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闸、站、桥结合式泵站复杂进流条件下前池易产生偏流的问题,以某闸站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优化措施下面层流场和进水流道断面的流速均匀度,确定最佳优化方案.研究表明:通过增加导流墩头、整流柱、镂空底坎等组合整流措施,可有效消除复杂工程布置下前池的偏流和进水池的漩涡,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唐成 《科技信息》2014,(13):180-181
船闸优化模型是关于船只过闸方案和比例的模型,现阶段多以仿真或是弱化模型进行研究,效率不高。本文通过给出定位宽度约束,对过闸方案进行优化,但由于约束方式特殊,没有针对的算法可解,采用遗传算法,得到多组可选择过闸方案,进而配合二维装箱问题,使得问题得到不错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叶尔羌河中游渠首工程布置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尔羌河中游渠首是流域灌区进行节水改造的重要工程,在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考虑了拦河闸方案、闸堰结合方案及闸(溃)坝结合等三个主体工程布置方案,通过对比论证确定闸堰结合方案为推荐方案,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充填站站址是一个充填矿山的咽喉工程,其合理与否是一个新建充填系统的关键。为解决充填站站址方案优化选择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安全等因素,建立了充填站站址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M)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对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充填站站址方案。评判过程中,为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对各评判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得到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的均衡权重,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建立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各充填站站址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站站址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山实例中,依据该矿山实际条件,拟定3种待选充填站站址方案,建立充填站站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评判,得出拟选择3种充填站站址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71.2%, 46.4%,56.3%,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经该矿山实践表明,本文方法所确定的充填站站址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平原地区泵闸混凝土施工期开裂问题,应用通水冷却等效算法,依托HTG泵站进行了温控措施优化与反馈研究.经温控方案比选说明分期通水冷却措施能有效控制最高温度及降温速率.底板防裂效果表明泵闸工程采用河水冷却,并利用回水调整水温控制降温速率,可取得良好温控防裂效果.对比底板温度场反馈计算值与实测值,说明反馈模型合理、实验数据可靠、算法可行,可用于后续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安徽省霍邱县城东湖水闸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城东湖水闸加固方案进行了探讨,提出老闸加固同时扩建新闸的加固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工程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为同等类型的水闸除险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口闸下水动力与泥沙清淤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河口防潮闸下清淤工程方案,提出了以两相流方程描述底沙运动的理论模式,建立了泥质河口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优化独流减河口闸下清淤工程方案.对独流减河口闸下大、中、小潮潮位、流速、含沙量过程和海床演变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了现状地形条件下闸下泄流能力,对宽浅型和窄深型两类清淤方案的不同清淤规模的泄流能力进行了计算模拟.讨论了不同清淤规模条件下泄流能力、清淤量、回淤量与回淤率的关系,给出了各工程方案的清淤效率指标.  相似文献   

8.
沙湾水电站5#~8#泄洪冲砂闸,闸基下一期围堰2道塑性砼防渗墙对闸底板应力和闸基不均匀沉降产生较大影响。针对闸下塑性混凝土防渗墙提出了6种处理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不同工况和塑性防渗墙处理方案下的沉降及应力分布,推荐采用对建基面以下8 m范围内的塑性砼防渗墙进行松动爆破,同时对建基面以下2.0 m范围内的残存防渗墙进行清挖后回填原状砂卵石。从处理后泄洪冲沙闸运行情况来看,闸基处理方式是合适的,可为类似工程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泵站和闸门计算机监控系统”于 1 999年 9月 2 8日通过省科委组织的鉴定 课题组开发的站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模式简单、实用、合理 ,功能齐全 ,运行可靠 ,首次成功地应用于大泵站及排涝闸 ,并经历了 1 999年大洪水运行考验 该系统投资低 ,可自动调节在最优工况下运行 ,效益显著 ,在同类站闸工程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研究成果达到了站闸领域监控系统的国内领先水平 “泵站和闸门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鉴定@梁芝兰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支护方案优选是深基坑工程设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方案优选可视为一个多属性决策分析问题,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适用于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法,常被用于优选决策。采用带有自调节功能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深基坑方案优选模型,实例证明改进方法具有切合实际、易于接受与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平原水闸泵站枢纽布置与整流措施 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江苏、上海等地10余座闸站合建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分析,总结出闸站合建枢纽的三种主要布置型式,即平面对称布置、平面不对称布置和立面分层布置。在各类整流措施中,闸站结合部加设导流墙和泵站前中设潜墩,可以有效地改善由于主流偏斜所诱发的回流、螺旋流等不良流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闸闸墙的老化病害现象,以闸墙可靠性作为总准则层,向下分解为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3个属性;再选取对其有主要影响的因素作为一级指标,建立了3个层次11个指标的多层次多因素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隶属度,结合反应船闸状态的评语集,得到船闸闸墙的可靠度情况,由此建立模糊层次评价模型.以江苏某船闸闸墙为例,具体说明该模型运行过程.该船闸评价结果为亚健康,与实情相符,它为闸墙是否需要修复提供了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从两个实际工程的地质特点入手,讨论了排涝闸站工程基础处理中采用钻孔灌注桩的原因。进而讨论了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特点,将实际工程经验与施工管理规范、监理工作大纲等指导性文件相结合,从工程现场监理的角度重点论述对影响桩基质量的关键工序及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现状调度方案下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DCr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与水位呈负相关,且枯水期水质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特点。针对此特点,提出利用城市中心区闸泵群对西塘河引水量进行再分配,作为枯水期水质改善的调度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新的调度方案下,大部分区域的水质都能达到更优一级的标准,各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有大幅减少,最多减少了49.7%。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方案中影响因素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以及多层次、多指标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多层次模糊灰色耦合理论的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配置方案评价模型.其中定性指标运用模糊理论,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频数统计法.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方案的选择,并以实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照分析,采用多种方案比较论证,解决闸墩抗裂及扇形钢筋布置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问题,为类似工程加固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海阳  吴佐国 《科技信息》2011,(20):I0334-I0335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工程分流闸进行三维水流模拟,计算采用标准k-ε双方程紊流模型,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对自由表面采用VOF方法进行处理。计算结果表明分流闸前扩散段水流流态稳定,分流墩前横向流速对闸孔主流未产生较大影响,临时封堵电站进口闸闸门前水面壅高。  相似文献   

18.
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典型明渠段为例,开展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控研究.采取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不同闭闸调控方式和闭闸时间条件下渠段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探讨了污染云团峰值输移距离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推导得出了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应急闭闸时间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调控方案,并结合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通过对比明渠输水工程各渠段的最大水流传播时间和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闭闸时间来确定闭闸调控时间,从而同步实现降低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和控制污染物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雪冰融水型洪水预报模型,并采用新疆下坂地水库上游伊尔列黑水文控制站和喀什探空站2001年的实测资料进行模型检验。若采用日平均流量相对误差不大于20%作为模型的评价标准,则模型的整体预报合格率为82%,属于乙等预报水平,因此该模型可以用于实际的工程作业,解决施工期洪水预报难题。  相似文献   

20.
在大体积混凝土薄壁结构中,混凝土在早龄期很容易开裂.设计人员有时采用钢筋进行防裂限裂,但钢筋在混凝土早龄期阶段的防裂效果仍不明确.对典型的闸墩和底板建立有限元模型,并分别采用整体式和分离式模型模拟了闸墩中的钢筋.采用4种不同的工况,模拟施工期荷载条件下的应力场,根据计算结果可以认为目前常见的钢筋布置方案对闸墩混凝土早龄期应力影响很小,可以不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