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总成绩和5项身体素质的单项考试成绩进行了评析,旨在让广大教练员和学生了解我市体育高考成绩的现状,为教练员指导考生考前训练提供参考,同时反映了重庆市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评定成绩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市体育高考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育高考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极强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一般要从高一就开始招收体育特长生,成立高考训练队,打好基础;高二进行系统训练,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并确定好专项;高三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提高各项成绩,并通过考前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专业考试中考出优异的成绩。为了有计划、系统地进行高考体育专业训练,切实提高我校高考体育训练效果,根据我省体育高考项目设置和我校实际特制定三年计划。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中,使用天津体育学院研制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其中四项身体素质评分表不适合甘肃考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采用体育统计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模型,从本省近4000名考生成绩中随机抽样,进行统计分析,研制了新的四项素质评分表。新表较切合甘肃考生的实际状况,有利于全面、客观、准确地评定考生的素质成绩。  相似文献   

5.
2003年福建省高考体育测试成绩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2003年福建高考体育报名数据库和测试数据库,进行多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对考生报名情况和考试总分、4项素质的考试成绩及各专项考试成绩进行评析,从成绩的统计结果中发现考试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为我省高考体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何应对体育高考是现在考生和体育老师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以田径运动专项为例,从考前准备、科学训练和考试时的注意事项几个方面,总结了一些具体措施,对于提高考生体育高考的成绩做出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考体育加试成绩对体育考生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2008年山东省高考体育测试数据库,进行多项指标的数据统计,对专项素质的考试成绩及各专项考试成绩进行评析,为我省高考体育改革提供参考.同时为中学体育训练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观察法等,对云南省1999~2007年高考体育加试武术专项考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高考体育加试的武术专项考生,要取得好的成绩,教练或老师必须注意科学选材与全面培养,二者缺一不可.科学选材应以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为标准,它决定着培养的价值;全面培养应涵盖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教育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手段等.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及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2004至2006年高考体育加试成绩的分析,探讨加试成绩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分析体育加试项目设置的合理性.结论表明,安徽省高考体育加试四项测试指标之间显著相关,集中反映了速度和力量两个方面的素质;四项指标成绩与体育教育本科阶段武术、篮球、体操的普修成绩之间无显著相关,表明目前安徽省体育教育专业高考体育加试的项目设置存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所需的全面、协调发展的身体素质要求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体育高考是高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在考试前、考试中会面临普遍的考试焦虑,进而影响考试成绩.本文以江苏省2015年部分参加体育高考的考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影响高考体育考生考试焦虑的几个因素.研究发现,性别、生源地经济状况、不同选考项目对考试焦虑均有一定的影响.政策制定部门应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对考生成绩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测试成绩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高校招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关系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所输送的未来体育教师、体育教练员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是影响考生一生的转折点.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准则来适应当今考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参加山东省2007年和2009年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测试,所得考生的数据成绩的比较研究,探讨影响考生测试成绩的相关因素,对山东省高校体育专业考试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考体育专业考生短跑训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山西省高考体育专业考试的创新改革,各市县中学的体育教师都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新途径.短跑是一项"速度—力量"为核心的项目,总结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有利于提高高考体测考生短跑成绩的方法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体育高考生训练中合理运用核心力量训练,能达到改进训练方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在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16名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将他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的方法,经过为期12周的训练实践后得出结论:1两种训练方法都能促进体育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的提高.24项身体素质项目成绩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幅度更大.3核心力量训练+传统力量训练比只采用传统力量训练对提高考生身体素质项目成绩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安徽省体育专业高考测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方面的原因造成考试失败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针对在每年体育高考加试时考生因心理状态调整不佳,造成体育高考加试失败的考生人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加强和提高体育考生的考前心理训练势在必行.本文对提高体育考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克服考试中影响考生的不良状态和消极心理因素进行探讨,有效地帮助体育考生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整,形成最佳的考前情绪和状态,增强获胜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谢晨光  王成 《科技信息》2011,(20):I0252-I0252
高考体育加试考前训练安排的科学合理性是决定考生运动机能在考试期间发挥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保障,调整学生的竞技能力逐渐的去适应考试的心理、生理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考前训练工作,调控考生在考试阶段适宜的竞技状态与唤醒水平,有利于体育高考生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17.
葛蓓 《科技信息》2010,(29):I0112-I0112,I0150
体育高考经历了几十年,参考人数越来越多,近年每届迭到上万人。考试期间,每一批次考生均要在5天内完成四项考试科目(100米短跑、铅球、立定三级跳远、800米中跑),考试时间为上午7:30—11:30,下午1:30-6:30。在这样高强度、高密度的考试中,如何做到万无一失,并且能超水平发挥,是每个考生心中最大的愿望。然而,纵观安徽省体育高考的现状,发现年年的考试都存在这样那样几类问题,影响了考生的成绩。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总结,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给考生以借鉴,在考试中避免出现类似问题,顺利完成高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设置和体育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发现广东省的体育考生如在力量素质方面有优势的,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较为理想。而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体育生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那么,做好体育生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研究方法,采用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景德镇市一中近几年体育专业考生的考前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与日常情境相比,考试情境下状态焦虑水平显著提高,保持较适宜的唤醒水平有利于积极的应对高压力考试情境而过度焦虑会造成发挥失常。因此,对体育专业考生有针对性地从情绪,认知、生理等方面对考前心理状态加以调整是取得体育高考优异成绩的关键。文章对考前的高焦虑状态的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体育高考指导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近年广东高考体育术科考试项目的设置和体育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发现广东省的体育考生如在力量素质方面有优势的,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较为理想.而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是体育生力量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方向.那么,做好体育生的力量训练对提高他们的体育术科成绩就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