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全民健身意识、体育锻炼时间、体育消费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喜欢的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中学生在体育能力、行为、体育投入及效果、体育锻炼环境等方面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对甘肃省8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男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概念认识有较大偏差;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消费为主,其他消费的消费额度较小;有六成以上的大学生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有过不满意的情况,商品质量有待监管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应该有着较高的体育消费水平。但是,我省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并不高,除经济因素外,还与其不正确的体育消费心理有关,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重塑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川渝地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85.8%的大学生表示喜欢和喜欢参加体育锻炼,但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之间不完全一致;男生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比女生高;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多样化,注重体育功能的全面开发;男生喜欢有激烈对抗、趣味性较强的运动,女生喜欢没有直接身体对抗,较为舒缓的运动;大学生锻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和晚上,高峰时期,绝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不够充足;大学生体育人口约为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欠合理;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中,以"学校体育场馆"为主要锻炼场所;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和缺乏锻炼伙伴是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较好;大学生对毕业后继续参加体育锻炼表现出忧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法,从泰州市五所高校在校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入手,探究现阶段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提供指导,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学生的体育意识、校园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文化、校园的体育场馆设施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加速的体育教学改革,加大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改善体育活动的场所,吸引学生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  相似文献   

6.
李平  陶成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5):148-149
终身体育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是终身教育的目的之一.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从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参与规律、参与人数、锻炼能力、体育消费等七个方面对哈尔滨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特征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指出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终身体育意识欠缺的现状,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进一步推动终身体育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7.
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16个学院不同专业的1 000名大学生从体质状况、体育消费和体育锻炼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上是乐观的,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好于城市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通过对宁夏大学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为促进宁夏大学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泰两国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对参加课余体育持肯定态度的人数和每次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min以上”者泰国学生较多;泰国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项目较多,体育消费意识较强;在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因素中,中国排在前二是:缺乏场地器材、缺乏指导;泰国排在前二是:学习压力大没时间、缺乏场地器材。并针对中国高校课余体育提出相应的建议:中国高校应该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中的体育教育;构建体育教学和课余体育一体化的体育教育模式和优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健康消费现状的调查,侧重在体育锻炼方面消费的调查与研究,提出合理建议,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良镇  云颖 《科技信息》2010,(23):I0281-I0282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探讨制约贫困大学生体育健身与体育消费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294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投入程度明显偏低;贫困大学生普遍缺乏"花钱买健康"的体育消费观念,影响贫困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没有足够的经费和时间缺乏。结论:高职院校应在加大贫困生帮扶力度的基础上,为贫困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环境,促进贫困大学生合理的体育消费,从而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高职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广西及全国女大学生相应年龄组总体水平,也差于同类别男生,一年级优于二年级;一年级女生无论从锻炼次数、强度和时间都好于二年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于不经常锻炼的女生,但具体到各个因子上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张熙  陈正贤 《科技信息》2008,(23):192-193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高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主动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较为单一,部分高年级女生对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有了更高的认识,但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再则场地设施因素、体育教学因素以及学校对课余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也是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为此,作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改变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消极状况。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选修课实施俱乐部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和实验等方法,就大学体育课以俱乐部制的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并对其效果进行检验,以期了解在高校体育课中实行俱乐部制这一新形式组织教学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俱乐部制体育课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充分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体育能力,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同时激发了教师的个体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和频度,锻炼形式和项目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锻炼时间和频度严重不足,高校 体育教育在全民健身运动和终身体育思想方面宣传教育不够,建议高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补充体育理论课内容,通过延长课程,固定选修课学分,建立各类健身俱乐部,实行大学体育的全程教育等形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行为,使其成为真正的终身体育者。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之一,对他们参与体育消费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我国高校体育消费市场,促进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该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衡阳市四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衡阳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发展对策,为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及数理统计法,对玉林师范学院学生的体育生活进行统计检验与分析,目的是了解大学生体育生活的现状,帮助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其体质健康水平,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结果表明:在体育消费行为上,男女生在购买运动服装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购买体育类书刊、参加兴趣班培训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育意识上,男女生在保持体重塑造体型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而在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和自我评价体质健康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在体育行为上,男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与形式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在参与活动的项目上各有不同.研究结论:大学生体育消费形式比较单一,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明确且具有多样性、能动性,具有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  相似文献   

17.
女大学生体型与体育锻炼动机强度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非线性回归法,对女大学生的体型与体育锻炼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非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强度的强弱与她们自身体型之间密切相关,其体育锻炼动机的42%变差是由克托菜指数改变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消费文化与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消费文化包括消费观念、消费心理、消费品格、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规律等.本课题的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消费文化具有前卫性、超时性、发展性和不平衡性.大学生消费文化对社会消费文化发展和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有较大的影响张力;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发展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迁享有同一轨迹.在大学校园,高消费者和低消费者同在,早熟型消费与不成熟型消费共存.不成熟消费、攀比消费和非理性消费不仅给学生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健康.高等学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进行生活能力和消费观念教育,要在大学生消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方面有所作为,要建设高品位的大学生消费文化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发展方向的正确引导就是对现代人生活方式变迁的恰当把握。  相似文献   

19.
健康总是与体育锻炼有不解之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与同龄人相比,他们可能面临更多的竞争、挑战、选择和机遇,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而提高他们的健康素质,增强他们的体质,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调查了"知行班"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的体质健康状况,测量了身高、体质量、肺活量、安静脉搏、立定跳远、握力及体成分指标,分析了训练对体质的影响进而调整训练内容以促进体质健康.结果表明,"知行班"学生训练一年后身体机能有明显改善,形态、素质指标改善不明显,调整训练内容再训练一年后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知行班"体质健康促进策略应包括健康诊断与自身需求评估、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健康教育、塑造校园体育健康氛围,发展强大的健身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