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了解水平中尺度气象条件控制下连续空间区域内大气汞污染特征,使用车载塞曼效应汞分析仪(Zeeman RA915+),由吉林省东部汪清县不间断行车至西部镇赉县,同步测定了近1 000 km沿线“城市-乡村”连续空间大气汞质量浓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大气汞含量平均值为(5.99±3.19)ng/m3,最高值出现在城市区(长春市),最低值出现在乡村区(汪清县,敦化市和白城市辖区内).研究区域内大气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地区向东西部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规模较大的城镇区高于规模较小的城镇区,城镇区显著高于乡村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具有不同的大气汞浓度空间特征,上述特征与区域内大气汞含量受燃煤汞排放过程控制有关.研究区域城镇全域(含乡村)大气汞含量特征表现为长春地区(9.07±6.36) ng/m3,吉林地区(7.02±2.70)ng/m3,延边地区(5.08±2.06) ng/m3,松原与白城地区(4.70±0.98)ng/m3;城镇辖区内(不含乡村)大气汞含量长春市(16.41±8.65)ng/m3最高,镇赉县(3.47±0.60)ng/m3最低.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我国东北地区连续空间内大气中汞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使用车载高分辨率测汞仪(LUMEX Zeeman RA915+),由哈尔滨市出发,沿哈大线,终至大连市,连续测定了沿线近960km空间内大气气态总汞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研究范围内大气汞含量均值为(9.1±5.4)ng/m3,最高值出现在沈阳市区(44ng/m3),最低值出现在扶余市、公主岭市和盖州市(1ng/m3);区域内大气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以区域中心城市(镇)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递减趋势,且综合规模较大的城市(镇)明显高于规模较小的城镇、偏远的乡村地区;区域内大气汞含量明显较高的区域中心城市群为哈尔滨市(20.4±12.1)ng/m3、长春市(12±11)ng/m3、四平市(14.4±7)ng/m3、沈阳市(17.2±11.5)ng/m3、鞍山市(15.1±10)ng/m3和大连市(15.2±8.8)ng/m3.  相似文献   

3.
济南市PM_(2.5)来源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济南市环境空气样品和污染源样品,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化学质量平衡(Chemical Mass Balance,CMB)源解析技术,研究探讨济南市环境空气中PM2.5的来源.结果表明:对济南市有明显贡献的颗粒物源类是煤烟尘、机动车尾气尘、土壤尘、扬尘、建筑尘、钢铁尘、硫酸盐和硝酸盐等,并且城市区域尘大于外来尘的贡献,各源类PM2.5贡献值和分担率的季节变化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典型城市大气颗粒物无机组分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MB 8.2受体模型对吉林省4个典型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了无机组分源解析研究.共选取了10个采样点,在采暖期和非采暖期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及各类污染源样品156个.研究结果表明,吉林市和白城市对TSP影响较大的是土壤风沙尘;通化市大气主要污染源为道路尘;而四平市的扬尘对TSP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利于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对于治理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和水稻的汞污染状况,选取广西刁江流域沿岸农田土壤-水稻系统,采用地累积指数(Igeo)法进行土壤汞污染评价,研究该区域稻田土壤及水稻(Oryza sativa L.)植株的汞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耕层土壤汞平均含量为309 ng/g,有97.5%的土壤汞含量超过全国表层土壤汞背景值(87 ng/g),有27.5%的土壤汞含量超过广西表层土壤汞背景值(225 ng/g)。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80%的土壤处于无污染状态,但有个别点位的土壤汞污染较严重,仍需要注意进行环境监管。土壤各形态汞含量均值排序为残渣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强有机结合态,土壤汞的生物有效性较低。研究区稻米汞平均含量为6.08 ng/g,籽实汞超标率为6%,水稻植株根、叶、茎、壳、籽实汞含量之比约为13.5∶5.2∶1.7∶1.2∶1。稻米对土壤汞的富集系数平均值为0.031,富集能力较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汞含量与稻米汞含量、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pH值均无显著相关关系,稻米汞含量与SO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玉溪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TSP的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对玉溪市中心城区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进行解析。分别采集玉溪市监测站、大营街和东风水库3个监测点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同时采集了土壤尘、煤烟尘、钢铁尘、交通尘和建材尘等5种源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测定受体和源样品中11种元素的质量比。建立玉溪市源解析的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模型的计算得出了这5种污染源对TSP的贡献率分别是土壤尘为40.75%、建材尘为31.06%、煤烟尘为18.37%、钢铁尘为8.09%和交通尘为1.73%。  相似文献   

7.
采用长春市2011—2012年期间非采暖期和采暖期8个监测点位的40个样本数据,应用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因子分析法进行源解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通过主因子分析法识别长春市PM10的三个主要来源,分别是城市综合扬尘/其他未知尘源、道路尘/燃煤尘以及土壤风沙尘/机动车尾气。应用绝对主因子法计算出各污染源对PM10中各化学组分的贡献量和贡献率,并且通过绝对主因子分析法得到的解析值与监测值之间的拟合程度较好。基本解释了监测值;城市综合扬尘/其他未知尘源占51%,道路尘/燃煤尘占41%,土壤风沙尘/机动车尾气尘占8%。  相似文献   

8.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质量平衡法(CMB)对晋城市市区6个监测点的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得出6类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土壤尘36.71%。煤烟尘26.54%,钢铁尘10.90%,建材尘10.49%,原煤尘8.46%和交通尘6.90%),并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大尺度(中国)范围内,季风和降水等因素可能对土壤中挥发性元素汞和硒的含量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表层土壤中汞和硒差异的关键因子及其贡献率仍未知.分析了干、湿沉降,微生物挥发作用对土壤中汞和硒积累的贡献,结果显示表层土壤汞和硒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全国尺度上,湿沉降对表层土壤中硒的贡献率达到91.5%,对汞的贡献率为4...  相似文献   

10.
采用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对2006年太原市城区大气污染源排放SO2的传输及转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其它工具软件,结合实际监测结果详细分析了太原市城区范围内的SO2浓度分布特点及其对各关心点的浓度贡献.结果表明:太原市1、4两月大气污染物整体向东南方向扩散,7月由市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10月向东北方向扩散;太原市7月份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其次为1月份;相比之下,4、10两月污染物扩散能力强.从空间分布来说,太原市SO2污染总体呈现东部重于西部,北部重于南部的态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太钢工业区、西部煤化工工业区和东部工商混合区.太原市污染源排放对各关心点的SO2浓度贡献值呈现1、7月高,4、10月低的趋势,贡献值较大的关心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涧河、坞城、桃园、尖草坪.  相似文献   

11.
贵州汞冶炼与散布(英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汞省”,汞冶炼的结果表明:1983年汞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散布的总汞是11t,1994年下降到5t.自从1994年以来,汞散布到大气的累积量是745t:从废水排放到水生系统是40t:以废渣形式累积到陆生生态系统的是450t.本文以贵州某汞矿作为研究汞污染的点源,研究大气和土壤中汞浓度随距离的变化而改变,从距汞源0.5km到3km大气汞浓度是180ng·m-3~20ng·m-3;从0.5km~15km,土壤中汞浓度是146μg·kg-1~2.2μg·kg-1.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市区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来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伟 《青海大学学报》2004,22(5):65-68,74
应用受体模式的化学元素平衡法,对西宁市市区3个环境监测点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进行污染源的源解析,得出4类主要污染源对TSP的平均贡献率-煤烟尘37%,土壤尘27%,建筑尘15.4%,冶炼尘2.9%。同时,对该市市区的地面扬尘也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地面尘中土壤尘60.2%,建筑尘10.2%,煤烟尘6.0%,冶炼尘1.3%。这与该市环境空气中TSP的构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实验组自主研发的在线大气汞分析仪,于2010年12月30日至2011年1月14日在无锡市曹张子站(E120°17′40″,N31°33′36″)对大气气态总汞(TGM)进行了连续监测。观测期间,汞分析仪运行稳定,测得无锡市TGM浓度范围为2.33~66.85 ng/m3,平均值为7.37 ng/m3。观测中发现在线大气汞分析仪能够对环境大气中汞之外的其他物质产生信号响应。推测该物质为与汞同源排放于大气中的锌,实验室加标实验及观测数据为该推测提供了正面支持。这一发现为日后仪器的改进提供了思路,经进一步的证实和条件优化后有望实现在线大气汞分析仪同时监测大气中汞的特殊来源(金属冶炼)。  相似文献   

14.
选择福建省龙岩市环境监测站的大气常规监测点位为采样点, 于2009年9月16日至9月23日进行24 h连续采样, 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分析样品中PM10的微观形貌特征和元素组成, 通过与当地典型污染源颗粒物的微观形貌和特征元素进行对比, 确定其主要污染来源. 研究结果表明: 各类污染源的微观形貌及特征元素均有明显区别,  不同采样点样品中PM10的微观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也有差异, 据此分析得出的大气PM10颗粒物来源与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CMB8.2)源解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站采集的75个大流量PM2.5样品的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砣矶岛16种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4.7~41 ng/m3(平均(17±10)ng/m3),季节上表现为冷季高、暖季低的变化趋势。综合气流轨迹分析、分子标志物、特征化合物比值、潜在源贡献指数分析等方法发现,夏季山东半岛的生物质燃烧是主要污染源;冷季主要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燃煤排放和复合污染输出的共同影响。砣矶岛PAHs的总毒性当量(Ba Peq)在0.54~8.2 ng/m3之间,平均水平为2.8 ng/m3,39%以上的样品超过国标阈值,说明环渤海地区PAHs健康风险存在区域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单位源强浓度贡献确定排放限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总量控制意义下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中存在的不足,从常规的大气扩散模式出发,利用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源强成正比这一基本关系,推导定义单位源强浓度贡献,相对环境容量及相对环境余量,进而利用控制理论基本原理,推导出一种新的削减控制量计算方法,该方法可在没有足够多监测点情况下,较准确合理地确定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制定总量控制方案,通过湖北某地一新建水泥厂削减控制方案的计算实例,说明该方法简单,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7.
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态汞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学院区(华东理工大学)和交通居住混合区(闸北区环境监测站)采集大气中不同粒径的微小颗粒物,用湿法消解和高温分解法提取后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浓度;通过两段提取法分别测定挥发性颗粒汞(VPM)、反应性颗粒汞(RPM)和惰性颗粒汞(IPM)。结果表明:交通居住混合区的颗粒态汞约90%集中在〈8μm中,而学院区则为50%~60%;冬季的颗粒态汞浓度明显高于春季、夏季和秋季,细颗粒物中惰性汞占的比例较大,说明颗粒态汞的形态与形成机制具有密切关系;PM1.6中汞的浓度与^207Pb/^206Pb、^208Pb/^206Pb未呈现出相关性,而^207Pb/^206Pb、^208Pb/^206Pb比值与燃煤和土壤的同位素比值比较接近,说明燃煤和扬尘可能对颗粒物有较大贡献。大气汞的人为源排污清单初步分析表明:燃煤是上海市大气汞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
以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作为研究对象,对1,2,3,4类声环境功能区进行布点监测研究,共布设7个功能区监测点位,对噪声现状连续24 h进行监测,共监测2个季度.与此同时,分别在功能区监测点位的东、南、西、北4个方位,距监测点位中心20,40,60,80,100 m处布设点位进行断面监测.用Excel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的功能区主要发生在1类声环境功能区.从功能区类别来看,噪声达标率3,4类>2类>1类.从监测时间来看,昼间噪声达标率优于夜间.从监测点位来看,噪声超标区域发生在村庄、文教办公区及集贸市场.借助Arcgis软件在用断面监测数据绘制噪声地图的基础上对声污染源进行分析,认为勐海县县城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红枫湖沉积物中的汞污染现状,对红枫湖进行了调查采样,汞污染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汞污染源。结果显示:红枫湖沉积物中汞含量为环境背景值的2.31~21.3倍,各监测点沉积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汞污染表现为北湖污染高于南湖。湖泊沉积物中汞的含量较高,潜在生态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0.
何玉峰  刘巍 《科技资讯》2006,(27):198-198
利用二重源解析技术分析了临沂市非采暖季节各颗粒物污染源对环境空气可吸入颗粒物的贡献,并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防治扬尘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