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树种。冷杉、云杉是我国西南高海拔地区的主要原生树种。根据对美姑县采用冷杉与落叶松混交林调查表明:混交林高生长、直径生长、生物总量其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冷杉纯林或冷、云杉混交林。冷杉、落叶松混交林林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也比冷杉纯林或冷杉、云杉混交林好。  相似文献   

2.
长白落叶松又名黄花落叶松、黄花松、朝鲜落叶松,是东北乡土树种。它性喜寒冷湿润,易栽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成材早,树干通直,自然整枝良好。在吉林省通化地区占人工林采伐量的90%,给林木所有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气候变化对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预测东北落叶松属植物目前以及未来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在2050年将向北退200km,在2100年进一步向北退缩300km;长白落叶松在2050年向西北推进约200km,2100年继续推进约200km;华北落叶松在2050年向东北方向推进280km;2100年继续推进470km左右。气候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三种落叶松的适宜分布区。在未来气候条件下,长白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将可能替代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林的经营问题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针对我国东北林区保护区中占较大比重的落叶松人工林,研究了东折棱河自然保护区,不同经营方式和针阔混交比例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采用Simpsonindex(DS和E)和Shannon-Weinerindex(H)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大阔叶树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其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在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恢复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提出了人工落叶松林的“栽针保阔”经营方式,给出了保阔的树种,可以选择水曲柳、黄檗、色木和春榆与兴安落叶松混交。混交造林时,可以通过调节树种种间关系,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发挥其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是我国引种成功最早的造林树种,现已成为我国经济价值最大,分布最广的树种.本文根据影响林分生长的主要因子、林龄、立地指数以及林分密度,采用多因子综合描述的方法,建立了日本落叶松林分生长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在吉林左家地区典型森林群落中,对四种常见树种的生长适应性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个树种种群中,落叶松是稳定型种群;槭树和蒙古栎是处于增长型的种群;水曲柳是处于强增长型的种群.落叶松和蒙古栎种群在样地内是呈均匀分布的格局;槭树种群呈现随机分布格局;水曲柳种群在样地内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孔德龙  刘江林 《甘肃科技》2009,25(21):167-168
将引种的华北落叶松与迭部地区主要针叶树种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华北落叶松生长量远高于其它针叶树种,建议进一步推广引种。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材质好,用途广,生长较快,有涵养水源效能。其病虫害危害严重,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办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属于间接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主要包括三个步骤:胚性培养物诱导、继代与增殖及其体胚成熟和萌发。供体植物的基因型及其培养基的成分等是影响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重要因素。体细胞胚胎发生是一种有效的大规模克隆繁殖方法,并且在许多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中都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已从30多种松柏类植物诱导出体细胞胚。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大多数集中于胚性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原生质体培养、转基因等技术,并对落叶松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兴安落叶松是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成林乡土树种,由于过度采伐,森林资源锐减.通过科学的播种育苗技术、播种地管理、播种苗的抚育管理等技术方法,提高兴安落叶松种苗成活率,达到丰产目的.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落叶松应用在林业建设中应该抓好育苗和造林两个主要环节,要突出落叶松育苗的技术,保障苗床制作、浸种、播种等重要环节的细节,在做好落叶松植苗、抚育的基础上,提高落叶造林效果,为落叶松资源的林业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云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和台湾的高山地带,材质优良,是造林和森林更新的重要树种,在西北、东北是林业育苗的主要树种。文章就云杉苗圃如何进行化学除草做了介绍。对配合使用土面增温剂和扑草净对苗木质量的影响做了调查。提出了云杉苗圃化学除苗圃化学除苗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估甘肃中部退耕还林成效,选择通渭县尖岗山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云杉、华北落叶松、柠条、刺槐和山杏林地,进行为期5年的定量观测,从死亡率和年生长量两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表明,在干旱少雨的甘肃中部,应以乡土树种作为退耕还林的主要树种,这样才能提高造林成效。功泽于后世。  相似文献   

14.
播种育苗是苗圃繁殖苗木的一种主要方法。播种苗是利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北方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如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侧柏、榆树、沙枣、沙棘、紫穗槐等都是采用播种育苗。下面将播种育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左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的中部,长白山地西部的边缘.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处于东北区和蒙新区界限的东侧.区内丘陵起伏,呈带状延伸.海拔高度一般在240米—450米,最高的小马虎头山554.6米.本区有一中型水库和两小型水库.丘陵大部为天然次生林所覆盖,其中主要树种有蒙古栎和糠段,其次是山杨、黑桦、胡桃秋、色木槭、水曲柳、柳、山榆、黄柏等.此外还有一些人工落叶松林和荒山灌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人工落叶松与水曲柳混交林的营造及混交方式和树种配制等方面提出了深刻见解,对指导长白山区更新造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落叶松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是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具有生长速度快、耐寒等优点。为了准确地估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构建了落叶松林分可加性生物量模型。【方法】以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黑龙江省的304块人工落叶松固定样地数据,采用非线性似乎不相关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系统,使用留一交叉验证法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林分断面积和林分平均高对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生物量模型有显著影响,林龄和海拔也显著影响林分树干、树叶、树根生物量;坡率和坡向对树枝生物量有显著影响。树叶生物量与林分平均高、林龄和海拔呈显著负相关,树干与树根生物量则与之呈显著正相关,树枝生物量与林分平均高呈显著正相关。在所建立的可加性生物量模型中,调整后决定系数(Radj2)均在0.94以上,均方根误差(RMSE)较小。检验指标平均误差(MPE)和平均误差百分比(MPE%)均接近0,拟合指数(IF)均大于0.93,平均绝对误差(MAE)较小,且平均绝对误差百分比(MAE%)均小于11%。【结论】建立的落叶松人工林可加性生物量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带网格调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研究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教和群落多样性,以便定量评价其在维持植物多样性方面的作用,探讨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32~50,沿坡面环境梯度一般呈现单峰型分布规律性,沿纬度梯度呈现凹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为1.358~2.519,沿坡面环境梯度呈现出单峰型分布,沿纬度梯度呈现递减型分布规律性;群落组成种沿坡面环境梯度的变动速率较高(10.5~20.0),群落的相似性系教较低(0.455~0.682).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群落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山西省黑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种不同起源类型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林径级和林层特征,并对落叶松种群空间分布点格局特征和种群对邻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g(r)函数点格局方法对优势种群落叶松不同生长阶段个体(小树、中树和大树)的空间分布点格局进行研究; 用单物种-面积关系模型(mISAR模型)分析样地中乔木树种对局域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两种不同起源的落叶松林内落叶松种群呈正态分布,根据林木胸径(DBH)将落叶松分为小(5 cm≤DBH<10 cm)、中(10 cm≤DBH<30 cm)、大(DBH≥30 cm)3个阶段。人工林和天然林小、中、大3个不同阶段的株数比分别为10:3:4和10:3:6,树种多样性分别为0.96、0.54、0.52和1.27、0.94、0.63。两种起源落叶松林空间点格局分布总体均表现为小尺度上的聚集分布和中大尺度上的随机分布。此外,两种起源的落叶松林内物种在调查尺度范围内均表现为单物种所有个体对邻域全部树种的丰富度起到促进作用。【结论】研究区长期的干扰使两种起源类型的落叶松林具有较为相似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中径级林木个体多但小径级和大径级较少,种群难以实现世代交替。  相似文献   

20.
红松是我国的珍贵树种之一,又是东北林区的乡土树种,以它为主的温性针阔混交林是东北东部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红松的材质优异,是大径特用材珍贵树种,享誉中外。根、枝、皮、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利用并有较高经济价值。但是,由于对森林的集中过量采伐,红松已所剩无几,加强红松资源的增殖保护与合理利用可收到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介绍了人工增殖抚育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