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御医李家骏墓志出土于20世纪60年代,墓志记载了李家骏的生平事略,内容涉及清中、后期诸多先贤志士,是研究地方名人和李氏家族的重要实物资料。志文所载内容可对史书、方志印证和补阙。  相似文献   

2.
丁氏墓志现藏于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志文较为详细地叙述了丁氏的生平事迹,同时对其夫君刘一蛟及其子孙作了简单介绍.志文还涉及到了刘一蛟原配邗邰郡主、河内崇祯辛巳大疫和康熙壬申、癸酉间饥荒等内容,可视为对史书、方志的印证和补缺.丁氏焚券免债为夫治病事件,折射出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对地方富绅的震慑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清代郭奉钦墓志铭由山东邱县刘大观撰文、山西兴县康绍镛书丹并篆额,现藏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志文简要记述了墓主郭奉钦的家世、生平及妻、子情况,反映了明初洪洞大移民这一历史事件。志文所载部分内容可对史书、方志印证和补缺。  相似文献   

4.
《颜元贞墓志》现藏于沁阳市博物馆。志文简要记载了墓主颜元贞的家世、生平及其妻子情况,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志后清代题跋记述了《颜元贞墓志》首次出土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再葬情况,对志文的撰、书进行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5.
1949年以来,北京地区出土了较多的明代墓志。其中,武将墓志占据相当比重,反映了武将墓志在明代的兴起,这主要与武将在明代所受统治阶层的重视程度等有关。通过对相关墓志所作的文献考察发现,该类墓志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学价值,其志文再现了明代武将独特的文学形象,其中,传统理想武将形象的出现反映了明代封建理学对武将的期许。除此之外,明代武将墓志还有其他诸如墓志发展史(演变史)、史学、艺术学、地理学、语言文字学等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诸多大型墓志汇编中,开封市博物馆藏《姚忠节墓志》《王法墓志》《兰德墓志》均有记录,惜学界至今未就其真伪展开探讨。此三方唐代墓志疑点颇多,尤其是就志文内容而言,抄袭痕迹明显,文字拼凑现象突出,不符合墓志行文常规的地方亦不鲜见,故应属伪刻。  相似文献   

7.
赵敏墓志刻于唐武周天授二年(691),志文详细记载了赵敏的家世和生平。志文中使用的“天、地、日、月、年、载、授、正”等八个则天文字,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女皇武则天改造文字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这篇文章简介了李多祚氏墓志之构成与志文;并结合两《唐书》本传所记,考验了李氏的官职、世系状况;探讨了他“享年不永”及被以礼改葬于洛阳龙门的缘由。  相似文献   

9.
明郑藩郑世子妃任氏墓志详细记载了其家世、婚配及子嗣情况,不仅印证了《明史》《国榷》《大明会典》等关于宗室王妃及世子妃丧葬制度的记载,还补充了《明史》等史书关于郑世子妃任氏的生卒年月、册封时间、葬时、葬地等记载之缺,也对研究明代宗室丧葬习俗、郑藩家族及其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南阳目前发现的汉代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有许阿瞿墓志汉画像石、唐河郁平大尹冯孺人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杨官寺西汉画像石墓题记题刻、方城"胡奴门"画像石题记等。现存的汉代碑刻主要有: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碑、赵蓟碑、南阳都乡正为弹碑等。这些珍贵的汉画像石墓墓志题记和汉代碑刻记录了汉代的社会历史、书法等内容。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史书关于唐太宗之女衡山会主的记载非常模糊,根据史料有关衡山公主、新城公主的记载及新城公主墓志的内容,新城公主即衡山公主。  相似文献   

12.
方志是地方史书,内容非常丰富。在方志中包含着大量有用的佛教资料,如寺院的建设与沿革演变、佛教人物、与佛教有关的风物人情和名胜古迹等都可以被方志所记载。以乾隆朝《番禺县志》为例,具体展示了佛教研究中方志资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广南,在明代初置卫,后设知府控制土司,国初因之。相传先时止有夷人,风俗浑朴,畏土司如神明,无所谓命盗案牍也。道险多瘴,官斯土者皆住扎省垣,遥领衔名而已(《通志》载:明知府王道广廉静不扰。《明史》载:知府廖铉避瘴临安,印寄土司,后被窃,是知府履任者实鲜。)。本朝贤守令接踵,其实政伟绩皆有可纪,故特书其姓氏,以垂不朽。而督抚大宪有功于广南者,并记于简端,至前代文武员有勋绩者亦附焉。志“名宦”。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文彦博的生平与活动记录仅散见于各种史料之中,其年谱一直未传于世。《文彦博年谱稿》根据文彦博的著述、笔记及其他相关史书、方志等资料,以编年体方式辑成,对文彦博生年、求学、仕宦、交游等事项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15.
辛穆家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显赫士族,家族成员十余人均为官清廉,在史书上留下名号。辛穆是其家族中的佼佼者,颇有政绩,其墓志的出土为研究辛氏家族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具有证史、补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并省官是北齐一种比较独特的官职。依据史书和墓志材料对这一官职进行考察,可以看出它的设立同北齐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分离的特点有关。它是设立在陪都晋阳的常设机构,并州尚书省实权虽不比中央尚书省,但其尊崇地位要超过行台省。  相似文献   

17.
明朝四位袁凯小考袁明州明朝时期,史书上前后出现了几位袁凯,在他们之中,两位是同名同乡,两位不仅同名同字,而且是同时代人。笔者为鲁山籍袁凯之后,在查找先祖袁凯事迹时,发现人们往往对四位袁凯混淆不清,以致于张冠李戴。因此有必要对四位袁凯给以区别。袁凯(1...  相似文献   

18.
从晋朝至清代的温州知府的人员数量、官名、以及籍贯、科举功名和任职时间、政绩等问题很值得研究。在官名上,宋代的温州地方官有虚职和实职之分;在籍贯上,南方省,特别是江苏、福建籍人任温州知府者多:在科举功名上,明代知府中进士人数比清代多;在任职时间上,除少数知府任职长达九年之外,明清时期大多数知府的任期具有流动性大,在职时间短的特点:在政绩方面,除少数知府有劣迹外,知府任职期间能减赋免税,捐资辅政,严格执法,慈善爱民;或兴修水利,重视农业。  相似文献   

19.
《明世宗实录》这部史书不够真实,人物褒贬失当,对严嵩的评价也是不客观公正的。开展对严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明史和江西史研究的客观、科学和深入,有助于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纯洁我们国家、民族的文化之根,清洁我们的精神家园。严嵩研究不是某一区域、某一部分人的事,它应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一个无法绕开的课题。提出了研究方法上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左思,既非蜀人,又未曾涉足蜀地,其《蜀都赋》却成就了"洛阳纸贵"的千古文章盛事。从史料中还原左思潜心十年的写作情形,结合历来评论,考辩他重本实的创作观。进而以文本为依据探讨左思既从史书方志、前人诗赋作品,以及寻访人物等广泛的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