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均匀载荷作用下膜基反射镜面形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ergey A. Dimakov提出的薄膜模型解以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口径为300mm、不同F数的聚酰亚胺薄膜进行均匀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研究和分析.结合像差理论,将有限元分析得到的离散数据拟合出37项标准Zern ike项系数,由此可将成形后膜基反射镜的各项像差分离出来.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均匀载荷作用下膜基反射镜的像差主要是球差.对于同一口径的膜基反射镜而言,随着F数的增大,球差逐渐变小.这为进一步开展膜基反射镜的成形和面形控制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受压橡胶圆薄膜非线性变形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将橡胶圆板处理为圆薄膜后,基于非线性变形理论和储能函数的特性,导出了橡胶圆薄膜大变形状态的平衡方程和变形曲面的几何特性参数.在将变形曲面作球冠面假设后,获得了挠度与载荷之间的特征关系.与实验测试值的比较发现,所求得的理论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划痕试验法表征薄膜涂层界面结合强度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薄膜—基体界面结合性能是直接关系到膜—基体系最终使用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和首要指标.划痕试验法是唯一广泛应用于测量硬质薄膜—基体界面结合强度的实用的检验方法.文中给出划痕试验法表征薄膜涂层界面结合强度的原理、方法与过程,以及临界载荷Lc的确定方法,分析影响临界载荷Lc和压头与薄膜—基体组合体之间摩擦系数μ因素.最后,介绍了常用划痕试验检测的薄膜体系及其特点与划痕形貌.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在作用电压和机械力的耦合载荷作用下具有压电元件圆薄板传感器的非线性弯曲问题,基于VonKarman薄板非线性理论和压电本构方程,导出具有压电元件圆薄板传感器非线性弯曲控制方程.利用修正迭代法得到在机、电载荷共同作用下轴对称圆薄板的载荷、挠度和电压的关系式.通过算例分别讨论机械载荷和作用电压的变化对圆薄板弯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压电元件作用电压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有效地控制圆板的曲变形.该成果对具有压电元件圆薄板传感器弯曲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微梁谐振器高阶振动时的挤压薄膜阻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微梁谐振器结构中,梁作高阶振动时挤压气体薄膜的阻尼效应.采用无量纲化法、模态分析法和摄动法对可压缩雷诺方程进行线性化,求得在空气压力和外加电载荷激励作用下梁振动的共振频率变化比和品质因子等动力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特性参数都可以用两个与梁的尺寸有关的无量纲参数表示。  相似文献   

6.
研究被动式地面静电探测系统对空中静电目标的定位方法.在静电感应原理和圆阵定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圆阵的被动式静电探测系统定位方程;并利用误差理论对该定位方程进行了误差分析及定位精度的计算机仿真,仿真计算的结果与误差理论分析一致.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平面圆阵的被动式静电探测系统可实现对空中目标较远距离的定位,且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汽车空调涡旋压缩机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变基圆渐开线涡旋型线的几何理论,建立了变基圆渐开线涡旋型线的方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气体温度和压力耦合载荷工况下,对比分析了定、变基圆渐开线涡旋体的应力和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制冷量的条件下,变基圆渐开线涡旋体的结构特点优于定基圆渐开线涡旋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压缩机的复杂工况条件。  相似文献   

8.
组合幂强化弹塑性-超弹性球体中的空穴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组合幂强化弹塑性-超弹性球体在简单加载作用下空穴的生成问题.这里存在一个临界载荷,当外加载荷小于这个临界值时,不管载荷为何值,问题总有一个响应于均匀变形的平凡解;当载荷超过其临界值时,除了平凡解之外,球体内部还有一个空穴突然生成,因此问题有一个分叉解.得到了空穴半径与外加载荷之间的精确关系;数值结果表明,幂强化弹塑性材料参数对空穴生成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由于DNA分子之间存在静电斥力能防止弹性杆之间相互穿越,与普通弹性杆不一样。为研究DNA分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其结构形状受静电斥力影响的情况,给出了DNA在存在静电斥力作用下超细长弹性杆的平衡方程,利用递推方法建立了求解平衡方程的数值方法,并给出了超长弹性杆在静电斥力作用下的图形处理的计算实例和分析,该平衡方程和算法为研究大分子的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中心集中静载作用下圆薄板的非线性自由振动问题.其静平衡问题采用小挠度解,在此基础上,引入Green函数,将动力协调方程及对应的边界条件化为等价的积分方程,并把摄动变办法应用于动力平衡方程,求得了以静载荷为参数的最低固有频率与中心最大振幅间的特征关系.  相似文献   

11.
空间圆的方程在柱面、锥面、旋转曲面与二次曲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空间圆的方程求圆柱面、圆锥面的方程比较繁琐,空间圆的圆心和半径又是它的重要参数,文章主要根据空间圆的方程求出其圆心和半径,再由空间圆的圆心和半径推出圆柱面和圆锥面的方程。  相似文献   

12.
汽车后视镜气动噪声的影响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普通后视镜外形作为基础模型,分别挑选可能影响后视镜气动噪声的3个形状参数和2个角度参数,使用大涡模拟和FW-H方程预测后视镜的气动噪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整车风洞普通后视镜气动噪声试验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表明采用混合方法预测后视镜气动噪声的可行性.分析各种参数的后视镜气动噪声可以发现,声源强度在支撑面比后视镜表面大;它在普通后视镜支撑面的分布呈现梯形形状,且不随后视镜前后脸的变化而变化,但支架的存在却使之成为矩形形状.除旋转角度外,增加其他4种参数均有利于降低后视镜产生的气动噪声.  相似文献   

13.
非球面零位补偿检测中非线性误差的影响及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球面零位补偿检测中会引入非线性误差,利用光线追迹的方法获得了干涉测量坐标系和非球面镜面坐标系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对某有效通光口径为860mm的体育场形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零位补偿检测,利用光线追迹结果进行坐标反变换的数据处理方法,对上述非球镜面面形数据进行了镜面矢高分布数据的非线性校正;通过分析对比非线性校正前后的数据,对计算机辅助装调过程的影响,证明经过非线性校正后的镜面面形矢高数据可以加速计算机辅助装调过程收敛。  相似文献   

14.
对圆柱体沿圆形凹槽运动的描述,常用方法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或拉格朗日方程导出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文章用阿佩尔方程导出钢性小圆柱体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分析运动相图,从能量的角度描述钢性小圆柱体的运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静力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是一个经典的实验,测量仪的组件——光杠杆的平面镜与两前尖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后尖足既细又长,使得光杠杆的重心处于支承面的边缘线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不稳定结构,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光杠杆容易翻落摔坏的隐患,当把平面镜的位置平移后可改变不稳定结构的状况。为此对光杠杆平面镜位置平移前后的光路进行分析,讨论它对测量杨氏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儿童个性差异方面的问题是心理学家和现代社会关注的问题,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其个性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儿童个性发展因素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是关于个性研究方面的资料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大学生当中,涉及儿童的较少,尤其是关于城乡儿童个性各维度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极有必要对城乡儿童个性差异进一步地探讨,通过对儿童个性各维度的分析比较,找出城乡儿童个性之间的差异,从而指导家长、教师正确塑造和培养儿童的个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为西安市、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解决思路和探索依据。  相似文献   

17.
激光束空间模式实时调控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激光束空间模式可调性研究基础上,对已建立的调控系统,波前重构和变形反射镜波面拟合的三部分数学模型进行了模式的进一步实时调控及其计算机模拟,研究了激光加工过程能量空间分布的实时任务调控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激光束的刃磨,计算模拟表明了刃磨光束在激光精密加工和新的激光成形方法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模式识别在颜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群青颜料为例进行微胶囊化表面改性实验,并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颜料粒子表面形貌加以识别,结果表明,形成的囊膜形貌不同,改性效果不同,对此种极不规则的表面形貌,只有应用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才能进上步实现对其量化表征,进而量化研究性能的与表面形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通用性旋转流变仪所得的流变试验结果,证实了聚乙烯熔体剪切依赖性与依时性行为之间,剪切粘度与第一法向应力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即镜面效应的存在。结合线性粘弹性理论,由此关系导出的有关计算式,可用于从剪切粘度数据推算第一法向应力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吻合对于扩展物料函数的估测范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机床具有质量大且不易移动的特点,因此对其竖直定位面位置误差进行现场测量一直是个难题.为此,设计了可以现场测量竖直平行面位置关系的检测机构.该检测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与平行平面形状轮廓间的几何关系,将已知基准平面形状轮廓分离,从而计算出被测平面的形状轮廓.依据计算出的形状轮廓与已知被测平面形状轮廓间的差异,可以确定两平行平面的位置关系.同时介绍了检测机构原理,给出了检测方案,开发了位置关系描述算法,并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机构能够准确获得两竖直平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