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所民族高专新生UPI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所地方性民族高专一年级新生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结果显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一类学生占20.6%,应引起关注的二类学生占40.7%,总检出率为61.3%;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城镇学生,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表现是神经衰弱、强迫倾向、情绪消沉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和缺乏自信心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UPI对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有13.95%的新生可能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占2.1%.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倾向、缺乏自信心、强迫倾向、情绪消沉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而农村生源与城镇生源之间、往届生与应届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3.
邵伟如  董蕊 《科技信息》2009,(19):224-224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导致了高职高专存在一个班级里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文理合班的现象.本文讨论了采用分层次递进式教学的方法上好合班的高等数学课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强迫因子在各类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平均检出率上都高居第一,大学新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同类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其次为本科生和成教生,国际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排在最后。综合性大学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 90 )对 15 8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为 12 .7% ;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抑郁等症状 ;SCL- 90各因子均分高于全国青年组常模 ,但低于其它专业大学生 ;男生比女生、学生干部比一般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 ;学习满意度、专业满意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正相关 ;而学校与学校、城市与农村、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间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sCL-90和自编的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等专科学校阳性症状检出率为58.46%,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94%,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非贫困生。  相似文献   

7.
以61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成就目标量表、专业承诺量表和学习投入量表,考察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专业承诺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男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显著高于女大学生;文科生学习投入显著高于理科生;大一学生学习投入显著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而大四学生学习投入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2)掌握目标定向、成绩趋近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而成绩回避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呈显著负相关。(3)大学生专业承诺在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习投入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文理科类医学生医学主干课程成绩,探讨文理科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课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方法]比较、分析文科生和理科生生源的医学生医学主干课程成绩,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文理科生源医学生有5门医学主干课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5门课程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文科生成绩有好于理科生的科目。[结论]医学文理科兼招可行,但对少数课程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调查大学生的机遇观念,采用机遇量表对418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机遇观念总体水平较低。男生机遇观念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显著高于文科生,成绩差的学生显著高于成绩优良的学生,年级差异不显著。因此高校应对男生、理科生、成绩较差学生以及机遇影响意识过强的学生进行归因训练。  相似文献   

11.
听觉障碍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与《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重庆市223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了测试,探讨听觉障碍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恐怖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和冲动倾向;自我意识较差表现在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等方面。性别、障碍程度和城乡环境差异中仅性别因素在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显著差异;不同自我意识水平的听觉障碍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浙江中医药大学70名在校来华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并以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来华留学生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其中阳性指标检出率最高的是睡眠及饮食情况。这说明与中国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存在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中对浙江中医药大学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的是基本生理和生活的需要。该研究以期为完善中医院校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高校体育现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不同体育课程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新体育课程模式后,除“强迫”和“敌对性”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SCL-90各个维度的评价因子分至2和因子分至3评价的人数也显著降低,其与全国常模检出率的比较相对于实验前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447名农村初三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5.3%的农村初三学生具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农村初三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男生严重。(3)重点初中与普通初中初三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普通初中初三女生的自责倾向显著高于乡重点初中女生。结论农村初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5.
对某校大一学生进行自然教学实验,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88名被试进行SCL90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发现被试后测结果分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睡眠饮食3个因子以及总分、阳性项目数上显著低于前测;三次重复测量结果线性增长趋势不显著,但二次增长趋势非常显著;分组主效应和教师主效应不显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显性课程明显改善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和偏执三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与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学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不显著;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与父母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强迫和其他二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其心理问题检出率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韶关市技师学院51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技工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比中学生常模要好,男女生在抑郁、焦虑、精神病性三个因子上存在差异,技工院校学生群体易发的一般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偏执、恐怖等;结论:技工院校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罗春燕 《科技信息》2012,(35):I0032-I0033
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北部湾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本研究考察北部湾地区知识移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知识移民群体异质性较大,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常成人相比略差,尤其表现在强迫症状上,女性知识移民恐怖程度较为严重。本科移民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和人际敏感。中年移民在总均分、强迫、人际、抑郁、敌对、恐怖和躯体化维度上问题更多。建议:了解移民个体情况,保护女性知识移民,激励本科知识移民,照顾中年知识移民。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出发点,采用《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和偏执等方面;性别因素在父母养育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心理健康方面不存在差异;父母是否离异、下岗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产生影响,但离异因素在父亲的严厉、惩罚,下岗因素在父亲的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因素对心理健康和教养方式的部分因子产生了影响;父母亲积极的教养方式会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学生的心理焦虑,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会增加学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20.
采用SCL-90(The self-report symptom inventory,Symptom checklist,90)量表对982名湖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进行了测评,调查数据显示,排在前4位的心理症状阳性检出率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强迫、抑郁和焦虑.不同民族之间心理问题的差异不大,城镇生源的学生较农村生源的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相对较低.同时为了更好的解决湖北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