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基于田野调查和文献参考,以玉龙雪山周围的纳西族村落为例,考察了纳西族村民对圣境的本土认知。当地人认为纳西族最大的神山是玉龙雪山,雪山周围有庙祠人文圣境、山林自然圣境、崖洞圣境、殉情圣境、仪式圣境。生物多样性富集的雪山圣境目前正面临着威胁,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协同共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尚武精神的历史变迁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尚武精神始终贯穿整个纳西民族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尚武精神因社会历史时期不同而各有差异;尚武精神从"狭隘"小民族思想走向爱国主义精神境界。建议:整理尚武精神历史资料,促进对本民族尚武精神的了解;挖掘尚武精神内涵,使尚武精神具体化;尚武精神与时俱进等。  相似文献   

3.
郭志刚 《科技资讯》2009,(29):249-24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校足球比赛开展状况进行了探讨与分析,阐述了我校足球比赛开展现状,为我校足球运动的发展及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表明:影响我校足球比赛发展存在的因素主要是个人认识方面、场地限制和足球思想意识缺乏等。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研究纳西族传统体育,目的在于对濒临消失的纳西族传统体育做一些文字的记忆,同时挖掘其中一些可以通过创新并具有继续传承价值的东西.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整体濒临消失的局面;对纳西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缺少相关的文字资料记载;只有少数项目适应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6.
通过人居环境的"范式"系统论构建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的"科学"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对利川市18个传统村落2014-2018年的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利川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质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增长幅度与传统村落批次呈正相关;利川市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体水平较低,大多只能基本满足村民生活需求;人居环境各子系统中对人居环境整体水平影响最大的是社会系统和支撑系统,特别是村集体年收入、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硬化公路通达率及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等几个指标因子.研究结果为当地政府决策及改善各村落人居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东巴神话数量多、内容丰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纳西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纳西神话的传承需要现代方式的传播载体,研究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对于动漫与纳西族东巴神话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播,对东巴神话进行阐述,在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基础研究上提出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2012年在齐齐哈尔地区举办的三次雪地足球比赛,研究雪地足球在齐齐哈尔地区开展的现状.采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总结影响雪地足球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创造良好的雪地足球运动氛围、争取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提高雪地足球运动员素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郭夷平  樊国盛  陈坚 《山西科技》2008,(1):26-27,32
以丽江古城为例,在对其村落布局及水体、建筑、街道、植物等景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纳西族乡规民约中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古城中的体现,以及对古城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许多传统村落得不到财政资金来进行保护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以村-民联合体作为融资主体,通过向社会进行融资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村落村民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方的经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双方信息的不完美、不完全,会给融资带来诸多的问题.运用博弈论中不完全并且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双方发生融资行为的内在机理,即阻碍村-民联合体进行融资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传统村落的产出收益信息的私人属性.给出三个建议:克服信息不对称、完善规范传统村落建设行为、提升保障福利消除村民负效益,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中如何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生态批评在文艺美学研究中属于比较前沿的领域。生态责任与生态整体观是生态批评的重要原则。生态批评对现实的介入性,使得将这两个概念引入"河北和谐社会建设"这一论题成为可能。建设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建立一种生态文明型的社会。河北和谐社会建设,应在生态整体观的指导下认真履行生态责任。这种责任就政府而言,体现为决策层应转变发展理念并落实在相关的制度与管理层面,使其具备可操作性;就公民个体而言,应逐步建立起生态伦理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3.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图书馆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探讨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打跳”功能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七河乡新民中村为例,对该村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打跳"的组织形式进行阐述和探析.结果表明:纳西族"打跳"集健身、交流情感、传承纳西族传统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就不能构建起真正的和谐社会。边疆体育具有其特殊作用与功能,云南的边疆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探究云南边疆体育与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之关系,为云南乃至全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阐述了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着重论述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文化传播和教育作用,并对加强图书馆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和谐社会概念的把握和图书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的分析,阐明图书馆应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图书馆的关系,对图书馆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社会的总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否重视文化建设,并不断地加以继承发扬,不仅是每个国家,也是每个家庭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必须有文化,拥有高层次文化正成为现代家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温州近现代书画艺术成就,与温州作为山水诗、南戏、永嘉学派和甲骨学发祥地一样,在我国文化史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擅名20世纪中期的马孟容、马公愚兄弟,就出自“书画传家三百年”的百里坊马氏。家族、家庭文化传承在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马氏昆仲书画艺术成就及其开明拔俗的思想品德,是可以给人们许多启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