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9 毫秒
1.
从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到敢为人先的原道传统,湖湘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湖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五四时期,湖湘文化就曾与湖南本地报刊媒体有着紧密的互动,使得一大批湖湘青年毅然投入到爱国救亡的历史大潮当中,而他们的奔走呼号更是为湖湘文化丰富了新的内涵。在当今新媒体繁荣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从五四时期湖湘文化与新闻媒体的互动关系中借鉴经验,如何以更加丰富的湖湘文化精神来提升节目品位,是研究湖湘文化与本地新闻节目互动关系的重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是湖湘士人治学和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五四"时期湖湘文化继续得到传承,但在整个中国文化"凤凰涅槃"的新时代,湖湘文化也在传承中得到锻炼,获得新生,实现了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在这一历史文化蜕变的过程中,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精神特质赋予了这一蜕变以动力、以方式、以特色。从新闻报刊的运作来看,"傍着活事件讨论"是"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经世致用"精神十分突出的表现,围绕着"赵五贞事件"和"湖南自治运动"所展开的讨论即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3.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湖南是一个经济上欠发达、地理上相对封闭的内陆省份。但千百年积淀的湖湘文化赋予了湖南人一种经世济用、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正是这种精神特质,使湖南人在文化产业的认识和实践上先行一步,从而较快地促进了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全面的分析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历史上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创新以及提出了基于湖南实际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岭南文化与湖湘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岭南文化重实用,湖湘文化重理性,二者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新时期,两种文化的共通与融合,有助于“红三角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董业明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3):12-19,61
曾国藩立足于湖湘文化的"士大夫之学",具有坚忍不拔、卓厉敢死的坚毅品格和博观约取、实践检验、另辟蹊径的为学精神,其学习思想的核心价值是重实践,这和"为己"、"自得"之旨是一以贯之的,也是湖湘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特征.曾国藩的学习思想对于推进洋务运动、解决中西文化撞击,具有无庸置疑的积极作用.曾国藩的读书为学之道时至今日仍值得我们珍视.  相似文献   

7.
元代是湖湘学术发展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元代湖南学人在其学记文中,往往借梳理湖湘学术源流,把周敦颐确立为理学奠基人、湖湘学术创始人和元代道统谱系中的首位传人,进而提出"湖南道学"说,旨在传续湖湘学脉、发扬湖湘学术和开拓湖湘学派.元代湖湘学术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由此成为湖湘学派的共同旨归,湖湘学术开始进入教化百姓的现实层面.践行湖湘学术,反对科举利禄,深刻地影响到了元代湖南学校的立学宗旨.元代湖湘学术是理学发展史上的关键一环,也是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致知力行、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对于后世湖南学人和湘学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湖南近现代人才辈出,“黎氏八俊”即为其中人才奇观之一。”黎氏八俊”成才有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是近现代中西文化风云际会下湖湘文化发展的产物。在“黎氏八俊”身上,我们能够鲜明地看到近现代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容并收、经世致用、主新求变。这也是近现代湖湘文化之所以流光溢彩、绚丽夺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首家女性报纸和女性电视频道均诞生在湖南,并且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取得一系列优异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经世致用,敢为人先”精神气质的湖湘文化所起的主导作用,以及逐渐觉醒的现代女性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湖南人才工作的发展.审视诞生于三湘大地的湖南人才新政,不难发现,心怀天下的忧患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兼收并蓄的开放特质等湖湘文化的内核构成了湖南人才新政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清代广陵江昱所著《潇湘听雨录》共八卷,近四万字,记载其寓居湖南八年间的见闻,其中多用考据之法,具有综合性的文化研究性质。其中对湖湘地方文化有诸多考订,颇具真知灼见。文章重点介绍书中江昱对地方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考据篇目。  相似文献   

12.
梅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文化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远古时期湘楚大地特有的农耕文化,近年来,其神秘的文化内涵和个性化的文化特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课题和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从梅山文化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征分析入手,就其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其旅游开发构思和对策,以达更深层地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梅山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传播时代"我上电视故我在"、"我快乐故我在",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快乐,没有理性的光芒,无法解决人们精神困境的种种问题,只是大众文化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数学文化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理性的光芒。"我思故我在",研究数学文化离不开研究数学史。在世界数学史上,希帕蒂娅(Hypatia)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杰出女性,读希帕蒂娅,看到的是人类对理性文化的不懈精神追求。今天我们研究数学文化,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数学素养。文化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负。在女子学院,培养女性理性思维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皆源自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世界文化中很有特色、很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国际彭祖文化节与世界彭氏宗亲联谊会及国际彭祖文化学术研讨会,接连如期举办,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热心支持,有着内在联系的容家文化与彭祖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显赫地位。是由它本身特有的价值来决定的其特有价值具有多重性:鲜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独特的守成性与开创性、可贵的思维合理性与超前性。中华哲学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是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的根基。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审美的最高境界在哲学大厦的顶尖。  相似文献   

15.
当今许多区域文化研究都是基于“文化自觉”而展开。但近20年来,学界对“湖湘文化”的研究,有渐被模糊化、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趋势。因此,我们应以“文化自觉”的态度,在研究领域上将其分为“湖湘学派”、“湖湘精神”与“湖南文化”,并在深化研究的同时,去除某些庸俗因素,使其精神内化为湖南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基本精神依托和精神风貌、信仰气节等意识形态范畴的独立体现。在建构过程中,作为文化传播把关人的编辑工作者只有树立正确的导向意识,积极地发挥其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水平以及是辨别非真伪的能力,对促进社会和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对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淳熙十六年(1189年)陈傅良任湖南任转运判官,实行减税政策,得到湖湘学派的支持。陈傅良去职以后的绍熙二年(1191年),周必大任湖南安抚使,认为此前的减税政策威胁到州郡机关的运行,其言论被湖湘士人传闻于陈傅良,导致二人产生矛盾。周必大在职期间更与陈傅良的继任者及追随者丰谊在修城事务上意见分歧,这是之前他与陈傅良矛盾的延续。周、陈两人矛盾的产生缘于彼此政务理念的不同以及时事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在生命教育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起来的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范畴的综合人文课程。相关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的综合人文价值,还有助于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是价值主义思想的教育,是生命成长过程中的全人教育,是人骨头里面的文化教育,是生命个体的实践教育。实施课程建设,应围绕"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价值目标,参照"人之所以为人""让人成其为人""以人育人""用生命教育生命"的价值理念,遵循生命成长和发展的逻辑。其终极目标,使受教育者知悉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育生活的信仰,最终获得生命的尊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