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通过理论推导、计算数据及实验数据对转子流量计流量计算理论及刻度标定进行探讨。并认为流量与转子所处的高度非线性关系;流量的刻度标定也是非简单线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液压回路中溢流阀的结构特点,考虑液压油压缩性、管道弹性和阀芯碰撞阀座时的能量损失,建立了溢流阀量纲一形式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Lyapunov指数分析,目的是研究溢流阀的失稳机理和颤振行为.应用非光滑动态系统理论和MATLAB软件绘制单参数和双参数分岔图,理论解释了阀芯离开阀座时的擦边分岔.结果表明,溢流阀入口流量和预设压力直接决定着阀的振荡特性,并且存在着Hopf分岔、擦边分岔、周期和混沌等现象.搭建了测试平台,得到弹簧预压缩量x0=5mm情况下的阀芯位移分岔图,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一个估算疲劳寿命的解析公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推导出疲劳断裂概率,可靠性及疲劳寿命的近似解析表达式,使疲劳断裂的非平衡统计理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用非平衡统计理论的概念和方法,结合微观动力学,从微观机理出发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导。结果 给出了各种情况下疲劳断裂概率、可靠性及疲劳寿命的近似解析表达式。结论 在不同情况下,虽然f(N)的近似解析表达式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但疲劳寿命可用一个解析表达式表示。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进行氮气压缩机气阀阀座断裂原因的分析是必要的,这涉及到座断原因及其改造模块的分析,从而进行氮气压缩机网状气阀阀座问题的解决,保证其气阀的工作环境的优化,保证其材质模块、阀座模块等的开展。这需要应用到氮气压缩机的各个部件工作模块,进行其阀座及其相关部件的强度分析,从而满足当下工作的需要,积极做好相关的验算工作,保证阀座高度的提升,使其满足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需要,实现危险截面的整体安全性。本文介绍了氮气压缩机网状气阀阀座出现断裂的现象,分别从气阀的工作环境、材质和阀座强度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确定阀座Ⅱ—Ⅱ危险截面弯曲应力不足导致阀座断裂后,增加了阀座高度并重新进行验算,使结果符合Ⅱ-Ⅱ危险截面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斜坡上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以某一概率为定量标准,根据斜坡上泥沙的受力状态,采用滚动模式进行理论推导,考虑了作用流速和颗粒位置的随机性、非均匀沙不同粒径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不同倾角的影响,推导了斜坡上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公式,通过实测资料验证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导了广义力回归方程,根据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研究了线性非平衡定态的稳定性及涨落衰减方式。  相似文献   

7.
液膜法烟气脱硫试验研究:Ⅱ.促进传递机理与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二氧化硫在纯水和柠檬酸钠溶液中稳态渗透通量表达式,研究了SO2在液膜中的促进传递机理,用局部平衡理论及非平衡边界层理论推导了SO2通过膜液的渗透模型;考虑了溶液粘度、溶液的非理想性及盐效应等物理化学性质和热力学性质等因素对SO2渗透行为的影响,并将实验所得数据与模拟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以Prandtl-Reuss小变形塑性流动理论和Curson塑性理论为基础,引入塑性体积模量和空穴体积率作为内变量,利用非局部理论、弹塑性有限变形理论和空穴形核理论推导了金属大应变的非局部非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本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非接触式及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的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分析了两种与传统牛顿环装置不同的变形牛顿环装置的工作原理——非接触式牛顿环装置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给出了两种变形的牛顿环装置的理论推导公式,理论推导证明非接触式和浅近切割式牛顿环装置与传统牛顿环装置具有相同的干涉规律及测量公式;并给出了非接触式、浅近切割式及相切式牛顿环的统一的光程差,牛顿环半径及凸透镜曲率半径测量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抑制煤液化调节阀中空化的产生与发展,本文基于Bio-TRIZ仿生学理论,以墨鱼喷嘴结构作为生物原型,设计一种仿生引流式结构的煤液化调节阀,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并比较仿生阀和原始阀内部流场中压力和汽相体积分数的分布。引入特征量空化抑制效率η,定量地评价该仿生引流式阀座结构抑制空化的效果。同时,搭建了调节阀可视化实验系统,采用高速相机对不同阀座的空化形态进行捕捉,分析了仿生引流式阀座对空化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关键部位的阀芯头部易受空化损伤,优化后的仿生引流阀座结构能有效抑制空化的产生与发展,汽相有效体积和空化长度均减小;此外,小开度工况下仿生引流阀座结构抑制了空化发生剧烈程度,在大开度工况下仿生引流阀座结构加速了空化的发展与溃灭;随着调节阀开度的增加,该仿生结构的空化抑制效率提高,在70%开度下空化抑制效率达到了32.81%。  相似文献   

11.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负绝对温度,讨论了绝对温度与内能的函数关系,指出了绝对温度的不方便之处,引进了约化温度T,以约化温度来标度热力学温标并且讨论了约化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函数关系.指出约化温度是随着内能的增加而单调地增加的连续函数.  相似文献   

12.
浇筑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出发,分析了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其施工期温度应力的影响。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期裂缝发生的机理与其施工期的温度应力性能,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温度变化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对结构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升高时,水泥的水化速度加快,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提前;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呈线性增大,其值为浇筑温度每提高1℃,结构的第一主应力增大2.47%;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差和内外温差随着浇筑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且最大降温差和最大内外温差也随着浇筑温度的增大使其发生的时间有所提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灰度阚值分割的高温熔体识别方法.采用双峰法和最大方差自动取阚值法分别确定预分割阈值,再根据高温熔体的灰度值近似相等选择合适的分割闲值,使所分割的目标的灰度值的等级数较少,并使高灰度值的R色总数最多.根据这种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某铜冶炼厂高温熔体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目标和背景对比强烈的图像,采用双峰法分割效果较好;而最大方差自动取阈值法更适用于图像中目标占很大比例的情况;这种识别方法能自动调整不同拍摄条件下的图像分割阈值,从而准确地识别目标.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温标在中低温地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功率晶体管做为恒温器的加热器 ,制成的补偿简易恒温器 ,比采用 PCT陶瓷电阻制成的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6.
配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测温电路孙中禹1余炳绪1李树新2(1空军电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西安710077;2陕西电视台,西安710054;第一作者,男,34岁,讲师)常用的测温元件有热偶、热敏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热电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热电转...  相似文献   

17.
为监测海洋资料浮标的舱温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敏感测温点的浮标舱温监测系统。利用单总线和寄生电源供电技术,将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浮标内部多个测温点,组成舱温监测网络,然后挂接到浮标采集系统的核心单元微控制器(MCU)上,只占用一个I/O口线实现对浮标多个测温点的实时监测。海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对大型浮标舱温的网络化监测。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金属导体温度系数测量中对于金属丝的加热通常采用了水浴加热法或油浸加热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着短路、产生不良气体污染、温度测量不精确等缺点。首次使用了数显温度可控的功率电阻作为金属丝的加热源,在测量中采用了双臂电桥、金属丝的四端电阻接线方式,不仅实现了金属丝的温度可控性和实时测量性,而且将测量精度提高到3%以内。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具体说明化学温标中的阳离子温标在地热评价中的应用,以锦州市区地下热矿水为例,根据其有关化学组成,在进行了水-岩平衡的判断后,应用Na/K、Na-K-Ca、K/Mg等阳离子温标估算了这些热矿水的温度,并根据这些温标的原理和锦州热矿水的实际,重点讨论了化学温标适用性和估算结果的可靠性,推算了锦州市热矿水的热储温度.这将为地热的开发利用提供一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云锦杜鹃低温半致死温度对自然降温的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锦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使膜保护系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降低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