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以初始体质量为(1.32±0.09)g的青鱼鱼种作为试验对象,以含有等量鱼粉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青鱼专用配合饲料作为对照组,用豆粕、菜粕按蛋白含量1:1的比例分别替代25%、50%、75%、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室内饲喂青鱼56 d,以观察配合饲料中豆粕、菜粕替代鱼粉对青鱼鱼种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豆粕、菜粕替代25%鱼粉组和替代50%鱼粉组鱼体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替代25%鱼粉组和对照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替代100%鱼粉组(P<0.05),而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的水分含量随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相反,鱼体脂肪含量随替代鱼粉比例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豆粕和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青鱼肌肉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影响也不显著(P>0.05).根据青鱼鱼种的生长性能.青鱼专用配合饲料中用豆粕和菜粕蛋白替代鱼粉的适宜量为25%~50%.  相似文献   

2.
以初始体重为(10.45±0.85)g的青鱼为试验对象,以含有等量鱼粉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青鱼专用配合饲料作为对照组,用豆粕、菜粕按蛋白含量1:1的比例分别替代25%、50%、75%、10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在试验室条件下饲养青鱼4周,研究配合饲料中豆粕和菜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对青鱼消化酶活力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和对照组对青鱼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显著高于替代75%鱼粉组和替代100%鱼粉组(P<0.05),但豆粕和菜粕替代鱼粉对青鱼肠道、肝胰脏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和对照组对青鱼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豆粕和菜粕替代鱼粉比例进一步的增加,青鱼蛋白、脂肪和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和菜粕替代25%鱼粉组、替代50%鱼粉组的青鱼消化酶活力和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开展了为期63 d的饲养试验以评价豆粕替代鱼粉对日本黄姑鱼生长、体组成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配制了3种等氮饲料,以豆粕蛋白分别替代0%、20%和40%的鱼粉蛋白,饲养初始重大约5.67~5.77 g/尾的幼鱼。结果显示,各组间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值没有显著差异性存在(P>0.05)。然而添加豆粕的D2和D3组的摄食率和FCR值显著地高于鱼粉组,PER的值显著地低于鱼粉组(P<0.05)。日本黄姑鱼的内脏比、肠脂比和丰满度的值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P>0.05),但高水平豆粕添加组(D3)的肝体比最低,且显著地低于D2组(P<0.05)。不同饲料处理对日本黄姑鱼体成分和背肌组织成分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总之,在本实验条件下,豆粕可以替代40%的饲料鱼粉蛋白而没有引起日本黄姑鱼生长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在梭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2. 7%、5. 4%、8. 1%、10. 8%、13. 5%的发酵豆粕,相应替代鱼粉使用量的0、20%、40%、60%、80%、100%,饲养体质量为(2. 09±0. 10 g)梭鱼60 d,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梭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和体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Ⅱ、Ⅲ两组的增重率、成活率和饲料系数与Ⅰ组相比差异不显著,Ⅱ组的增重率、成活率显著高于Ⅴ、Ⅵ两组,Ⅱ、Ⅲ两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Ⅴ、Ⅵ两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梭鱼肌肉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无影响,但对全鱼的粗蛋白和粗脂肪产生显著影响。Ⅵ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最低,谷草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力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超过40%时会对梭鱼生长性能、部分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以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为评价指标,梭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不宜超过40%。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复合蛋白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种等氮等脂的饲料,其中:一组饲料含有25%(质量分数)鱼粉,记为基础组(D_1);另两组用CM2等蛋白替代基础饲料中部分鱼粉,使饲料鱼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和15%,分别记做D2和D3组。以这3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0.65±0.05)g的凡纳滨对虾,进行为期7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CM2替代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虾体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05);D2组饲料干物质、能量和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D1组蛋白质消化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各组对虾血清的碱性磷酸酶、酚氧化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D2组对虾血清的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力显著高于D1和D3组(P0.05);肝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在各试验组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复合蛋白CM2替代5%~10%(质量分数)的鱼粉,对凡纳滨对虾的摄食、生长和体组成无影响,并可提高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且对凡纳滨对虾的非特异免疫、抗氧化指标和肠道炎症因子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制适宜大鳞鲃生长的最佳配合饲料,本试验对大鳞鲃幼鱼的蛋白质需求量进行了研究.试验分为6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0.59%(P1)、35.34%(P2)、40.45%(P3)、45.90%(P4)、50.02%(P5)和54.19%(P6)的等脂等能饲料,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养殖70 d后采样,结果显示,当饲料中蛋白水平从30.59%到45.9%逐渐增多时,鱼体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SGR)显著升高(P0.05),饵料系数(FCR)明显降低;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而饲料系数却显著升高(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50.02%和54.19%时,鱼体脏体比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从30.59%到54.19%逐渐升高时,鱼体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粗脂肪含量则反之,而当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为40.45%(P3)时,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最低,且与高蛋白质组(50.02%和54.19%)差异显著.此外,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自变量,分别以增重率和饵料系数为因变量进行二次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大鳞鲃幼鱼增重率最大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8%,而大鳞鲃幼鱼饵料系数最小时对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为43.81%.综上,大鳞鲃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在43.88%左右.  相似文献   

7.
通过探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黄姑鱼幼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肌肉和肝脏中IGF-I基因相对表达量及肝脏组织形态结构的影响,以确定黄姑鱼幼鱼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适宜比例。试验以发酵豆粕、豆粕、鱼粉和小麦蛋白粉为蛋白质源,鱼油、豆油和大豆卵磷脂为主要脂肪源,配制含45%鱼粉的基础饲料。以发酵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FSM0组)、10%(FSM10组)、20%(FSM20组)、30%(FSM30组)、40%(FSM40组)、50%(FSM50组)的鱼粉,共配制6组等氮(蛋白质水平为50%)等脂(脂肪水平为12%)的饲料。各实验组(除对照组)均添加适量的蛋氨酸和赖氨酸,使得各组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一致。试验选取360尾平均体重为(31.24±0.02)g的黄姑鱼幼鱼,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为20尾黄姑鱼,饲养于500 L水桶中。在水温(28±2)℃,盐度27~30的条件下养殖8周。实验结果表明:缬氨酸和蛋氨酸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氨基酸均随着发酵豆粕替代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增高的趋势;黄姑鱼肌肉中IGF-I表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FSM30组时显著最高;黄姑鱼肝脏中FSM50组IGF-I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通过肝脏组织学观察发现,随着发酵豆粕替代水平的增加,肝脏细胞受损严重,FSM50组肝细胞轮廓模糊,部分肝细胞核甚至已经消失不见。结果分析表示,本实验条件下,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可以有效提高黄姑鱼鱼体中氨基酸的积累(除缬氨酸和蛋氨酸),替代量在20%-30%为宜否则会降低肝脏和肌肉中IGF-I的表达量并造成肝脏损伤。  相似文献   

8.
以初始体质量(22.40±0.30)g的健康埃及胡子鲇Clarias lazera为试验对象,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饲养试验,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CK),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40%)等能(15.8 MJ/kg)的半精制饲料,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消化酶活力及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埃及胡子鲇胃蛋白酶活力去皮豆粕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0%,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中肠和肝胰脏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5%和60%去皮豆粕替代组的前肠和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下降(P0.05)。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45%和60%时,后肠淀粉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埃及胡子鲇的胃、肝胰脏、前肠和中肠淀粉酶活力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对埃及胡子鲇的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埃及胡子鲇肠道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45%和60%时,埃及胡子鲇的中肠和后肠肠道组织结构完整性被破坏,部分肠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与固有层分离,固有层结缔组织疏松,固有层变宽,肠长、肠体指数、肠长指数、肠道皱襞高度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9.
在水温27±2.0℃的条件下,对体质量为0.199±0.089 g的日本沼虾进行了56 d的室内水循环系统饲养试验,探讨了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7个组,其中试验组1-6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50、500、1 000、1 500和2 000 U/kg的植酸酶,试验组7不加植酸酶,加1.2%的磷酸二氢钙。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WGR和SGR以添加500 U/kg植酸酶的试验组显著高于正对照组(P0.05);植酸酶添加各组与对照组虾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与正对照组相比,日本沼虾肝胰脏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提高显著(P0.05)。结果说明,在特定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日本沼虾的WGR、SGR有显著影响(P0.05),对日本沼虾体组成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525尾体质健壮,规格6.87±0.12 g的草鱼幼鱼,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基础日添加牛磺酸至0.5‰、1.0‰、1.5‰和2.0‰),每组设3个重复,正式饲养60 d。饲养结束后测定鱼体生长指标、全鱼成分、血清和肝脏以及肠道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适量的牛磺酸可显著提高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存活率、血清中补体C3、C4和溶菌酶含量,以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还原型谷胱甘肽,肠道中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降低饵料系数、肝脏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丙二醛含量(P0.05)。此外,碱性磷酸酶水平在牛磺酸的添加量为1.0 g/kg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而牛黄酸对草鱼肝体比、内脏比、肥满度,以及全鱼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血清中总蛋白含量的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适量的牛磺酸不但可增强草鱼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草鱼幼鱼的生长,而且能提高鱼体的抗氧化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以增重率为指标,草鱼幼鱼饲料中牛磺酸最适添加量为1.24 g/kg。  相似文献   

11.
饵料、温度对唇(鱼骨)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不同饵料、温度对唇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饵料实验设计为2组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每组粗蛋白含量为4个梯度33%、36%、39%和42%,分别使用鱼粉和豆粕来调节。结果显示,经40 d不同饲料的投喂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随着饲料中鱼粉、豆粕比例的增多,粗蛋白含量增高,其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有依次增大的趋势,相对应的饲料系数依次降低。对比投喂相近粗蛋白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的增重效果,鱼粉组优于豆粕组饲料(P<0.05)。配制唇的人工饲料,应以添加动物性蛋白源为主,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2%以上。水温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16℃、20℃、24℃和28℃,经56 d在不同温度条件的饲养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24℃时最大,16℃时最小。相对应的饲料系数,24℃时最小,16℃时最大。综合比较分析,24℃水温的养殖效果较好,其它依次为28℃、20℃和16℃。  相似文献   

12.
进行不同饵料、温度对唇鲋生长影响的初步试验。饵料实验设计为2组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每组粗蛋白含量为4个梯度33%、36%、39%和42%,分别使用鱼粉和豆粕来调节。结果显示,经40d不同饲料的投喂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随着饲料中鱼粉、豆粕比例的增多,粗蛋白含量增高,其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有依次增大的趋势,相对应的饲料系数依次降低。对比投喂相近粗蛋白饲料鱼粉组和豆粕组的增重效果,鱼粉组优于豆粕组饲料(P〈0.05)。配制唇鲋的人工饲料,应以添加动物性蛋白源为主,粗蛋白质含量应达到42%以上。水温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16℃、20℃、24℃和28℃,经56d在不同温度条件的饲养后,体重增长有了显著性的差异(P〈0.05),表现为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24℃时最大,16℃时最小。相对应的饲料系数,24℃时最小,16℃时最大。综合比较分析,24℃水温的养殖效果较好,其它依次为28℃、20℃和16℃。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取420尾青鱼鱼种[初均重(127.42±4.83 g)],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为基础日粮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比例的蝇蛆粉(1%、1.8%、2.6%、3.4%、4.2%、5%),试验周期60 d,探讨研究蝇蛆粉对青鱼鱼种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蝇蛆粉添加量为4.2%时,青鱼鱼种脾脏指数(SBI)最高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量为5%时青鱼鱼种血清中LZM、C3、C4活性最高且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GOT和GPT活性最低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中添加4.2%的蝇蛆粉,可显著提高青鱼鱼种血清SOD、GPx、CAT活性(P<0.05),当添加5%的蝇蛆粉时,可显著提高鱼种肝胰脏组织中SOD、GPx、CAT、GR活性显著提高(P<0.05),同时血清和肝胰脏组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4.2%~5%的蝇蛆粉能显著增强青鱼鱼种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配制蛋白水平为30%~50%的5种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养平均体重约4.7 g的5组3重复的泥鳅鱼种8周,以探究泥鳅鱼种饲料中蛋白最适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随饲料中蛋白质水从30%逐渐升高至40%,鱼体增重率和饲料效率不断提高,而当饲料中蛋白质水平进一步升高反而下降(P0.05);蛋白质效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泥鳅摄食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后,各试验组之间的鱼体存活率、全鱼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30%的试验组泥鳅其全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饲料蛋白水平为40%、45%和50%的试验组(P0.05),但与饲料蛋白水平为35%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蛋白水平(x)和鱼体增重率(y)呈二次曲线的关系,得出抛物线回归方程:y=-0.118 7 x2+9.389 6 x-109.9(R2=0.948 1),求出饲料中蛋白水平为39.55%(占干物质)时试验泥鳅获得最大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饲料中微量元素铜水平对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 Linnaeus)稚虫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探索饲料中铜元素的最佳含量。【方法】通过给方格星虫稚虫投喂不同铜水平(2.7 mg/kg,7.5 mg/kg,11.2mg/kg,19.8mg/kg,30.4mg/kg,52.1mg/kg)的饲料56d,研究微量元素铜对方格星虫的成活率、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ain rate,SGR)、体组成成分的影响。【结果】饲料中的微量元素铜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铜含量的提高,方格星虫稚虫的SGR和WGR都呈先上升后下降,之后再上升的趋势,当饲料铜含量为11.2mg/kg时,方格星虫稚虫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达到最大值。饲料铜水平对方格星虫稚虫的成活率、体组成成分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基础饲料中铜的适宜添加量为7.5~11.2mg/kg。  相似文献   

16.
采用2×2因子实验设计方法,以初始体质量为(40.21±2.25)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为实验对象,使用添加不同虾青素(分别为0.00%与0.03%)和胆固醇(分别为0.00%与0.60%)水平的4组实验饲料(依次为D1-D4组)投喂8周,研究虾青素和胆固醇对三疣梭子蟹生长、体组成及色泽的影响。结果显示,D1组三疣梭子蟹的肝体比显著高于D2组(P0.05),D3组肝体比低于D4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处理对增重率、壳长、存活率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个处理组之间三疣梭子蟹的水分含量、粗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灰分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色泽影响方面,D2组A、B、C和D各部位的a*值最高,且显著高于D1组(P0.05),D2和D4组之间无显著差异。D1组各部位有最高的L*值,与D2组、D3组差异显著(P0.05),D1组各部位之间L*值差异不显著(P0.05)。四个处理组之间各部位b*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虾青素能显著改善三疣梭子蟹色泽,除了肝体比,虾青素和胆固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没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2个脂肪水平下添加肉碱对军曹鱼生长及体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一个2×2双因子试验,经过8周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肉碱对初始重(9.67±0.14)g的军曹鱼幼鱼的生长和FCR值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肉碱处理对全鱼的体脂肪含量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5),在2个脂肪水平下添加1 500 mg/kg肉碱既不能促进军曹鱼的生长,也不能改善饲料利用状况;在14%脂肪组,添加肉碱影响了组织的脂肪代谢,改变了肝脏中总脂肪的脂肪酸组成,显著降低了体脂肪和肝脂肪含量,但这种作用在6%脂肪组是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潍坊学院学报》2014,(2):80-82
肉骨粉常被用于饲料中,作为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原料之一。本研究比较了三种不同来源肉骨粉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国产和澳大利亚肉骨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乌拉圭肉骨粉(P<0.05)。乌拉圭肉骨粉的灰分、钙和磷含量均显著高于澳大利亚和国产肉骨粉(P<0.05)。澳大利亚肉骨粉的胃蛋白酶消化率显著高于乌拉圭和国产肉骨粉(P<0.05),后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澳大利亚肉骨粉的组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乌拉圭肉骨粉(P<0.05),但与国产肉骨粉无显著差异(P>0.05)。澳大利亚肉骨粉的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显著高于乌拉圭和国产肉骨粉(P<0.05)。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benthica)和螺旋藻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分别投喂幼参[体质量为(1.06±0.20) g],养殖周期40 d,最后测定幼参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及体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40 d时配合饲料组幼参体质量、SGR最高,发酵饲料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饲料组(P<0.05)。虾料组、配合饲料组幼参体壁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P<0.05),发酵饲料组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幼参含水率显著高于螺旋藻粉组、马尾藻粉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含水率(P<0.05);马尾藻粉组幼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虾组、配合饲料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灰分含量(P<0.05);虾料组幼参能...  相似文献   

20.
实验研究了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早期幼鱼对饲料中不同可消化糖源的利用,结果显示:各实验组的增重率及成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饲料鱼的特定增长率(SGR)显著(p0.05)低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保留率(PPV)和蛋白质利用效率(PER)无显著差异;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全鱼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对于喂食麦芽糖的饲料组鱼,其全鱼脂肪显著低于对照组;对于喂食4种可消化糖的饲料鱼,其肌肉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液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葡萄糖、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浓度显著受饲料中不同糖源的影响;各试验组鱼肠道的淀粉酶和麦芽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