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不同季节采伐试验,获得杉木伐桩休眠芽始萌发期,萌发量,萌发动态及越冬萌条生长状况的数据,经统计分析,揭示了采伐季节对杉木休眠芽萌发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确定了杉木林萌芽更新的适宜采伐季节和最佳采伐季节。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条件下杉木伐桩萌芽中几种有机物含量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验林场,按杉木伐桩的全光、半荫、全荫处理,以及林木的环割、不割处理,春季分别取休眠芽(前三者)或侧枝顶芽(后二者)样品,进行有机物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样品中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别不大,叶绿素含量亦都很低,但休眠芽中的水溶性糖含量比顶芽中要低得多。伐桩萌芽的含糖量并不与各处理条件下的光照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但伐桩上萌芽数目增多,则含糖量相应下降,表现为幂函数曲线关系。考虑到这种情况,以及幼芽内叶绿素含量水平很低,因此,可以认为萌芽的糖分主要来自根桩本身的碳水化合物贮藏物,而并非来自光合作用。因此,控制一个代桩上的萌芽数目,是获得健壮萌条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杉木休眠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杉木是针叶树种中萌芽力很强的树种之一。其1年生的初生茎就着生休眠芽(亦称潜伏芽)。本文对杉木休眠芽着生的位置、生长、分枝和死亡的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的观察与研究,并讨论了造林时与此有关的栽植深度和萌芽更新时的伐桩高度。  相似文献   

4.
杉木萌芽更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杉木萌芽更新繁殖结构--休眠芽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萌发机理、杉木萌芽更新的应用技术,以及萌芽更新的评价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位、光照、基质和絮凝剂对菹草石芽萌发及幼苗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幼苗去除顶芽再发新枝的阶段性生物学积温.结果表明:水位越深初始萌发越迟,全萌发所需天数浅水位中水位深水位,水位对幼苗形态特征有明显影响.光照下10d萌发率大于黑暗处理,湖泥中,有光和无光对石芽萌发影响并不明显,而在营养液中,有光明显促进石芽的萌发.光照下枝条数和根数大于黑暗处理.絮凝剂显著(P0.05)延迟石芽萌发,但不影响最终发芽率.去除顶叶的菹草幼苗萌发新枝的生物学有效积温为177.84日度,生物学零点温度为5.57℃,相同温度下随去除幼苗顶芽数增加再发新枝所需历期增长.  相似文献   

6.
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为传统大宗药材,经济价值极高,光照是其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为探明弱光环境对川芎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摸清川芎对遮荫环境的动态响应,通过对川芎实施不同的遮荫处理,包括全光照CK、25%遮荫度C1、50%遮荫度C2、75%遮荫度C3,共4个处理,对其苗期和第一次茎叶生长期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川芎苗期和第一次茎叶生长期的净光合速率A差异显著,表现为CK>C1>C2>C3,胞间CO2含量Ci差异显著,表现为C3>C2>C1>CK,气孔导度gsw与蒸腾速率E随遮荫加深呈现递减趋势,说明川芎受遮荫的绝对制约,其捕获的光能总量不足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两个生长期初始荧光Fo和最大荧光Fm差异不显著,两个时期的实际光化学效率Y(II)整体表现为全光照下低于遮荫条件下,说明川芎为适应遮荫环境,提高了光子供给PSII反应中心的效率。电子传递速率ETR差异显著,均呈现随遮荫程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全光处理下对激发...  相似文献   

7.
杨树萌芽更新及持续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杨树萌芽更新特性生产纸浆、能源及刨花板等木材原料是一种轮伐期短、产量高、投资少的重要经营方式。笔从杨树萌条的发生形式、影响杨树萌芽更新能力的因子、影响萌条生长的因子、杨树萌芽更新林分的生产力及萌芽林分持续生产力的维护等5个方面阐述了杨树萌芽更新的技术和生产力的维护,杨树萌条的发生形式以萌芽条为主,根蘖条相对较少,且萌条大多成簇状分布;杨树萌芽更新能力与伐桩年龄、轮伐期长短1伐桩粗度、采伐季节  相似文献   

8.
以青藏高原东缘43种石竹目植物种子为对象,在自然光照和遮阴两种实验处理下研究了光照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实验处理下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大小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体上,全光照下的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遮阴下的,光照强度对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指数没有影响;科分类水平上,不同科内萌发参数对光照强度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照条件对少花桂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生物量、根冠比和叶面积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生物量和叶面积均随生长期的延长而增加,且以一层遮荫生境为最大,其次依次是自然光照、二层遮荫、三层遮荫.从遮荫处理5个月的SSR多重检验结果来看,各种处理间的干物质和叶面积增加均有显著差异;根冠比随生境光照的减弱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不同遮荫条件下少花桂幼苗的生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生长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生长期生长状况进行了生长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遮荫条件下的少花桂幼苗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净同化率(NAR)变化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一层遮荫,自然光照,二层遮荫,三层遮荫;叶面积比率(LAR),叶面积干质量比(SLA),叶干质量比率(LWR)随遮荫程度加深而增大,从时间上来看,4-9月LAI不断增大,LAR,SLA,LWR,NAR则先增大,后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光照条件对浙江楠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珍稀树种浙江楠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浙江楠幼苗的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光照条件对苗木单株分枝数日、叶片数日和冠幅均有极显影响,遮荫条件下苗木单株分枝数日、叶片数目和冠幅均有所下降;(2)遮荫条件下,浙江楠单叶面积变化不大,但是单叶干重变化较为明显,比叶面积增大,但比叶重减少,表现为低的光合能力;全光条件下,单叶干重最大,表明叶片内部干物质积累多;(3)遮荫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表现为增加,有利于在弱光下提高苗木光合能力;(4)全光和弱度遮荫条件下,苗木具有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苗木生长旺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多,生物量增加。重度遮荫时,苗木具有较小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生长缓慢,生物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遮荫和土壤水分对毛红椿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种遮荫(全光照、60%遮荫、80%遮荫)和3种土壤水分(高、中和低)处理,研究了毛红椿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胞间CO2浓度(Ci)和叶绿素含量及叶面积等特性。结果表明:毛红椿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呈“双峰”型,高峰值出现在10:00和16:00,全光照和中度遮荫(60%)情况下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而强度遮荫(80%)光合“午休”现象不明显。全光照下胞间CO2浓度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当土壤含水量高时光合作用能力最强。气孔导度日变化呈下降趋势,胞间CO2浓度变化平缓,表明上午10:00以后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在遮荫条件下,毛红椿苗木通过增大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地利用较弱的光辐射,形成适应遮荫条件的生态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损伤对不同繁殖方式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的影响,并从内源激素代谢角度阐述其萌蘖机理。【方法】以具有不同萌蘖能力的杉木020扦插苗和020组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分析基部损伤和去顶处理对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影响的基础上,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一步测定了杉木无性系萌蘖高峰期枝叶、基部韧皮部、根尖等不同器官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及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差异,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萌蘖能力与内源激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杉木萌蘖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去顶和基部损伤处理杉木020扦插苗和020组培苗无性系萌蘖高峰期均为7月,去顶处理杉木无性系萌蘖能力显著高于基部损伤处理,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 < 0.05);随着幼苗的生长,杉木无性系枝叶IAA含量增加,GA3含量下降;去顶处理有利于杉木幼苗枝叶及根尖ABA的积累,基部损伤处理有利于韧皮部及根尖CTK的积累。【结论】机械损伤条件下,杉木根尖和枝叶中的IAA、ABA和GA3内源激素含量较高。杉木无性系萌蘖数与机械损伤不同处理呈显著正相关;萌蘖数与GA3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IAA、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综述了遮光设施的生态特点和遮光条件下蔬菜作物的生理、生化特性。讨论了遮光对蔬菜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 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