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优秀群体,由于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重课堂、轻实践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的重复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影响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节。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必须深化教育的理论深度,另一方面必须从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出发,拓展多种渠道,增强大学生参与社会道德实践的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金钱第一、物质第二"的社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矛盾、盲目和浮躁等特点,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学习观念等5个方面出发,高创新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靳翠梅 《科技信息》2007,(25):164-164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必须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建立新的道德教育和管理模式,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育文明的道德环境,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这几种途径和机制的有机结合,将会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大众传播媒介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当代大学生的一次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出发,就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所形成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教育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政党兴衰、永葆先进性的道德基石。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应该遵循与时代相适应、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与大学生成长认识规律相衔接的基本原则。探讨其价值向度和提出民族院校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基本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进程,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化发展,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准则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践行以人为本理念,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颜回对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实践,是对德丧道失的黑暗时代的正面回应和无声抗诉,也是儒家孝道理论在道德实践可能性论争中的圆满胜利。颜回是孔子孝道理论的道德追随者、信仰者和实践者,作为一个时代的道德符号,颜回的孝德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价值,对于当代道德建设仍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阮文玲 《科技信息》2009,(21):I0100-I0100,I0110
即便在人类已经飞天登月、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传统道德仍然闪耀着它独特的光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在当代高校德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每一个教师、每一门课程都有责任推进传统美德在高校大学生的德育教化实践。  相似文献   

9.
王晓龙 《科技信息》2007,(20):6-6,4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们的社会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思想道德领域里的变化更为强烈。当代大学生都生于改革开放以后,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时代的变迁、思想的撞击、观念的碰撞等诸多因素对在校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结合时代特点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思想困惑和道德困惑,解释新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念,同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摆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道德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主题,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的道德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在社会时代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混乱和无序,但整体状况是积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是能够承受道德之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