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动态变化,为提高学生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健民GMCS-IV人体体质测试IC卡测试系统,对南京体育学院2010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三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50米跑、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等体质状况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体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值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但程逐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素质指标中,男生握力均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坐位体前屈均明显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50米跑成绩男、女生仅大一时明显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形态、机能、素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王宾 《科技资讯》2012,(2):227-227,22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休闲体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体育参与意识进行研究。通过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功能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大学生能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旨在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方大学城"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东方大学城大学生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有明确的认知;对体育的客观需求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体育价值取向与体育需求具有一致性;对体育课的满意程度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但活动时间较短:项目选择上男女生存在明显差异;体育消费意识较强,但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4.
黄能 《科技信息》2012,(22):270-270
目的:研究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实现在工作中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心理激励法、教学改革法等对中职学生实施实验教学。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几种体育运动技能,能非常显著提高中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p〈0.01),能显著性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p〈0.05),调查发现学生在工作之余坚持体育锻炼也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采取综合的体育教学改革,可以有效提高中职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5.
参与体育社团与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大学生常采用的体育参与方式、是否积极寻求亲密的人释放感情和给予帮助两方面研究体育社团对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社团大学生与未参与社团大学生在锻炼的参与行为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参与社团大学生与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要多于未参与体育社团的大学生。(2)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与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在“有关系亲密的人释放感情和给予帮助”上有显著性差异,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在有关系亲密的人释放感情和给予帮助方面要强于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3)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要强于与未参与体育社团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娜 《科技信息》2012,(12):263-263
本文研究主要通过对1006名城镇居民就体育休闲机会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城镇居民在体育休闲机会认知上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在体育休闲时间认知方面,女性与男性不存在着差异;在体育休闲场所认知上女性与男性存在差异(P〈0.05)且女性略高于男性;在体育休闲信息认知上女性与男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且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男生(n=125)为研究对象,同时对四个年级男生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量与评价,并辅助测量了脉率、血压等指标。力图通过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不同年级男大学生的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评价,得出其体脂百分比的状况及不同年级间的差异及规律趋势,为大学生体育院系的教学与训练提供依据。结果发现:四个年级男生的体脂百分比变化趋势成波浪型。不同年级男大学生舒张压、收缩压、脉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脉率高,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二年级男生背部皮脂厚度高于其他年级,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腹部皮脂厚度高于其他年级,且差异显著(P〈0.05)。三年级男生的收缩压偏高,且与其他年级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四年级男生舒张压最低,且与三年级、二年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培养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当从体育锻炼参与意识这一概念出发,分析影响普通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内外因素。对普通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意识的培养,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生体育锻炼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文化通过文化的视角感染和影响着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和动力,目的就在于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构建终身体育新模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研究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对38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适应性显著低于常模(P〈0.01)。大学生心理健康处于正常水平,强迫、人际关系、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数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亲密度在性别、城市或农村、南方或北方上存在差异显著(P〈0.01);适应性在独生与非独生、南方或北方上存在差异显著(P〈0.05)。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大学生家庭亲密度水平较高,适应性水平较低,家庭亲密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可以通过促进大学生的家庭亲密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育行为显著相关: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都要多于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在体育参与强度上,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进行的多是微微出汗和中等出汗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非参与社团组的大学生在锻炼强度上比较平均,没有感觉与大汗淋漓的人数比参与社团组的大学生要多;在体育参与方式上,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在和同学、朋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得人数上比非参与体育社团组的大学生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对我院大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的总体认识程度高,参与意识较强,体育锻炼的效果明显.对于现行的早操制度、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等方法对芜湖市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男女生锻炼时间、次数、活动项目等有所不同;运动场地、宿舍和校园空地是活动的主要场所.场地器材不足、没有时间、无人指导等原因是影响芜湖市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探讨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是否与普通大学生存在异同,从身体自我的具体描述和身体满意程度2方面对被试的身体自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1)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组对于运动能力、健康和运动习惯的关注程度要显著高于普通组,而形态维度的关注程度较低.(2)在身体满意程度的积极和中性子维度上,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要低于普通组,而在消极和期待维度上要高.(3)男女生在身体自我的能力、健康和消极子维度上差异显著.总体来看,大学生体育弱势群体的身体自我特征与普通大学生组存在较明显的组别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试验组进行放牧加补饲的方法研究了冬季补饲对幼年牦牛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日增重相差820.83 g,差异极显著(P〈0.01);瘤胃发酵指标中pH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氨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瘤胃液蛋白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指标中TP、Glu及PUN的测定结果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安徽省中小学生校外体育培训、体育锻炼及体育竞赛等校外体育参与现状,分析安徽省中小学生校外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探讨安徽省中小学生校外体育治理途径。[方法]向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小学生发放问卷3 920份,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采用统计学分析对不同性别学生校外体育参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参与校外体育培训的学生比例不高,超过50%的安徽省中小学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男、女生在参与校外体育培训方面的人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119,P0.05)。(2)经常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24.22%,偶尔参加和不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占61.56%和14.22%,男、女生在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357,P0.05)。(3)经常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学生比例较低仅为11.87%,偶尔参加和从不参加校外体育竞赛的学生分别占47.17%和40.96%,男、女生在参加校外体育竞赛方面的人数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65,P0.05)。[结论]当前安徽省中小学生参与校外体育培训、体育锻炼及体育竞赛的总体比例不高、性别差异显著、不同学段差别较大,学生对校外体育参与的期望主要在于增加青少年体育活动组织等软件需求、体育场地设施保障等硬件需求及科学健身指导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了解男女大学生在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对体育认识基本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锻炼动机、体育兴趣、锻炼手段、制约参与锻炼的因素、自我锻炼能力5个方面,并为改进体育教学和指导课外体育锻炼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经常性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按照体育人口的标准,将新乡市大学生分为体育人口与非体育人口,进行体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得出大学生体育人口在身体形态、机能以及素质三方面均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大学生体育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显著优于非体育人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平  陶成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5):148-149
终身体育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是终身教育的目的之一.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从体育锻炼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参与规律、参与人数、锻炼能力、体育消费等七个方面对哈尔滨在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特征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指出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终身体育意识欠缺的现状,高校体育教学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进一步推动终身体育的教育和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